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朝隐
内容 粮食向
避世于朝,得全其身。
记下2011年的大概想法,防止遗忘,错误什么的真动笔再说吧。反正是同人小说,虽然尽量追求真实,却还是不用那么严谨的。这篇的起源确实是大汉天子,尽管这部的历史乱的堪比高光的《司马迁》,不过当时和写假期作业比还是看电视轻松。即便如此,真中二的我还是疑惑里面的皇帝感情实在混乱及东方先生真有那么神吗?尤其是最后题字太史公书和预知皇帝谥号。那个假期的前一个月学校为了赶课各科捡着重点把初三的内容讲的差不多了,语文重点就在于文言文部分,其中包括了《陈涉世家》。不得不说当时的我真的被这篇文章震慑住了(私心赞一下课本大部分选文的水平),固然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陈涉吴广,架不住语文老师极为推崇史迁(高中三年的语文老师亦同,文言文训练选段大部分来自《史记》,于是刚上高中的就我再次被《货殖列传》震慑住了,《报任安书》时感慨果然又是他),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得非常详细。所以看电视时觉得是借《太史公书》烘托东方先生。后来去翻了《太史公书》,只在《滑稽列传》对东方先生的原型东方朔有介绍。当然现在我会说噗史迁压根没提东方朔褚少孙补文还作区别是在是太厚道了,而且题字也是空穴来风。《汉书东方朔传》中皇帝将司马迁和东方朔并归为辩知闳达溢于文辞的人,东方朔确认为他更好。然而接下来就是下至司马迁都外派,而东方朔感概自己只为皇帝左右的谐士。以下为各种妄想:大约年少自负的史迁听到那段对话也有些介意的,而且李陵之祸前积极用世的史迁是可能不赞赏朝隐的闲者东方朔。在李陵之祸中,史迁悲叹左右亲近交友莫救,之后连对任安都有些敷衍(莫衷一是的的断限啊……),估计对东方朔也不会有《新论》中示书的交情了。李陵之祸后史迁似乎同样选择了朝隐这种平衡的矛盾状态。对东方朔的狂诞更能接受,而且相较其他内臣,博闻广识的东方朔更与自己共通。但之前的种种又让史迁慎于交际,《太史公书》也不会轻易示人了。史迁的文辞在当时已经相当出众(约在元成时已有此论),东方朔虽自诩兼众人之长,对史迁著述还是好奇。他遗憾史迁不会再让未完成的作品流出,也知道这作品是史迁惟一的支柱。史迁死后,他看皇帝遣人将这部篇幅浩大的著作移入天禄阁,陪皇帝视察清点卷目时,他注意到著作名为太史公书,感慨当世仍留有诸子纵横之风惟有自己一人而已。
若真有人有所感,指路第一篇系列说明可以留言,麻烦您啦~
标签 正剧
缩略图
书名 朝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仲鹿叔狐季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930字
出版时间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网络发布
首发网站 晋江文学城
连载网址 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407289
图书大类 衍生--古色古香-东方衍生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避世于朝,得全其身。
立意
作品视角 其他
所属系列 两汉虚纪之 卷二
文章进度 连载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章节 标题 内容提要 字数 点击 更新时间
1 [锁] 该章节由作者自行锁定21 2012-10-30 16:16:23
2 [锁] 该章节由作者自行锁定909 2012-11-01 01:36:08  *最新更新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5: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