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爸爸的话最管用(每天10分钟对话法让孩子幸福成长)
内容
编辑推荐

金范俊所著的《爸爸的话最管用(每天10分钟对话法让孩子幸福成长)》被誉为“这个时代所有普通的韩国爸爸必须读的书”!

为忙于工作无暇与子女交流的爸爸,为想交流又不知道方法的爸爸,特别推荐“10种爸爸的话”

简单易行的方法,让您从“寡言”的爸爸转变成“善言”的爸爸。

内容推荐

《爸爸的话最管用(每天10分钟对话法让孩子幸福成长)》作者金范俊是一位沟通专家。他通过自已养育三个孩子的亲身经历,深刻体会到爸爸的话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本书专为忙于工作、无暇育儿、但又疼爱孩子的爸爸们献上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每天只要10分钟,通过爸爸的肯定话、同感话、严格话、游戏话、就寝话……就会改变孩子的人生。为了让孩子幸福地成长,爸爸们,请与孩子对话吧!

目录

序言 我是爸爸

第一章 “未来话”——激发孩子的潜能

 幸福是家庭共同创造的

 协商达人,小学一年级孩子

 梦想成为总统、医生、检察官吗?

 抛开妈妈,一起说爸爸话吧

 思考未来的孩子与众不同

第二章 “肯定话”——培养肯定又聪明的孩子

 妈妈是标准,爸爸是肯定

 孩子想听的肯定话

 培养孩子的协商能力

 爸爸是协商训练学院

第三章 “过程话”——培养选择的能力

 比地图更重要的指南针

 世上没有正确答案

 懂得对选择负责的孩子

 不要以结果评价孩子

第四章 “沉稳话”——成为孩子的坚强依靠

 男人以什么而活

 培养孩子的胆量

 爸爸的声音比妈妈的好听

 爸爸要关注于解决方法

 加油,有爸爸在!

第五章 “严格话”——培养讲礼貌的孩子

 有时需要爱的责罚

 从餐桌教育开始正规矩

 接受最起码的上班问候

 斥责和严格话是不同的

第六章 “同感话”——提升孩子的自尊心

 爸爸培养孩子的社会性

 孩子并非爸爸的私人物品

 与孩子单独约会

 所谓家庭就是要有共同的价值观

 要关注孩子内在的成长

第七章 “便条话”——用信息向孩子传递爱

 不去思考的孩子

 用便利贴对话

 包含着父爱的便条

 疑问让孩子思考

 给爸爸推荐的便条话

第八章 “就餐话”——一起吃饭,边吃边赞

 家庭餐桌与网络餐桌

 观察孩子的成长

 一周1小时足矣

 激发孩子能力的称赞

 爸爸不如你!

第九章 “游戏话”——和孩子一起快乐地奔跑

 爸爸的资格

 现在是用身体对话的时代

 如何刺激孩子的右脑发育?

 爸爸要和孩子单独奔跑

 游戏话的升级版Ⅰ“背行话”

 游戏话的升级版Ⅱ“乘车话”

 游戏话的升级版Ⅲ“洗澡话”

第十章 “就寝话”——给熟睡的孩子悄声言爱

 孩子们迎接爸爸下班

 话语里有能量

 空话结出了果实

 就寝话也是说给爸爸自己听的

 结语 现在还不晚

试读章节

幸福是家庭共同创造的

我培养了3个孩子。不,不是培养,准确地说应该是“挣钱给他们”。培养孩子不都是我妻子的事嘛。要说培养孩子应该有具体的行动,但我好像连想法都没有,更别说有什么特别行动了。

那么,孩子和我是什么关系呢?其实,孩子和我的关系也属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互不相同的人之间的关系,即以他人为前提。他人也包括我的孩子们,孩子和我是互不相同的个体。家庭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人际关系复合体。

现在是一家子,以后就能成为长期的一家子,这句话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那么,暂时的一家子要成为真正长期的一家子需要什么呢?

说实话,妻子和孩子能成为长期的一家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妻子每天给孩子做饭,一直和孩子建立着关系。但我们这些爸爸们如何呢?在家庭这个圈子里是什么样的存在呢?对孩子们来说,所谓爸爸的存在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里,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已经困了或是睡了,剩下一个我也不能确定是否在等我。我有资格当爸爸吗?孩子们能把我当爸爸吗?我认为的爸爸与孩子们想象中的爸爸之间有多大差距呢?到底为什么会成这样呢?

