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像候鸟一样飞
内容
编辑推荐

《像候鸟一样飞》为七零后女作家赵波的随笔集,讲述她这二十年来的旅居生活,十八个城市或地区的旅居生涯,让她觉得自己像一只候鸟,而现在到了该栖息的时候。书中对上海、北京、南京、苏州、杭州、厦门、成都,泰国的曼谷和清迈等地生活、风土人情有所涉及,其中也谈到诸多如石康、陈村、王朔等作家的友情。

内容推荐

一个有事故的女人写的一本有故事的书。沉寂七年后再出发,女作家赵波首次公开这七年来游历十几个城市的行迹,遇到的各色人等,生命里逃不掉的那些事。也是首度曝露内心深藏的秘密,爱与恨,痛与痒,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一个女作家成长过程中的心酸和浪漫。

《像候鸟一样飞》中谈到与莫言、陈村、王朔、石康、贾樟柯、阿城、姜昕、洁尘、韩东、刘亮程等人的友情往来!更有与崔健的私藏书信披露!

目录

栖息地1·上海:记忆与失忆之间/猫店/在上海等石康/再写陈丹青/聆听有待

栖息地2·北京:江湖/红屋顶/在城与城之间的隔膜/爱情变化快/从王朔的书想到父亲/女人情/和崔健过新年/忙蜂酒吧/与阿城有关的记忆

栖息地3·南京:暧昧/南京的冬天/鸟样人生/像南京这样的男人/常去的店,以及第一次在南京坐轮渡/写作与生活/再见,绿皮火车

栖息地4·常州:我的N次大难不死/我的八零年代/回到故乡/外祖父的一生/春天记/去哪里过年/想起父亲

栖息地5·杭州:在龙井的一个下午/湖里女鬼

栖息地6·厦门:厦门的夏天/关于死亡的梦境/鼓浪屿之夜

栖息地7·成都:白夜/草原之夜/寂寞都市中的女孩

栖息地8·曼谷:泰国人妖/诡异的事/泰国之难忘的事

栖息地9·清迈:买衣和卖衣/最近的生活/我的读者

栖息地10·香港:重庆大厦/暗香男梁朝伟

栖息地11·深圳:我的十八岁

栖息地12·新疆:拜访作家刘亮程/天池与鲤鱼山/文字的幻影

后记:再也不想一个人出发

试读章节

4 上海人的悠闲会让人嫉妒得发疯:他们会把市里好地段的房子出租,退休下来的两口子拿着大笔闲钱在江浙那边的风景区租个农家乐的院子常年居住着,其乐融融,每天下棋打牌唱戏,花很少的钱就过神仙日子,不用管柴米油盐一日三餐。

她对她的朋友说,我喜欢旧金山,以后会去旧金山养老。

她的朋友说旧金山和上海有太多相像。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从酒吧里疯了半天出来,对着街上的景致,那雾茫茫的感觉,潮湿的空气,还有远处漂来的渔人码头没有散尽的螃蟹味,还有半空中的电线。让她想起金陵路。不过旧金山至今还保留着有轨电车,好像张爱玲小说里的“封锁”,丁令丁令一路响来。不同的是,那车外面都拉着人,从马路中间浩浩荡荡地朝人群冲过来。观光的气氛把谋生的忙碌给冲淡了。旧金山还有些像大连,坡连着坡的,如果要开车还真得好好练习平行泊车。

上海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上海是贴着人心的,想起它来总是简单的温暖的。

在外面想起上海,它其实就是一个家的感觉,尽管可能家里已经没有你的亲人,家却一直还在。“家”的感觉其实很微妙,有时候是物理上的处所,有时候是心理上的依托。

她在上海住了近十年,希望以后还能再住。如果剩下的生命任她自由支配,除了北京、大理、杭州和成都,她愿意在西雅图住一年,在康桥或伦敦住一年,在巴黎四周的小村住一年,斯的哥尔摩住一年,南非的海边住一年,在任何有山有水的地方住一年,如果可以活着回来就去欧洲四处游荡尤其是住威尼斯一年,然后说不定可以在缅甸金山角那边待些时日。去新加坡或者香港一年,在亚洲随便逛一年,然后去西藏青海——如果身体还允许的话。再去新疆、云南、戈壁,这样恐怕又是一年。然后再回到她的家乡,江南。那些太湖旁边的小镇,朱家角,普陀山,三山岛。在外面一年又一年,折腾累了就回上海,可以每天早晨喝咸豆浆,吃小馄饨。

在家的门口有自由市场的,那里会有个长麻子的男人卖豆腐,她可以亲热地叫他“麻皮豆腐”,还有“麻皮馄饨”,吃着豆浆,她可以配油条,或者葱花油饼。

在上海新村里的房子,旁边有一个幼儿园,上午在新村里的幼儿园小朋友做早操和游戏的童音里睡懒觉,中午去旁边的小饭馆吃家常上海菜,下午睡午觉,起来烤两片面包加黄油喝立顿红茶加奶。然后考虑做饭,吃完了可以去散步,看看无聊的电视连续剧,日子就这样被打发了。

