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书信选》为《泰戈尔全集》主编之一、著名翻译家白开元先生翻译并编选的泰戈尔书信集。在书信中,泰戈尔的言辞坦率而诚恳,同时不乏真挚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这些书信同时记录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生动的勾勒了他的人生轨迹,表露了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和炽热的爱国情怀,并且有助于读者了解泰戈尔的人生经历与人格魅力。
图书 | 泰戈尔书信选 |
内容 | 编辑推荐 《泰戈尔书信选》为《泰戈尔全集》主编之一、著名翻译家白开元先生翻译并编选的泰戈尔书信集。在书信中,泰戈尔的言辞坦率而诚恳,同时不乏真挚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这些书信同时记录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生动的勾勒了他的人生轨迹,表露了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和炽热的爱国情怀,并且有助于读者了解泰戈尔的人生经历与人格魅力。 内容推荐 白开元编译的《泰戈尔书信选》内容范围极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宗教哲学、翻译理论,以及泰戈尔的人生观、生死观、进化论。这十九卷书信记录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泰戈尔漫长而复杂的人生旅程和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为深入研究泰戈尔提供了可信的翔实史料。 目录 译序 写给妻子穆丽纳里妮的信 写给儿子罗亭德拉纳特的信 写给儿媳波罗蒂玛·黛维的信 写给大女儿玛杜莉洛达的信 写给小女儿米拉·黛维的信 写给外孙德拉纳特·贡迦巴达尼杜亚的信 写给外孙女南蒂达·黛维的信 写给孙女南蒂尼·黛维的信 写给二哥索登德拉纳特的信 写给五哥乔迪宾德拉纳特的信 写给侄女英迪拉·黛维的信 写给波罗穆特·乔德里的信 写给贾格迪斯·昌德拉·巴苏的信 写给奥波腊·巴苏的信 写给柯达姆妮·黛维的信 写给波里耶纳特·森的信 写给赫蒙达芭拉的信 写给迪纳斯·昌德拉·桑的信 写给奥隆·昌德拉·桑的信 写给阿米亚·贾格拉帕尔迪的信 写给拉马南德·贾特巴达耶的信 写给格达纳德·贾特巴达耶的信 写给阿苏克·贾特巴达耶的信 写给加里达斯·纳格的信 写给穆诺朗昌·邦达巴达亚的信 写给孔查拉尔·高斯的信 写给查鲁·昌德拉·邦达巴达亚的信 写给萨登德拉纳特·达多的信 写给拉蒙特罗松德尔·德里贝迪的信 写给斯里索昌德拉·马宗达的信 写给洛肯德拉纳特·帕里特的信 写给普达德卜·巴苏的信 写给比希诺·代的信 写给迪琼德拉纳特·穆伊达拉的信 写给法尼布松·奥迪卡尔的信 写给拉努·奥迪卡尔的信 给甘地的回信 抗议镇压政策的公开信 抗议在基里昂瓦拉巴格屠杀群众的公开信 写给波罗桑多·昌德拉·穆赫兰比斯的信 写给阿莎·奥迪卡尔的信 写给妮尔穆库玛利·玛赫兰比希的信 写给玛格雷德·桑吉尔的回信 写给亨利·保尔布斯的回信 写给一位欧洲女士的回信 致《纽约时报》编辑的信 抗议纳粹的公开信 致捷克斯洛伐克的公开信 致日本诗人野口的信 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公开信 试读章节 罗梯: 我儿媳身上有许多优点,让她充分发扬优点,是你的责任。此时你不考虑此事,今后就没有机会了。波罗蒂玛刚走进你的家,你正使她的人生旅程改变方向,她会朝这个方向开辟道路。她会明白家庭究竟是什么样子。人生目标是什么,在她心里也会慢慢清晰起来。稀里糊涂地度过这一段时光,不养成坚定地负责地完善人生的习惯,将来就只能吃后悔药了。 我已远离这个大家庭和家产——这一切留给你了——你可以此维持生计,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你若不把这些置于私利和享乐之上,而置于高尚的情趣之上——若能从各方面孜孜不倦地奋斗,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知识、道义和造福等方面,倘若成就卓著,懒惰、懈怠、丑陋、想入非非、恣意妄为若不在你家里获得立足之地,你的生活将多么幸福,这是我难以详述的。