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怀瑾的24堂哲学课
内容
编辑推荐

墨非编著的《南怀瑾的24堂哲学课》通过对南怀瑾先生为人处世的智慧之言,让内心浮躁的人们学会放下,让疲惫的心懂得知足、体味幸福,让骄傲的人们学会低调,让成功的人们宠辱不惊。

同时,本书也撷取了南怀瑾先生真实的人生经历,并结合大量生动深刻的故事,详尽地阐述了他的生命智慧和人生哲理,体现了大师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博大、厚重与坚强。阅读本书,聆听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汲取其人生经验和智慧,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内容推荐

通过读南怀瑾先生为人处世的智慧之言,让内心浮躁的人们学会放下,让疲惫的心懂得知足、体昧幸福,让骄傲的人们学会低调,让成功的人们宠辱不惊。

在墨非编著的《南怀瑾的24堂哲学课》中,我们可以学习南怀瑾先生独特的人生智慧,并领悟于心,找寻走向快乐、成功的方法,常反省、常思量,在闲暇之际品味人生的真义,在得意之时谦恭淡定,在失意之时镇定泰然。

目录

第1课 淡然处世: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

 1.不受外物影响,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2.宠辱不惊,失意不忘形

 3.得意时,更要淡泊

第2课 知足生“福”:远离贪念,心无旁骛即是净土

 1.扩展欲望,必要自食恶果

 2.人若想解脱,若想自在,就要学会放下

 3.清静自我,享受清福

第3课 遇事不纠结:学会放手,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1.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2.拥有空杯心态,随时从零开始

 3.别让“患得患失”阻碍了你

第4课 简单生“乐”:追求简约,柴米油盐随遇而安

 1.平平淡淡才是人生的真滋味

 2.化繁就简,简单是一种享受

 3.活着只以活着为目的

第5课 抛却空念:活在当下,梦里忧欢终枉然

 1.把握现在,全心全意活在当下

 2.想得太多,不肯行动,是一种阻碍

 3.学会清空内心的杂念

 4.不必寻愁觅恨怨东风

第6课 不作茧自缚:解脱心灵,人生看得几清明

 1.解脱心灵就是“解脱自我”

 2.凡事太“较真儿”,就是作茧自缚

 3.不沉浸过往,学会忘记,体味快乐人生

第7课 万事不苛求:去留随缘,任由天上云卷云舒

 1.别因外物而“捆绑”了自己的心灵

 2.凡事顺其自然: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

 3.对待生命,顺应规律才是天道

第8课 善于取舍:不追求完美,在缺憾中体昧圆满

 1.在缺憾中收获圆满

 2.“舍”与“得”的智慧

 3.不苛求完美,才能常乐

第9课 敞开心境:看淡坎坷,一蓑烟雨任平生

 1.身处困境,心则在顺境

 2.“忍”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为

 3.“顽石”只有打磨后,才能变成“美玉”

 4.艰难是优秀人士的“助推器”

第10课 人生的“曲线艺术”:弯得下腰,才能抬得起头

 1.智者爱“曲线”,愚者爱“直线”

 2.不计较,做高明的“糊涂人”

 3.张曲有度,走好下坡路

第11课 丢掉坏情绪: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是本事

 1.别让坏脾气毁了你的整个人生

 2.学会为你的坏情绪换一条“通道”

 3.不必急躁,要有点耐心

第12课 懂得感恩:失之坦然,用微笑掩埋痛苦

 1.感谢压力——压力是“成长”之源

 2.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3.痛苦是成长的前奏,也是成功的催化剂

第13课 心开路就开:放弃狭隘,给自己的心灵让路

 1.嫉妒是心灵的一服毒药

 2.眼界决定人生高低

 3.别让“知识”成为束缚你人生的网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14课 不与人计较:心宽则路广,让人三尺又何妨

 1.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宽容他人,谅解他人的过错

 3.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第15课 保持一颗平常心:看淡得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得即是“失”,失即是“得”

 2.看淡得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16课 卸掉枷锁:舍弃面子,君子之交淡如水

 1.放下面子,等于放下心灵枷锁

 2.心灵“亲如蜜”,关系“淡如水”

 3.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第17课 百仁“孝”为先:抓紧孝敬父母,莫让人生徒留遗憾

 1.百善“孝”为先,它是为人的基本原则

 2.及时行孝,莫让人生留遗憾

 3.孝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要给予最真诚的关爱

 4.大孝于“天下”

第18课 与人为善:心存善念乐众生,便是人间自在人

 1.人生的真谛在于付出

 2.“雪中送炭”的情谊最重

 3.为别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4.善恶相报的因果

第19课 顺势而为:懂得变通,切莫一条道走到黑

 1.懂得变通,适应时代变化

 2.苛求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3.学问,学问,就是边“学”边“问”

第20课 为人谦和: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傲

 1.低头的是“稻子”,昂头的是“稗子”

 2.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低调做人的智慧

 3.外圆内方,为人做事的智慧

第21课 行得正才能心安:心安则静,“静”能养心

 1.天下第一的学问在于:做人

 2.诚实和正直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3.言必信,行必果:做人要有始有终

 4.做人应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22课 拥抱希望:心灵的迷惘,在于丢失了梦想

 1.人生丢了什么,也不能丢了目标

 2.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意义

 3.为自己做一个规划

第23课 肯定自己:告别颓废,苦尽甘来终有时

 1.坚信:只要种下了“种子”,终会有成果

 2.尽人事,听天命

 3.每天都给自己注入一点希望

第24课 收敛自我:懂得止步,功成身退方得圆满

 1.“大智若愚”方能成就大事

 2.在“名利”面前,要及时止步

 3.“功成身退”是一种境界

试读章节

3.得意时,更要淡泊

南怀瑾说:宠,是指得意的总表象。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

南怀瑾成名之后,家里面常常高朋满座,来访之人有很多是名门显贵,当权政要。他写有一副对联:“白屋让王候,座上千杯多名士;黄金如粪土,席前百辈数英雄。”很好地描述了这种盛况。那时候的南怀瑾真可谓春风“得意”,但他依然谦逊好礼。

