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当代中短篇小说基石之作,影响一生,温暖一生,激荡一生!
严肃与通俗,传统与先锋,思想上水乳交融,文字上精彩辉映。
董立勃创作的《静静的下野地(董立勃长篇小说文集)》以兵团下野地团场为背景,围绕主人翁了妹在团场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了鲜为人知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图书 | 静静的下野地(董立勃长篇小说文集)/读读当代名家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当代中短篇小说基石之作,影响一生,温暖一生,激荡一生! 严肃与通俗,传统与先锋,思想上水乳交融,文字上精彩辉映。 董立勃创作的《静静的下野地(董立勃长篇小说文集)》以兵团下野地团场为背景,围绕主人翁了妹在团场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了鲜为人知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内容推荐 董立勃创作的《静静的下野地(董立勃长篇小说文集)》 是长篇小说,以兵团下野地团场为背景,围绕主人翁了妹在团场的经历,从一个侧面描写了兵团战士及职工的工作、生活,向人们展示了鲜为人知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目录 第一章 野花也飘香 第二章 好大一片庄稼地 第三章 一天里有一半黑一半亮 第四章 炊烟从天边升起 第五章 白云下面马儿跑 第六章 阳光像冰一样凉 第七章 好大的一场雨 第八章 苇絮像雪花满天飞 第九章 冻土像石头一样硬 第十章 永远是一幅画 试读章节 丁场长说:“行啊。”还说,过些日子,会有农大的学生分过来,到时候给开荒队也分一个,让他给帮助设计个水渠。 韩队长的老婆娟子和了妹是一年生的人,了妹只比娟子小三个月。两个人好得很,当姑娘时就好。这会儿,娟子的儿子满周岁了,两个人还好,隔个三五天,总要见上一面。 女人好,和男人好不太一样。男人好,一见面就是递烟抽端酒喝。女人好,见了面就是说话,关系越好,话越多。话要往多里说,就不能藏着掖着,就得心里有什么全说出来。 娟子和了妹说话,不是光说话。娟子是边擀面条边和了妹说话。 了妹爱吃面条。大食堂吃饭的人多,擀面条擀不及,也就从来不做面条,一天三顿全是蒸馍馍。了妹想吃面条了,就来到了娟子家。农场的人,只有结了婚,才能到司务长那里把口粮打回来,自己做着吃。了妹没有结婚,了妹就不能自己在屋子里做饭吃。了妹还是单身,只能在大食堂开伙。 边擀面条边说话,一点儿也不耽误事。 说什么呢?不用说大家也知道。看着自己结婚了,又有孩子了,娟子再看到了妹就有点不好意思,好像两个人一起在路上走着,走着走着,其中一个把另一个甩下不管了。甩了别人的那个人,就会想做点什么,减少一些对不住的歉意。 了妹在一边往炉子里塞柴火。她想吃娟子擀的面条,可她不想听娟子说的话,因为娟子的话,说过好多遍了,并且说的好多话听起来也有些不舒服。 娟子总是说:“这么大了,不能再拖了,再拖就老了。女人不能老,女人一老就没有人看得上了。” 娟子还说:“不能太挑了。男人其实全一个样,只要心肠不太坏,就行了。挑来挑去挑花了眼,到头来,耽误的不是别人,耽误的是自己。” 听娟子说,好像了妹已经老了似的。 了妹怎么老了。了妹今年才二十三岁。了妹的脸上眼角连一根头发丝那么细的纹都没有。年轻着呢,一朵花,正开得鲜美。 不管了妹喜欢不喜欢听,娟子会不停地说。说着说着,话还是话,却有点不像样子了。至少,了妹听着有点不舒服了。 娟子说了妹太挑了。 了妹不愿意了,说:“什么叫太挑了。和一个人要天天在一起,夜夜在一起,要一辈子在一起,不说别的,至少这个人你要看着顺眼吧。挑个顺眼的,这不能算是太挑了吧。什么叫耽误了自己,和一个不喜欢的人待在一起,才真的是耽误自己呢。” 和娟子争,还和娟子吵。争完了,吵完了,了妹还和娟子好,一点儿也不会生娟子的气。了妹懂事,知道娟子说这些话是为了自己好。 再说了,和娟子擀的面条比起来,这些话带来的不舒服实在不算个什么,它一点也不影响了妹吃掉一大碗臊子面。细细的面条煮熟了,捞出来,用凉水一过,变得更有了柔劲,再把用大葱豆角辣椒西红柿和鸡蛋炒出来的菜浇在上面,那颜色那气味让了妹真的想不出天下还有什么饭会比娟子做的臊子面更好吃了。 老去吃娟子擀的面条,了妹就和韩队长混得很熟。在娟子家,了妹把韩队长不喊队长,了妹把韩队长喊韩大哥。韩队长从场部回来,正赶上臊子面做好,捧起一大碗就吃,边吃边对两个女人说:“这个冬天闲不下来,要挖大渠。” 了妹说:“我可不挖,你答应过我,让我回老家探亲,看我妈。” 韩队长说:“咱们这是部队,得服从命令。” 了妹说:“啥部队,还不是天天种地。” 了妹和韩队长熟,说起话来也随便。听了妹这么说,韩队长说:“多少次开大会讲了,你咋记不住,咱们是军垦战士,一手拿锄.一手拿枪,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娟子在一旁说:“行了,行了,这是家里,不是开会,别给我们上课了。” 大操场上有一个挂在树上的钟,早上值班的排长把钟一敲,睡在屋子里的人就起床了。 只有一个人听不到这敲响的钟声。不是这个人的耳朵有毛病,是他离大操场上的钟太远,他想听也听不见。 听不见也得在那个时候起床。在他的门口有一只狗,这只狗一看到太阳从东边露出个半个脸,就会大叫。睡在木头屋子里的这个人被叫醒后,一样会马上穿衣服起床。 这个人叫老古。老古叫古石娃,这个名字是他爹妈给他起的。大家不喊他古石娃,全喊老古。 这个狗叫大黑。狗的名字是老古起的。老古看狗身上的毛全是黑的,老古就喊狗大黑。大黑知道自己叫大黑,老古一喊大黑,大黑马上竖起耳朵,看着老古。 老古走出木屋,到一条从山上流下的小溪边去洗脸。水很清,像镜子一样,他没有镜子,把溪水当镜子。用溪水洗完脸后,他把溪水当镜子,把脸上的胡子剪短一些。没有那种带刀片的刮胡子用的刀,他只有一把剪子,可以用来剪别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剪胡子。胡子这个东西比草还厉害,几天不剪就会长满了脸。剪子剪胡子,怎么剪也剪不干净,看上去,老古的脸上总围着一圈黑胡子茬。 从溪水边站起来,老古不会马上回到屋子里,他会站在那里,朝一个方向看一会儿。P2-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静静的下野地(董立勃长篇小说文集)/读读当代名家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立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9537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5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8 |
CIP核字 | 2014135657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新疆 |
长 | 228 |
宽 | 16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