我非常爱我的孩子们。谁要敢动我的孩子,就是到天涯海角,我也不放过他。那回头看看,我平时和孩子们到底建立了什么样的关系。我是真心爱他们吗?

美国乔治·贝尔菜德教授对幸福条件研究发现,支撑幸福生活的是47岁左右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我听到此话,就在想,在公司上班,必须要尽力维护好与同窗校友的关系!

但细细想来,我是不是误解了什么。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不包括家庭关系吗?家庭关系都不和谐,出去构建所谓的人际关系不是大错特错嘛。这就是将与妻子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与世间最宝贵的孩子们之间的关系错误地认为挣钱给他们花就能维系好的人际关系。应该这样修改,家庭关系是我们这些爸爸们的幸福条件。所以,支撑爸爸们幸福生活的是47岁左右建立起来的与孩子的关系、与妻子的关系及与父母、亲戚的关系,以及这之外的人际关系!

爸爸决定孩子的未来

我常问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什么家?”大概您也是如此吧。这句话就是问孩子“你想干什么”的爸爸式表达。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爸爸的愿望。爸爸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孩子长大后要成为什么家?”

“这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孩子要健康成长,要自食其力。”

因为爸爸们最知道生活的艰辛了。

有些人会说,上班就像去游乐场一样快乐。如果快乐的话,就要给公司付钱了吗?一般我们感到有意思的事最终都是要付费的。去看话剧,或去电影院,这些让我们觉得有意思的代价就是要付费,也就是支付观看费。如此,如果公司让我快乐的话,当然也要付费了。

但是有这样的公司吗?您上班的公司给你的感觉只是舒适和快乐吗?答案并非如此。正是因为我们知道世间疾苦,所以才会好奇我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实际上,爸爸们真正好奇的是他们自己。孩子的未来是爸爸自己的未来。所有人都会好奇“我是谁”。

这里有个重点。为了知道“我是谁”,必须要了解我面前的“你”,或者我周围的“他”和“她”。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周围人们的关系里。在这关系里最重要的是家庭关系,特别是同孩子的关系。因此,爸爸们很好奇和担心孩子的未来。

但是,您知道吗?在决定孩子未来这方面,爸爸的每句话都很重要。爸爸应说出能改变孩子未来的话,因此称之为“未来话”。

P3-5

序言

我是爸爸

我为什么会写这本书呢?那就先从结果说起吧。

“我希望我的孩子在成长的时候,与爸爸之间每天10分钟的对话不会生硬。”

目标是不是很单纯?我作为三个孩子的爸爸,以前曾是个不良爸爸。无论谁问:“能当个好爸爸吗?”我都会理直气壮地回答:

“当然了。心无旁骛,认真工作。这样还不行吗?”

我常自我辩解:“爸爸的责任就是出去挣钱。”一般对于这样的话,男人们都会点头赞同。但是女人们呢?她们会惊愕于我的厚颜无知。

说实话,我对这些女人的反应感到很意外。以前,我是这样认为的:“努力挣钱不就行了?到了周末就要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去首尔公园,劳心费力地做一顿糖醋肉配拌面,通心粉配披萨……这样不就是好爸爸了?”但现在,我开始反省自己,思考了很多。

青少年们如果有了烦恼会向谁倾诉呢?根据资料统计,在韩国,青少年产生烦恼时,向朋友倾诉的比例约为50。4%,向妈妈倾诉的比例为29%。但告诉爸爸的比例占多少呢?20%还是15%?正确答案是0。9%。也就是说,1000名爸爸中只有9人能够倾听到孩子的烦恼,这结果真是令人吃惊!

那么,爸爸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建立的呢?给钱花?当榜样?这些统统都不是。爸爸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属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基础就是讲话。

我们这些当爸爸的,应当试着想一想:“我和孩子交流了吗?我对孩子说了些什么?或者孩子们听我的话吗?我的话给孩子们正能量了吗?”

现在回想一下,我们和孩子们通话时最常听到的话:

“爸爸,你在哪?”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爸爸,为什么还不回来?”

充其量也就如此了。我想,这些电话大部分还是妈妈让孩子问的。以前,我接到孩子们的电话都是这样回答的:

“在吃饭。怎么了?”