5 在上海的八年中,她先后住过四个地方。其中,徐汇区的双峰路是她住了三年,时间最长记忆也最深刻的地方。

双峰路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马路,统共只有200米左右。在这条马路两边,有小书店,有熟食店小饭铺,有水果摊,有菜场,还有小吃总汇和文化馆,那里面据说可以打乒乓和桌球,但她从未进去过。她曾住过的楼,就在双峰路边上。不是那几幢有十几层的高楼,而是在高楼旁边,在威风凛凛的高楼对峙下显得既矮小又陈旧的几栋六层高房子。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里的居民当初是从徐家汇迁过来的。只因为徐家汇要建造体育馆,他们就只好从那块被征用的村子里迁到双峰路。那时的双峰路非常冷清,所有的店家都是以后慢慢形成的。

这里的房型很不好,是长条的,没有厨房,进门就是一小间靠着卫生间的所谓厅的地方,只好让人把这厅当成厨房使唤,安上煤气灶。再进去又是一小间连着最里面的一间稍大的房间,没有什么层次,简直就是平铺直叙。三间没有间隔的房间,连在一起统共四五十平方米。后来,她到了北京,一个人买了一百三十平方米的大房子。开始也许是一种补偿心理。后来,她在大房子里忧郁成疾才明白,小房子对人的身体好,大房子是要靠人气去撑的,撑不下去,养不了房子,人还会得病。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她后悔莫及,更加觉得双峰路上的那一段岁月非常美好,安稳。

在上海和许多住在亭子问和阴暗的老石库门合用煤卫的人家比起来,也许当初这已经算不错了。所以,这幢楼的人们,这群以前是一个村上的住户,一年又一年在这里住下来,形成一个团体。门前的水泥栏杆内,因此有了广玉兰和夹竹桃。

6 以前她住23号103室,邮递员常常喊着这个称呼,让她出来敲图章。那是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子,白净而瘦弱,从来不说一句多余的话,也从来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看不出对人的好奇心或者热情,她好像只是在尽责做着这件送信的事情,有种安于现状的平淡和无奈在里面。

住她隔壁的是两个三口之家,一家人家女主人似有洁癖,不时拿东西出来晒,门前的晒衣服用绳子从上面到下面,半空中也拉上了两道,有时用个大叉子往晒好的棉絮上猛打,空气中纷纷扬扬都是棉絮和灰尘。她还在门口自己叫人用铁条子像做防盗窗一样焊了一问小房间出来,在里面装了水池,下雨天也可以晾晾衣服,很让人羡慕。这样做的人家每幢楼里都有,利用公共地带来扩大自己家的地盘,居委会宣传过几次这是属于违章搭建,要全部限期拆掉的。可命令迟迟没人执行,那些小铁笼子还在,隔壁的爱干净女人总是捧着饭碗在里面吃饭,看着从她家前家经过的人。她那里面的正门上挂着一块镜子,晚上经过那里,镜子亮亮地在夜色里发光,挺怕人。

P20-23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这本书原来的书名我想取的是《流动的盛宴》,因为兰波有句诗:以往,如果我没有记错,我的生命曾是一场盛宴,在那里,所有的心灵全都敞开,所有的美酒纷纷溢出来。

我很喜欢这段话。感觉特别像以往的时光。

我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就是由朋友、旅行,聚会,美酒美食组成的,当然随着这些的还有音乐、文字、绘画、电影、服装、气味,等等不同的部分带来的心情。

这本书是记忆与失忆之间,写给那些时光,那些人和那些城市的情书。是出生于七零年代七月十一日巨蟹座女子追忆她的逝水流年。告别动荡不安的青春,从柔弱到坚定的一个手势。

她在这些城市中穿行,遇到了一些人,失去了一些人。经历无数爱恨悲欢。

记忆被雨淋湿了。

黄梅雨季来过,艳阳高照也来过。

但是再盛大的宴席,也会过去的。

慢慢知道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连着另外一场旅行,终会有散场的一天。

学会保护好自己,和自己愉快相处,眼前永远有风景可看就是最好的了。

我越来越像一只候鸟,十几岁之前住在江苏的常州,后来在上海生活了十年,然后飞往北京,在北京又是十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飞回南方老家。

现在父母不在了,我的生活板块也从北京调整到了南京和泰国清迈。每年有三季在国内,住在南京偶尔出门到处走走,到冬季就飞往清迈小城,那里是属于我的玫瑰花园。邓丽君爱过那里,哥哥张国荣也喜欢那里。很多人受伤了疲倦了在清迈又让自己身心康复。我只是一个害怕寒冷,不愿在南方感受潮湿阴冷寒意的人,而泰国的冬天,是阳光明媚,有海,还有无数新鲜的花和水果。

