前言一 庄子其人其书
前言二 译解《庄子》,平生一大乐事
内篇
逍遥游第一
齐物论第二
养生主第三
人间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师第六
应帝王第七
外篇
骈拇第八
马蹄第九
肱箧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运第十四
刻意第十五
缮性第十六
秋水第十七
至乐第十八
达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游第二十二
杂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无鬼第二十四
则阳第二十五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让王第二十八
盗跖第二十九
说剑第三十
渔父第三十一
列御寇第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
图书 | 傅佩荣译解庄子 |
内容 | 目录 前言一 庄子其人其书 前言二 译解《庄子》,平生一大乐事 内篇 逍遥游第一 齐物论第二 养生主第三 人间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师第六 应帝王第七 外篇 骈拇第八 马蹄第九 肱箧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运第十四 刻意第十五 缮性第十六 秋水第十七 至乐第十八 达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游第二十二 杂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无鬼第二十四 则阳第二十五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让王第二十八 盗跖第二十九 说剑第三十 渔父第三十一 列御寇第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 内容推荐 傅佩荣所著的《傅佩荣译解庄子》内容简介:庄子是道家老子的后学,对于“道”另有独树一帜的见解。他博览群书,深通人情世故,领悟高明智慧,自有一套人生哲学,其思想保存在《庄子》一书中,流传于后世。今日我们所读的《庄子》版本为晋代郭象删定,原文近七万字,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傅佩荣译解庄子》充满了妙趣横生的语言和随处可见的警世格言,尤其是生动的想象力所造就的文字魅力更让人目眩神迷。 傅佩荣教授的译解,以哲学思辨为重点,秉承“澄清概念,设定标准,建构系统”的原则,对书中的关键概念(如道、德、天、性、情、自然等)以及价值判断作了清楚的说明,希望借此重建庄子的哲学体系。 编辑推荐 傅佩荣所著的《傅佩荣译解庄子》累积多年的教学心得,认为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庄子思想,就是:与自己要安,与别人要化,与自然要乐,与大道要游。心中常存这四句话,就不会在庄子设下的迷宫中找不到线索了。有人问作者在译解经典的过程中,有何愉悦的经验,作者的答案一直都是“将《庄子》一书翻译为白话文”。现在得以修订再版,作者在注解中增加了对少数难懂字词的说明,以及相关语句的对照,由此更便于领悟庄子的一贯思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傅佩荣译解庄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傅佩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04597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3.54 |
丛书名 | |
印张 | 2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