所以从今天开始,你们夫妻二人应携手并肩,共建高洁人生。今后我不再参与你们的私事——勉强去做是不适宜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片独特天地——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问题,是别人解决不了的——要通过各种苦乐、成败锻炼自己,逐步成长——从外部硬塞进来的观念,只会成为痛苦的缘由,不会带来任何益处。我的生活领域在别的地方——那个领域是我开拓的,目前需要我进一步开拓——我的人生和它一起成熟。你们的小家庭也是如此,在建造小家庭的同时,要使自己成长起来。要经历种种坎坷,沿着这条路,奔向目的地。在你们创建家庭的过程中,任何人的干预都不是好事。实际上别人是无权干预的。你是有教养的成年人。你的工作领域就在你身边,你已经到了主动接受新的历练,把你的事业引向成功之巅的年龄了。经过全面考虑,我把你们的一切交到你们手中,从中脱身了。我不想当你们的绊脚石。我不想以任何方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你们。那样做的话,只会使家事变得更加复杂。把持自己不应享用的东西,是不公道的。所以,你尽可把家产全当作自己的,随意支配。不要向我投来征询的目光。家产或增或减,都是你的。你自己的世界,由你自己打造。以这种方法发挥你的全部才能,你就会成为有福之人。 不过,你要记住,你完成了学业,积累了人生之路的盘缠,做了充分准备,从容地踏进了一个新家庭。但我这个儿媳和你不一样。她至今是个孩子。关于世界和个人,她知之甚少。在这方面她是不能和你平起平坐的。因此,你应承担唤醒她那颗心的责任。你要为她提供人生需要的各种营养。你有义务不让她身上的各种潜能枯萎。在增添人生阅历方面,她是你的徒弟,你是她的师傅。你要把她当作一个人,全面周到地照顾她,不能只把她当作一个家庭妇女、一个享受生活的女伙伴。她的某些特长如因受到冷落而泯灭,必将打击她整个人性。鉴于她目前的状况,只从你自己的兴趣、意愿和需求出发去要求波罗蒂玛,是不行的。从她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各个方面培养她,对你来说责无旁贷。 波罗蒂玛的内心深处蕴藏着孝道,这是她的力量所在。就家庭而言,人们每天并未意识到多么需要它。但既然波罗蒂玛有这种孝道,不把它唤醒,就会使她的禀性处于一种贫乏和饥饿状态。这一点,你万不可忘了。 我没有更多的话要说了。但愿你们的小家庭在各方面都美好而充实。我把你们家庭的权力全交到你手中,衷心希望圣洁的福善之光时刻照耀你们的小家庭。从今往后,你们家里再没有要我做的事了。把我真诚的祝福转告我儿媳。愿她一生充满天帝的赞美。希望我儿媳以一双擅长侍奉的吉祥的手,从家中清扫一切懒散、沉闷和不美,从而使天帝的神圣愿望在家中实现。 父亲 1910年 P18-20 序言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享誉世界的印度大诗人,1913年,他因诗集《吉檀迦利》成为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的孟加拉语创作,涵盖各种文学门类。28卷本孟加拉语《泰戈尔全集》,收入了53部孟加拉语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30多个剧本,以及50部散文集。 然而,作为泰戈尔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书信并未编人全集。截至目前,国际大学出版社已编辑出版《泰戈尔书信选》十九卷。由于不断发现新的书信,编辑仍在继续。泰戈尔书信对于我国读者来说,仍是一块神奇的文学园地。 泰戈尔清晰的人生轨迹,贯透十九卷书信。 阅读泰戈尔的五卷家信,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他是一个极为慈爱的父亲和感情专一的丈夫。 1883年,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的二十二岁的泰戈尔,与相貌平平、十一岁的穆丽纳里妮结为伉俪。可泰戈尔并未嫌弃只念过一年书、几乎是文盲的这个少女。在泰戈尔的具体指导下,妻子的语言水平不断提高,夫妻生活越来越和谐甜蜜。泰戈尔在写给妻子的信中,既有缠绵的思念之情,也有对陷人家庭矛盾、茫然无助的妻子的耐心开导,更有共同养儿育女的天伦之乐。 穆丽纳里妮生了五个孩子,可惜由于辛劳过度,三十一岁身患重病。临终前两个月,泰戈尔昼夜守护在病榻前,喂药扇风,但最终未能把她从死神手中夺回来。