于是,就在这个月底即将启程之前梳理以前写下的这些文章,再一次感恩在这些城市里曾经帮助过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名字有的文章里提到了,有的还来不及写,但是与他们交往的很多细节一次次在异国他乡的夜里温暖我。想象中又一次握他们的手。干杯。珍重。

赵波

贰零壹肆年拾壹月捌日 南京青岛路

后记

再也不想一个人出发

2015年的第一次出行,我是2月初选择从泰国的清迈坐巴士和船去老挝曾经的首都琅勃拉邦 。

琅勃拉邦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城,南康河与湄公河自城边交相流过。小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1560年国王迁都万象后,这里仍是老挝第二大城市和佛教文化中心。每天清晨僧侣们会排队走出寺庙,到街上接受信众的布施。

很多年以前我的一个画家朋友叶帅就对我这样介绍过琅勃拉邦这个欧洲殖民地小城,说那里很美,欧洲人很多,还有一个朋友是职业旅行家,他喜欢设计有着独特体验的旅行线路,在国内创办了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爬雪山过草地、穿丛林走沙漠,转战祖国大江南北,近几年混迹老挝、尼泊尔、斯里兰卡、柬埔寨各国。2014年初来到琅勃拉邦,开设了自己的第一间客栈,开始探索琅勃拉邦周边的庙宇村落和自然风光,为国内的旅行玩家和背包客们提供更多详细的线路攻略资料。

我在他的网页上再一次接近琅勃拉邦。

人总是在自己呆厌的地方去到别人呆厌的地方换一口新鲜空气。

这样才可以回到原来的空间,继续生活下去。

喜欢新鲜,但又留恋熟悉。

我喜欢在陌生的地方遇到熟悉的朋友,喜欢在异国他乡打开我国内亲人主持的电台节目,让我爱听的他的温柔声音准时准点伴着动人的情歌回响在陌生的地方。

我在哪里,我爱的一些人和事就在哪里。

习惯是难以改变的一种美好。

一个在二十余年的生命时光里不停地在流动,在不同的城市不一样的国家溜达过的人,有人问我还会对出行有激动的心情吗?

老实说,我已经对一个人的旅行感到厌倦,所以在心里把今年年初的琅勃拉邦视为我最后的单飞纪念。以后的日子,还会出发还会旅行,但是会和喜欢的人还有最好的朋友们一起。不再是青春期漂泊者似的没完没了的浪迹天涯。我对一个人凄凄惨惨戚戚地听耳机里许茹芸唱的《日光机场》去机场,背着旅行袋等着晚点的飞机,然后在凌晨时分来到陌生的国家,推开陌生街道上一家7/11的门,看着一个表情目光怪异的黑人兄弟走过身旁这种种事情都厌倦了。

以后的旅行,只希望是追随,追随我喜欢的人他的决定,他说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不操心旅行攻略,不多管路线和食宿,只希望自己傻傻的开心的牵手与他同行,因为我知道他会带我到值得去的地方看到喜欢的风景。这就够了。看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与你携手同行。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路上有他相伴。过程就是意义。

这样的旅行一定是快乐的。而快乐就是活着的目的。  我已经一个人走过了万水千山,现在是我最好的一段时光,遇到了同样懂得珍惜的人,就放弃了自我,依靠着他走向未知和未来,这样的决定看上去既轻松又简单,为了这样一个结果无形中却似乎已经等了整整一生。

越来越觉得天意在指引着所有,我们人生的路,完全不讲道理,但是又前后融汇一体,自创一派。上天是最好的编剧和导演,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扮演者,在这一场人生的大戏里演着自己的成功,落寞还有顺利失意与寂寥。

起先是莫名其妙地参与其中,然后是受挫而拼命抗争,青春开始结束了,人变得柔软,归顺,于是戏也就演得越来越漂亮,恰到好处。这时候已经对未知的前方的旅程不害怕了,给你什么都全盘接受。因为你会发现老天给你的就是最好的,就是最适合你的,而从前迷惑过你或你妄想争取的很多并不是真正好的。如果现在还没有达到最好,那么说明还没到最后。

现在是我最好的时光,没有那么年轻,但是满怀感恩。

珍惜有缘人,祝福大家,不管是在哪里,都要好好地过此后的每一刻,我们一起加油吧。

2015.4于南京

书评(媒体评论)

我觉得赵波对我们的价值就是——今天存在过赵波这么一个人,她想过什么事,她经历过什么事,她有过什么感受,这个可能更重要。

——王朔

赵波是一位亲切而直来直去的独语者 ,她十分重视自己的直觉,无条件地相信它。并且,还能准确地说出它,她大概是使用“男人、女人”这两个词最多的一位作家。

——石康

我一向认为,女性作家之所以不是很多,并非她们的无才,而是她们的不屑。如赵波者的加入,是文学的幸运。

——陈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像候鸟一样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82359
开本 32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5071738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