“今天要很晚才能回去。”

“现在就回。”

孩子们希望与我进行“主观叙述型”对话。但是,我总以“客观简答型”或“客观叙述型”进行回答。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了恐惧。这期间,我和孩子们之间基本没有了交流。细细想来,我的回答完全只是单方的或者只是无意义地将词语罗列在一起罢了。我所说的话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特别的意义。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我所说的话都是没有“营养”的话。  从我第一个孩子诞生至今已经10年了,在这段贵如黄金的时间里,我常以工作为借口忽视了孩子,总是一副很忙的样子。现在想想,真是非常可惜。无论事情有多忙,也应尽力与孩子交流。为什么我能确信孩子会自己长大?为什么我会认为培养孩子完全是妈妈的责任?这些不都是由烦躁症引发的责任逃避吗?在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时,我们开始了第一次对话。当时,我惊奇地发现孩子长大了。不知不觉间,孩子能辨别事理了,我经常会在争论中败下阵来。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我的自信心动摇了,继而陷入了苦闷:“我能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吗?”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了与孩子愉快对话的方法,并将这个方法编写成书公诸于世。我想我是幸运的,能意识到与孩子的对话很重要,这还不晚。在成为沉闷而又充满偏见的“寡头”之前,我努力想要成为孩子眼中最宝贵的爸爸,我很满意自己现在的这种状态。

我们也曾是孩子,只是现在忘却了儿时的想法。本书旨在帮助爸爸将儿时的话转换成爸爸对孩子应说的话,使父子之间能够顺畅沟通。

所谓了解就是建立关系,而建立关系就意味着交流。我现在交流就是为了了解孩子。

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工具就是“爸爸的话”。关于如何与孩子进行对话,已经有很多人谈论过。教育专家、幼儿精神科医生和满腹育儿经的妈妈们都曾说过这些话:

“想和孩子顺畅交流吗?请换个思维吧!”

“请一天抽出2小时家庭时间吧!”

“一周要郊游一天。”

“一天要给孩子读30分钟书吧!”

事实的确是这样的,但我可不准备说这些理所当然、对我们爸爸来说是不可能的话。本书与一般的子女教育书会稍微有,哦不,是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本书是由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带着普通人的神情、一天一天过着平凡日子的爸爸写的,这是一本连名字都很普通、平凡的四十来岁中年爸爸写的书。

我建议大家在使用本书归纳的10种爸爸的话与孩子交流时,一定要会活用。连我这样只会关心孩子,完全不懂育儿的爸爸都能很容易运用,这就充分说明本书好学易用。

不要将与孩子对话的事交给妈妈一人,爸爸同样应该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如果连与孩子的交流都达不到的话,爸爸又将如何告诉别人这是我的孩子?其实,顺畅沟通也并不容易。因为对话不是自己单方面口若悬河的行为,而是需要倾听对方说话的过程。包括我在内的爸爸们都很无知,不知道与孩子对话的方法,也不懂对话应该包含的内容,更未学过如何与孩子交流,其后果就是我们这些爸爸们会被孩子和妻子疏远,失去与孩子之间的亲近感。从很早开始,我就担心孩子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只要有我妈妈和老师就行,不需要有爸爸!”

不要错误地认为早早回家和孩子交流就可以了。其实,如何创造出交流时间并不重要,哪怕只有很短的时间,关键在于如何与孩子交流。

爸爸应先打开关系之门,在成为家里的“孤岛”之前,要努力成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之桥,最终成为与孩子真心交流的爸爸。爸爸的话将帮你迈出这一步。

从现在开始,向大家说说我的目标。正如前面所说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爸爸进行每天10分钟的对话时不会感到生硬。看看那残酷的0.9%,我要向孩子有成长烦恼时愿意交谈的“0.9%爸爸”进行挑战。

为了不成为无法与孩子交流的爸爸,我要迎头赶上。无论是快乐或是悲伤,我希望我的孩子是愿意与爸爸交谈的孩子。我要铭记当爸爸的责任,不要像寡头一样,要抛弃那些无聊的男人自尊心和所谓的爸爸权威。我要努力成为真正的爸爸,给家庭带去快乐。

金范俊

后记

现在还不晚

我有时会跟妻子这样吵架。

我:“什么?什么样的辅导教材每月能花10万韩元?”

