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甲子八十一分
内容 粮食向
星运历行,孰惟能知?

记忆衰退,记下2011年的大概想法,资料想法错误真动笔再说。至武帝元封七年,汉兴百二岁矣,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诏卿、遂、迁与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议造《汉历》。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离弦望。乃以前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岁,至于元封七年,复得阏逢摄提格之岁,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岁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姓等奏不能为算,愿募治历者,更造密度,各自增减,以造《汉太初历》。乃选治历邓平及长乐司马可、酒泉候宜君、侍郎尊及与民间治历者,凡二十余人,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闳与焉。都分天部,而闳运算转历。其法以律起历,与邓平所治同。于是皆观新星度、日月行,更以算推,如闳、平法。诏迁用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律历,罢废尤疏远者十七家,复使校历律昏明。宦者淳于陵渠复覆《太初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陵渠奏状,遂用邓平历,以平为太史丞。

以上内容全部取自《汉书律历志》,《史记历书》的记述更简洁。提炼不出来是因为相关资料对我太过艰涩,看的满脸血都不懂,毕竟是那时人以他们文字记录当时的世界观。如果这篇能写完应该是自己最得意的,一是说明自己啃完了那些资料,二是这篇涉及的是史迁真正的专业工作领域。虽然他副职做的更好(副职存疑,涉及武帝时太史令职责,整体没把握住细节也贴不上),但对星历还是看重的,否则也不会说历纪坏废,宜改正朔(不过古时改历目的总是很复杂)。就是这样在《历书》里没有记太初历而记得历术甲子篇就很有趣了,查资料的某种说法大概是说史迁认为那种历法推步不密于是不记,历术甲子篇近乎于古四分历,而太初历在使用了近二百年后再次改为后汉四分历。至于前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岁,至于元封七年,复得阏逢摄提格之岁,不合甲子数也有解释为岁星超次。(><解释这两条的学者似乎都在为史迁开脱)但不管怎样,最后皇帝用的是唐都,邓平,洛下闳的历法,而且也验证其贴合度还不错。唐都授司马谈天文,星象之学也被史迁推崇。邓平此次制历后被提为太史丞,应该是在太史令司马迁那一挂。之前待诏太史洛下闳没有接受侍中的加官,关于他更有名的应该是于地中营浑天。而之前史迁和射姓是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来进行测量。大约就想写这些人的工作时的交流和争论吧。
其实结合后面的某一部更加妄想过度,还是记到下面不放这儿来吓人了。越发地觉得想写这篇是自寻死路,如果有人看了后想指正,麻烦移步整个系列的第一篇第一章系列说明下,非常感谢m(_ _)m
标签 正剧
缩略图
书名 甲子八十一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仲鹿叔狐季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1394字
出版时间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网络发布
首发网站 晋江文学城
连载网址 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407280
图书大类 衍生--古色古香-东方衍生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资料看得满脸血
一句话简介 星运历行,孰惟能知?
立意
作品视角 其他
所属系列 两汉虚纪之 卷二
文章进度 连载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章节 标题 内容提要 字数 点击 更新时间
1 [锁] 该章节由作者自行锁定33 2012-10-30 16:14:17
2 [锁] 该章节由作者自行锁定1361 2012-11-01 01:33:20  *最新更新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