泰戈尔怀着极为悲伤的心情,写了诗集《怀念》,共二十七首,悼念亡妻,首首充满哀切真挚的情愫。泰戈尔四十一岁丧妻,之后不乏爱慕他的女子,但泰戈尔坚守自己的誓言,不为所动。像他这样驰名世界的大文豪甘愿独处数十年,实属罕见。他真正做到了“以专一的爱”终生偿还妻子的情债。 泰戈尔对儿女关怀备至,但从不溺爱。在家境并非十分宽绰的情形下,他尽量周全地安排儿女的教育,张罗他们的婚事。泰戈尔是一个开明的父亲,女儿成婚后,他鼓励他们搬出祖居,经风雨见世面,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然而,当他们身患疾病或者生活窘迫时,他万分焦急,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泰戈尔的家庭生活是很不幸的。二女儿蕾努卡、小女儿米拉、小儿子索弥、外孙尼杜相继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泰戈尔内心的巨大悲痛,可想而知。但泰戈尔坦然面对现实,强忍悲戚,在潜心文学创作的同时,把大量精力用于教育事业。他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作为伟大的爱国者,泰戈尔在他的大量书信中,抒写了他炽热的赤子真情。在经管希拉伊达哈祖传田庄期间,他深入社会现实,真切了解农民贫困生活。他在写给侄女英迪拉·黛维的信中说:“我仿佛看见幅员辽阔的印度,仿佛坐在失却光荣的、悲怆的祖国母亲的床头,浓厚愁悒笼罩我的心田。”他对殖民当局扼杀印度民族工业,阻遏印度经济发展的罪恶行径表示了极大愤慨。他讽刺英国女王是在国内外张开她的法院和机关的巨口的女妖怪。他一再提醒自己要保持民族气节,保护印度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远和印度人民站在一起。 1919年,印度发生阿姆利则惨案。泰戈尔在致印度总督切姆斯福特勋爵的公开信中,愤怒宣布放弃英国政府授予他的爵士头衔,对殖民政府的血腥暴行表示强烈抗议,表达了“站在被认为无足轻重、必定沉沦、不配当人的印度人民一边”的坚定决心。 在给圣雄甘地的复信中,泰戈尔指出,甘地的理想“就是印度的理想”。他赞同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呈上两首短诗,对甘地的崇高事业表示支持。 发展民族教育和创办合作社,是泰戈尔认定的救国之路。 从1901年开始,他在圣蒂尼克坦实施他的教育计划。他先是动用不多的家产,建了一座学校。之后把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奖金、孟加拉语著作的稿酬,全部捐赠给学校。教学经费短缺、难以为继时,他毫不犹豫地卖掉作品的版权。他不顾年老体衰,在国内东奔西走,发表演讲;“带着国际大学的艺术团出来,表演歌舞,争取筹到一些款子”,以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他排除殖民当局设置的重重障碍,为印度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泰戈尔虽是富翁的儿子,却对贫苦佃农心存愧疚,苦思冥想,为他们寻找脱贫的新路。他希望“农民每人付五至十个卢比,共同购买使用一台脱粒机,顺利开展农业合作生产”。他把“养蚕”当作农业发展项目之一。他引进了美国玉米种子、曼特拉茨细粒优良水稻,以帮助农民提高粮食产量。他的青年助手“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亲自办学校,宣传卫生知识,处理村民纠纷;组织人修路,挖池塘,开掘排水沟,清理杂草灌木”。泰戈尔试图在他的“田庄范围内树立一个建设新型农村的榜样”,继而扩展到全国。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泰戈尔的梦想未能实现,但他一生关心民众疾苦的崇高品质着实令人敬佩。 泰戈尔一生密切关注世界风云变幻,思考印度的未来。 1930年,已届古稀之年的泰戈尔,不顾“好心人”对他身体的担忧和劝阻,毅然接受邀请前往俄国访问。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以前对十月革命曾心存疑虑。到了莫斯科,目睹各个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科学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他对暴力革命的疑虑消失了。联想到印度的现状,他断言:“强加在祖国母亲身上的枷锁,必须举锤砸碎……除此别无他法。”