1985年夏,南怀瑾离台赴美,在华盛顿创办“南怀瑾学院”,旨在推进东、西文化交流。旅美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不少客人前来拜访他。这些人中,有美国人,也有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埃及人以及美籍华人……他们中多数为学者、教授,也有将军、政要以及工商巨子,他们请教的话题,涉及佛学、哲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其中也有一些倾慕南怀瑾学识修养的小职员、小老板。无论来者是什么人,他皆待之以礼。

在1987年,南怀瑾结束了旅美生活,移居到香港,致力于各项建设事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他住在半山寓所,每日讲学不辍,慕名而来求教的学生更是络绎不绝。这其中,除了在台、美时的门生故旧外,大陆的许多重量级人物也不时来访。他一如既往,以谦和诚敬之心接待各方访客,毫无“贡高我慢”之态。

南怀瑾先生名满天下,正可谓春风得意,却毫无骄狂傲慢之态,那么,平凡的我们更不应该一得意就忘形了。

生活中,都会有因得意而骄狂的机会:功成名就,我们可以得意;晋升加薪,我们可以得意;被同事称赞,我们可以得意……而骄狂的结果可能会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灾祸。因为得意骄狂的人都会丧失警惕,飘飘然忘乎所以,忽视敌人对手的存在,并将你的弱点暴露无遗。这时候,你可能会落得十分可悲的下场。所以,当遇到得意之事时,不如将它看淡一点,再淡一点,如此这样才能让自己向更高峰攀登。

古往今来,那些大学问家都是这样去做的,他们不屑于个人的名利,而是将全部的心血和才华投入到自己喜爱的事业之中。所以,他们一方面能够享受到心如止水的快乐,另一方面也能水到渠成地获得惊人的成就。

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10次各种各样的奖金,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共117个,但是,在这些至高的荣誉面前,她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有一天,一位朋友到她家中做客,看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朋友大惊道:“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这可是至高的荣誉呀!”居里夫人看罢,便笑了笑说道:“我只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像玩具一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去生活,否则一辈子终将会一事无成。”不仅如此,居里夫人还毅然辞掉了100多个荣誉称号。正是她始终能在荣誉面前保持一颗淡然的心态,才使她能够获得第二次诺贝尔奖。

淡泊是一个人的修养,是一个人精神的一个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灵魂的典雅,真正淡泊之人,心态平和,能够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最终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曾获19项国内外大奖的袁隆平说:“要活得淡泊一点,踏实做人,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现在少数人搞学术腐败,就是功利心、享乐心太重,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到头来害人害己,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才能使心灵获得真正的满足。”在金钱面前,他始终仅仅只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对此,他解释道:“精神上丰富一点,物质上和生活上看淡一点,因为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内心总想着名利,哪有心思搞科研?在吃方面以清淡和卫生为贵,在穿方面只要朴素大方就行了。如此这般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心情也才能够愉快,事业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现实五光十色的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炫人的诱惑。对于名利这些东西,嘴上虽然是“视为粪土”,但是内心还是“看得破,忍不过,想得透,做不来”,在真正面对名利的时候,忍不住要去争一下,抓一抓,最终累心累身,实在得不偿失。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想活得轻松,就要淡泊,能够平静地对待生活,平静地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得到了就欣然接受,在鲜花掌声中不忘形,得意时不张扬。唯有在此种心态下生活的人,才能获得快乐和洒脱。

P8-10

序言

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物质上的享受,却也不时地在撩拨着我们的心弦,不时地扰乱着内心的平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只顾不停地向前,不停地追寻,我们内心不时地会感到烦恼,焦虑,紧张,迷茫,彷徨,失落,懈怠,颓废……有时候会突然感到迷惑:不知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也不知生命为何如此沉重?总会不自觉地在得与失间挣扎不止,在舍与弃之间犹豫不决,在不幸与挫折面前抱怨不止,在众多的选择中迷失自己……我们的心开始慢慢地感到疲惫,麻木,再也找不回当初的真我!

但是,生活中有一种光芒永不消逝,有一种精神永远留存。南怀瑾先生以其博大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笔可贵的精神宝藏。不管我们处于何种精神状态,我们都能从它们所散发的智慧之光中,摘取一片我们需要的光芒,以驱散积存于我们内心的阴影,并且以另外一种眼光看待世界,看待现实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尽如人意。

南怀瑾先生曾说:“人生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无论是做人的准则,还是为人的心态;不管是交友的态度,还是说话的技巧,我们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人生语录或经历中找到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在久远的历史时光中,南怀瑾先生就像一个传道授业者,他把老子、庄子、孔子的智慧,以通俗的方式,一一道来,趣味横生。

本书通过南怀瑾先生为人处世的智慧之言,让内心浮躁的人们学会放下,让疲惫的心懂得知足、体味幸福,让骄傲的人们学会低调,让成功的人们宠辱不惊。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学习南怀瑾先生独特的人生智慧,并领悟于心,找寻走向成功的方法,常反省,常三思,在闲暇之际品味人生的真义,在得意之时谦恭淡定,在失意之时镇定泰然。

同时,本书也撷取了南怀瑾先生真实的人生经历,并结合大量生动深刻的故事,详尽地阐述了他的生命智慧和人生哲理,体现了大师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博大、厚重与坚强。阅读本书,聆听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汲取其人生经验和智慧,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怀瑾的24堂哲学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墨非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06074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2015067590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