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痴(陀思妥耶夫斯基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白痴(陀思妥耶夫斯基集)(精)》是他的重作品。无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白痴》的读者还是观众乃至读者兼观众,看到女主人公娜斯塔霞·菲立波夫娜将十万卢布一捆钞票扔进壁炉付之一炬,恐怕任谁的心灵都会经受一次强烈的冲击。这一堆烧钱的烈火,象征着陀氏创作的一个高峰,它不仅在星光灿烂的十九世纪俄国文坛,而且在整个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当之无愧地堪称经典。

内容推荐

《白痴(陀思妥耶夫斯基集)(精)》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书中主人公梅什金公爵是一个忠厚、善良的年轻人。正因为其善良,被人目为“白痴”。他从瑞士的某个“世外桃源”回国,被卷进彼得堡的生活漩涡。他同时被两个风华绝代的女人爱上:将军的女儿阿格拉娅,和父母双亡、经历坎坷的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

小说对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上层社会作了广泛的描绘,涉及复杂的心理和道德问题。善良、宽容的梅诗金公爵无力对周围的人施加影响,也不能为他们造福,这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的徒劳努力,表明作者企图以信仰和爱来拯救世界的幻想的破灭。

本书情节紧张、曲折,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特别是其中的心理描写,深刻剖析了人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目录

说不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试读章节

十一月底,乍寒还暖,早晨九点左右,彼得堡一华沙铁路上的一列火车,正开足马力,驶近彼得堡。天气十分潮湿,且有重雾,以致好不容易才曙光微露,透出一点亮色。从车窗向外眺望,铁路两旁,十步开外,一片迷蒙,什么也看不见。旅客中也有从国外回来的,但坐得较满的还是三等车厢,乘客都是一些并非远道而来的小人物,出来做生意或办事的。大家照例都累了,因为一夜未曾合眼,一个个感到眼皮沉重,人也冻得够呛,一张张面孔,又灰又黄,与浓雾一色。

在一节三等车厢里,紧靠车窗,从黎明时分起,就对坐着两位乘客——两人都是青年男子,两人都几乎是轻装,两人的穿戴都不讲究,两人的相貌都颇引人注目,最后,两人又都产生了互相交谈的愿望。如果他们彼此相知,知道他俩在此时此刻究竟有什么地方特别惹人注目的话,那么,他们对于在彼得堡一华沙铁路三等车厢里这段彼此对坐的奇怪邂逅,一定会感到惊奇。他们中的一位,个子不高,约莫二十七岁,头发鬈曲,近乎黑色,长着一对灰色的,虽然小,但却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的鼻子宽而扁平;脸上颧骨凸出;两片薄薄的嘴唇,总是挂着一丝放肆、嘲弄、甚至刻薄的微笑;但是他天庭饱满,前额的形状很好看,因而弥补了他尖嘴猴腮、其貌不扬的缺陷。在这张脸上,特别惹人注目的是那死人一般的苍白,这就赋予这位年轻人的容貌以一种虚弱不堪的神色,尽管他的体格相当健壮。与此同时,他脸上还有一种狂热得近乎痛苦的表情,这与他那无礼而又放肆的微笑,目光锐利和自命不凡的神态很不协调。他穿得很暖和,身穿挂了黑色呢面的羊羔皮大氅,因此,夜里没有挨冻,但是他那位邻座,显然对俄国潮湿阴冷的十一月之夜毫无准备,不得不浑身哆嗦,饱尝了它的全部美妙动人之处。他身披一件大而厚实的斗篷,外加一顶很大的风帽,恰如那遥远的国外,在瑞士,或者,比如说,在意大利北部,每逢冬天,行人常常使用的那种斗篷一样,当然,他们披着斗篷,并不打算长途跋涉,到这么遥远的终点:从艾德库宁。上车,一直坐到彼得堡。但是,在意大利有用,而且令人十分满意的东西,到了俄国,就不见得完全有用了。这件带帽斗篷的主人,是位青年男子,约莫二十六或二十七岁,身材中等偏高,头发的颜色很浅,但长得很密,他两颊塌陷,蓄着一部稀稀落落的、几乎全白的山羊胡子。他的眼睛大大的、蓝蓝的,眼神专注;目光里有一种看似平静、但却沉重的表情,而且神态怪异,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此人患有癫痫病。然而,这个年轻人的脸还是讨人喜欢的,虽然略嫌清癯,但眉清目秀,不过,脸上没有血色,甚至现在,脸还冻得发青。他手里抱着一个用褪了色的旧绸布包着的小包,看来,他的行装就全包在这里面了。他脚蹬一双厚底皮鞋,鞋上蒙着鞋罩——这些全不是俄国人的装束。那位身穿呢面大氅、生有一头黑发的邻座,把这一切全看在眼里,再加上由于闲着无聊,最后,他终于以一种有失礼貌的嘲笑口吻发问道:

“冷吗?”问罢,耸了耸肩膀。

当他人背运时,有时就会有人用这种讪笑的口吻,无礼而又漫不经心地表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姿态。

“很冷,”那位邻座非常热情地答道,“您瞧,这还算比较暖和的天气哩。要赶上大冷天,咋办?我真没想到咱们国内会这么冷。都不习惯了。”

“您难道从国外回来?”

“是的!从瑞士。”  

“嘘!怪不得!……”

黑头发吹了声口哨,大笑起来。

话匣子打开了。身披瑞士斗篷的浅发男子,对那位黑脸邻座的所有问题都有问必答,非常热情,丝毫不介意有些问题提得太随便、太唐突,也太无聊了。他回答时透露,他的确出国很久了,有四年多了吧,他到国外去是因为有病,一种奇怪的神经性疾病,类似癫痫或舞蹈病。,发病时浑身发抖,抽风。黑脸一面听他说话,一面几次发笑。当他问道:“怎么样,治好了吗?”浅发男子回答“没有,没治好”时,他更加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嘿!大概白花了不少钱吧,咱们这儿偏相信他们嘛。。”黑脸挖苦道。

“千真万确!”坐在旁边的一位先生插嘴道。他衣着寒酸,看上去像个在衙门里混久了,就知道“等因奉此”的小官吏,年龄四十上下,体格健壮,红鼻子,满脸粉刺,“千真万确,俄国的金银财宝就这么让他们白白搂去了!”

“噢,在我这件事上,你们可说错了,”这位在瑞士就医的病人,用低低的、息事宁人的声音说道,“当然,我无意争辩,因为我并不了解全部情况。可是我那位大夫却倾其所有,资助我回国,而且在国外,差不多有两年,我是靠他养活的。”

“怎么,没人替您付钱?”黑脸问。

“是的,我在那里本来是靠帕夫利谢夫先生抚养的,可是他两年前死了;后来我写信给这里的叶潘钦将军夫人,她是我的一门远亲,但是没有收到回信。所以我只好就这样来了。”

“您来了,想上哪儿呢?”

“您是说我住在哪里吗?……我也不知道,真的,……真这样……”

“还没拿定主意?”那两位听他说话的人又哈哈大笑起来。

“您最要紧的东西大概都在这小包里了吧?”黑脸问。

“我敢打赌,一定是这样,”那位红鼻子小官吏带着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情插嘴道,“除此以外,行李车里肯定没有您托运的行李,虽然我不能不指出:君子固穷,但是,贫非罪也。”

……  P3-5

序言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总序

柳鸣九

我们面前的这个文库,其前身是“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或者说,现今的这个文库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个书系为基础的,对此,有必要略作说明。

原来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是明确以社会文化积累为目的的一个外国文学编选出版项目,该书系的每一种,皆以一位经典作家为对象,全面编选译介其主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资料,再加上生平年表与带研究性的编选者序,力求展示出该作家的全部文学精华,成为该作家整体的一个最佳缩影,使读者一书在手,一个特定作家的整个精神风貌的方方面面尽收眼底。“书系”这种做法的明显特点,是讲究编选中的学术含量,因此呈现在一本书里,自然是多了一层全面性、总结性、综合性,比一般仅以某个具体作品为对象的译介上了一个台阶,是外国文学的译介进行到一定层次,社会需要所促成的一种境界,因为精选集是社会文化积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同时满足阅读欣赏、文化教育以至学术研究等广泛的社会需要。