他预言:“俄国的革命是当代的革命,是打倒人类最残酷最强大的敌人的革命。” 他在写给阿米亚·贾格拉帕尔迪的信中,谴责英、法等国“无动于衷地看着意大利张开血盆大口,吞噬阿比尼西亚;在友谊的名义下,帮助德国用皮靴蹂躏捷克斯洛伐克”,揭露他们“执行不干涉的狡诈政策,葬送了西班牙共和国”。 在近代的世界文豪中,泰戈尔与中国有着特殊的亲密关系。他二十岁那年在《婆罗蒂》杂志上发表著名文章《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揭露英国殖民主义者向中国倾销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罪恶行径。1924年,他应邀访问中国,表达疏通蔓生着忘却的荒草的友谊大道的热切愿望。回国后,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他创办的国际大学成立了中国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上,他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国和印度》。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泰戈尔悲愤地望见“日本用利牙啃噬中国”。他两次致信日本诗人野口,严正驳斥他为侵华日军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所作的狡辩。他在致中国人民的公开信中,赞扬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是一部宏伟史诗”。他预言:“中国是不可战胜的”,“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胜利的种子正播人你们的心中,并将一次次证明,它是不朽的。”他的预言已为历史所证实。 泰戈尔书信内容范围极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宗教哲学、翻译理论,以及他的人生观、生死观、进化论。这十九卷书信记录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他漫长而复杂的人生旅程和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为深入研究泰戈尔提供了可信的翔实史料。 翻译泰戈尔书信是我多年的梦想。为圆我这个梦,我的老师、达卡大学现代语言学院前院长蒙苏尔·穆萨(Munsur Musa)、我的印度朋友苏蒙德拉(Sumendra)和他的夫人菠勒弥(Paulmi),奔走于大大小小的书店,数年之间大海捞针似的先后为我买到了泰戈尔的十六卷书信。但第2、4、17卷却始终不见踪影。后来,穆萨老师请他的朋友、吉大港大学孟加拉系的伊克巴尔教授(Ikbal)在图书馆复印了这三卷,托人捎来。在此,谨向他们的热情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中,《给甘地的回信》《抗议镇压政策的公开信》《抗议在基里昂瓦拉巴格屠杀群众的公开信》《写给玛格雷德·桑吉尔的回信》《写给亨利·保尔布斯的回信》《写给一位欧洲女士的回信》《致<纽约时报>编辑的信》《抗议纳粹的公开信》《致日本诗人野口的信》《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公开信》译自三卷本英语泰戈尔文集,其余的译自孟加拉语十九卷本《泰戈尔书信选》。《泰戈尔书信选》在我国是首次出版,希望拙译有助于读者了解泰戈尔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译文不当之处,欢迎读者和印度文学研究者批评指正。 白开元 2013年7月28日于北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泰戈尔书信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白开元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1135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4 |
CIP核字 | 2015049983 |
中图分类号 | K833.51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