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周斌所著的《张恨水作品中的乡村与城市》以张恨水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性研究为视野,所探讨的张恨水作品几乎是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或几乎没有涉及的,在某种程度上更新了张恨水研究的基本思路。本研究以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为主旨,在以往仅仅看到张恨水的作品的抗战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张恨水的抗战时期的作品是充满了现代都市意识的,他对中国西部区域的叙述,是以东部城市的体验和想象为中心的。本研究有力地推进了张恨水研究,也为更为全面的文学史书写提供了结实的个案基础。
图书 | 张恨水作品中的乡村与城市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朱周斌所著的《张恨水作品中的乡村与城市》以张恨水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性研究为视野,所探讨的张恨水作品几乎是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或几乎没有涉及的,在某种程度上更新了张恨水研究的基本思路。本研究以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为主旨,在以往仅仅看到张恨水的作品的抗战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张恨水的抗战时期的作品是充满了现代都市意识的,他对中国西部区域的叙述,是以东部城市的体验和想象为中心的。本研究有力地推进了张恨水研究,也为更为全面的文学史书写提供了结实的个案基础。 内容推荐 朱周斌所著的《张恨水作品中的乡村与城市》以张恨水抗战前后的小说、散文等不同文体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即使是在战争这样的语境下,张恨水所代表的市民阶层也仍然念念不忘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他们对于乡村贫穷与落后的观察,也是隐蔽地以现代化的城市为标尺的。 张恨水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基本是以“城市/乡村”的二元对立为框架。他意识到了乡土世界瓦解的必然性,他以他所喜欢的城市生活方式为中心,来理解、看待和衡量乡村世界和中国社会。 张恨水的写作实际上深深地开启了一个当代中国的命题:在中国,启蒙的现代性,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常常、但其实也是必然地让位于物质生活的现代化。 目录 序 张恨水作品中的西部“社会想象” 绪论 第一节 张恨水研究现状 一、作为“抗战小说大家”的张恨水 二、重返现代文学史现场:作为现代性通俗大家的张恨水 第二节 在杂志中重新发现:走向商业写作的现代精英张恨水 一、新闻报纸与现代杂志对于张恨水小说的意义 二、从《世界日报》走出去的精英群体:《北洋画报》中的张恨水小文考 三、走向商业化领域:张恨水小说与《旅行杂志》的互文性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思路与立场:抗战语境中作品的现代性意义 第一章 前现代乡土中国的挽歌:《天明寨》解读 一、在抗战语境中回忆祖父:从“家族史”的个体体验到小说的重构 二、前现代乡村及其瓦解: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内部矛盾所导致的革命 三、革命的残酷:太平天国作为传统伦理社会的异己力量 四、对传统伦理的坚持:乡村世界最后的挽歌 第二章 战争阴影下的现代城市:西北的落后与北平、南京的安谧 第一节 东西部巨大落差结构中的西北形象 一、以城市为中心:张恨水小说及其生活的基本活动空间 二、为《旅行杂志》所订制的《西游小记》:城市读者的设定 三、《西游小记》中的“东部/发达一西部/落后”的二元观察模式 四、从《西游小记》到《燕归来》《小西天》:作为社会共识的现代化方案 第二节 记忆中的都市:重庆战时语境中的北平、南京形象 一、《两都赋》中的南京、北平:与上海不一样的都市 二、作为个体生活空间的南京与北平 三、作为理想的休闲都市象征的南京与北平 四、今昔对比:对于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渴念 第三章 从“去重庆”到“离开重庆”:战争无法消弭的现代梦 第一节 战争阴影下日常男女的生存形态:《蜀道难》里的都市生活 一、《蜀道难》里的多重矛盾 二、《蜀道难》中战争所带来的苦难描写 三、《蜀道难》中的“隐形三角恋”叙述模式 四、《蜀道难》:一部都市小说叙事 第二节 张恨水各类作品中战时重庆的现代化进程 一、在战时的重庆思考现代化:《最后关头》中关于现代的理性思考 二、《山城回忆录》中重庆现代化进程 三、《山窗小品》《剪愁集》等散文诗词作品中重庆的现代化进程 四、重庆成为生活的标尺:《东行小简》中的西部形象 第三节 战争结束之际重启现代生活的梦想:《一路福星》中的都市情爱 一、《一路福星》中“东部/发达一西部/落后”模式的再现 二、《一路福星》中的都市男女浪漫爱情故事 三、《一路福星》:现代都市生活梦的延续 第四章 现代性想象中的自我东方主义:《秘密谷》中的桃花源与反桃花源 一、“桃花源”的背后:现代城市读者的生活困境及其渴望与想象 二、寻找“桃花源”:现代人的猎奇与冒险 三、现代人世界图景中的“桃花源”:被拽入现代历史法则内 四、“桃花源”的崩溃:现代文明的暴力侵入 五、“桃花源”作为历史的镜像:确证现代文明生活的优越 代结语 张恨水与当代中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张恨水作品中的乡村与城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周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604126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6 |
CIP核字 | 2015063318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41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