我之所以有创办精选书系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是搞文学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对综合与总结总有一种癖好。另一方面,则是受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七星丛书”的直接启发,这套书其实就是一套规模宏大的精选集丛书,已经成为世界上文学编选与文化积累的具有经典示范意义的大型出版事业,标志着法国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视的高超水平。

“书系”于1997年问世后,逐渐得到了外国文学界一些在各自领域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翻译家的支持与合作,多年坚持,惨淡经营,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努力,总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种,编选完成八十种的规模,在外国文学领域里成为一项举足轻重、令人瞩目的巨型工程。

这样一套大规模的书,首尾时间相距如此之远,前与后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尽如人意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决。事实上,作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译、名编选”为特点的文化积累文库,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社会文化需求面前,也的确存在着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这样一个数千万字的大文库要再版重印谈何容易,特别是在人文书籍市场萎缩的近几年,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出版家都会在这样一个大项目面前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尽管欣赏有加者、啧啧称道者皆颇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这种令人感慨的氛围中,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贺鹏飞先生却以当前罕见的人文热情,更以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气魄与坚定决心,将这个文库接手过去,准备加以承续、延伸、修缮与装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扩建……与此同时,上海三联书店得悉“文库”出版计划,则主动提出由其承担“文库”的出版任务,以期为优质文化的积累贡献一份力量。眼见又有这样一家有理想追求的知名出版社,积极参与“文库”的建设,颇呈现“珠联璧合”、“强强联手”之势,我倍感欣喜。

于是,这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就开始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当然,人文图书市场已经大为萎缩的客观现实必须清醒应对。不论对此现实有哪些高妙的辩析与解释,其中的关键就是读经典高雅人文书籍的人已大为减少了,影视媒介大量传播的低俗文化、恶搞文化、打闹文化、看图识字文化已经大行其道,深入人心,而在大为缩减的外国文学阅读中,则是对故事性、对“好看好玩”的兴趣超过了对知性悟性的兴趣,对具体性内容的兴趣超过了对综合性、总体性内容的兴趣,对诉诸感官的内容的兴趣超出了对诉诸理性的内容的兴趣,读书的品位从上一个层次滑向下一个层次,对此,较之于原来的“精选书系”,“文库”不能不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与变通,最主要的是增加具体作品的分量,而减少总体性、综合性、概括性内容的分量,在这一点上,似乎是较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后退,但是,列宁尚可“退一步进两步”,何况我等乎?至于增加作品的分量,就是突出一部部经典名著与读者青睐的佳作,只不过仍力求保持一定的系列性与综合性,把原来的一卷卷“精选集”,变通为一个个小的“系列”,每个“系列”在出版上,则保持自己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文库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容与拓展。而且,有这么一个平台,把一个个经典作家作为一个个单元、一个个系列,集中展示其文化创作的精华,也不失为社会文化积累的一桩盛举,众人合力的盛举。

面对上述的客观现实,我们的文库会有什么样的前景?我想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个自称继承了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并已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的中华大国,一个城镇化正在大力发展的社会,一个中产阶级正在日益成长、发展、壮大的社会,是完全需要这样一个巨型的文化积累“文库”的。这是我真挚的信念。如果覆盖面极大的新闻媒介多宣传一些优秀文化、典雅情趣;如果政府从盈富的财库中略微多拨点儿款在全国各地修建更多的图书馆,多给它们增加一点儿购书经费;如果我们的中产阶级宽敞豪华的家宅里多几个人文书架(即使只是为了装饰);如果我们国民每逢佳节不是提着“黄金月饼”与高档香烟走家串户,而是以人文经典名著馈赠亲友的话,那么,别说一个巨大的“文库”,哪怕有十个八个巨型的“文库”,也会洛阳纸贵、供不应求。这就是我的愿景,一个并不奢求的愿景。

2011年元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痴(陀思妥耶夫斯基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编者 钱中文//曾思艺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51617
开本 16开
页数 72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51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046
CIP核字 2015067518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4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4
154
4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