妻子:“别的孩子不也一样嘛。我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可不能让孩子落后。”

让孩子落后的话刺痛了我,让我无言以对。结果我败下阵来,成为跟不上孩子教育计划的人。这时,我非常生气,于是下定了决心。

“我要创造出改变孩子的爸爸计划!”

于是,整理出来的就是爸爸的话。

告诉你们一个有意思的事。人们在结婚前一天会非常苦恼。男人和女人的苦恼会有所不同。女人会苦恼“这个男人是最好的吗”,男人会苦恼“这婚姻是最好的吗”。

如此,我们男人结婚就只会想着为家庭挣钱。即为了肩负生计,不管有什么事也要忍耐。为了家庭的生计,男人承担起必须做事的义务,丢弃婚前的爱好,成为子女永远的无息银行……我们男人承受的负担无休无止。

下面是我从报纸上看到的文章:

“对不起,请问您是谁?”去年首尔某大学教授在上课的时候对一位年纪比大学生大一些的中年女性这样问道。这位女性回答:“我的孩子有点事……。”教授对妈妈替学(代替上课)很吃惊,看到连笔记都替记好了,更为震惊地问道:“以前也来过这里吧?”父母连做学问的大学都替孩子来了。父母,特别是妈妈,代做听课笔记,考试后代问成绩,打电话到系办公室代问奖学金,代为争辩的成绩好像错了等等事例现在已经非常普遍。

(韩国《中央日报》,2013年4月5日)

我绝对不会做这样的父母。

现在是爸爸也要参与育儿的时代。随着女性社会参与度越来越高,男人很难再拒绝育儿任务了,但爸爸们却不知道如何参与到育儿中去。要是突然让40岁左右的爸爸们承担育儿责任,那爸爸们必然会不知所措。

以前在电视上曾看到某位儿童心理专家这样说过:

“一天要跟孩厂子玩3小时。”

实话实说,爸爸们能做到吗?可能大部分爸爸都会低下头,无法做到。

我不期望爸爸们能做很多,但要有最起码的努力。

·每天10分钟!

—未来话、肯定话、过程话、沉稳话、严格话、同感话、便条话和就餐话中选择一项进行交谈。

·每周1小时!

—说就餐话。

·每周30分钟!  —说游戏话。

·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每天!

—说就寝话。

·每天1张!

—写便条话。

这样应该没问题吧。读完本书中的10种爸爸话,您也尝试自己创造新的爸爸话吧。我确信在这过程中,孩子和您的关系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许您的孩子已经上中学了,那很遗憾,您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也绝对不晚,请跟孩子说爸爸的话吧。

衷心感谢。

金范俊

书评(媒体评论)

我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有“真正想读这本书的想法”。21世纪是交流的时代。即使是在公司、组织和聚会上左右逢源的人,如果无法和子女交流,那只会成为孤家寡人。这本书就是将您由“寡言”的爸爸转变成“善言”的爸爸。不管怎么说,这本书非常有意思!

——明劳镇(独立作家,《爸爸来玩吧》作者)

这个时代所有普通的韩国爸爸们必须读的书。本书提出了爸爸们非常容易实践的方法,非常通俗易懂。我相信,如果迷茫的青少年们从小时候开始就和父母关系良好,交流很多的话,那我们的家庭、教育,甚至于我们的社会都会变得很幸福。

——刘庆延(首尔汝矣岛中学教师)

子女茁壮成长的时候正是爸爸们在职场中忙于打拼的时期。因此,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与子女的交流时间严重不足。这一时期,孩子们在期待着爸爸一句温暖的话。为了无暇顾及与子女交流的爸爸,为了想说又不知道方法的爸爸,培养了三个孩子的本书作者,通过亲身体会编写出简单易学的“爸爸的话”。如果所有的爸爸们为了成长期的孩子读了本书,实践了“爸爸的话”,那就给孩子传递了父爱。敬请期待他们令人惊喜的变化吧。

——黄英美(首尔瑞草都会附属石门幼儿园园长)

将忧郁韩国改变成幸福韩国的力量在于父母。爸爸是孩子轻松跨越青春期的关键。特别想给害羞的韩国爸爸们推荐简单明了的“10种爸爸的话”。

——李智贤(大田屯山中学教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爸爸的话最管用(每天10分钟对话法让孩子幸福成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金范俊
译者 夏皖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504474
开本 16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2015117760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4-3618号
版权提供者 Kim Beom June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