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历来崇文重教。这里出了不少名人雅士,曾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这里还多藏书家,辟室藏书各有专名,其中聚书最多者为“嘉业堂”,一直保存至今,其中藏有许多珍贵书籍和木刻书版。南浔的不少名宅大院建筑气势宏伟、中西合璧、装饰精良,世所罕见。
南浔还是个园林之镇,清代最盛时有园林26座之多,冠盖全国,现尚存有小莲庄、颖园等,基本保持原貌。
主要景点:百间楼、小莲庄、颖园、张石铭宅、张静江宅、嘉业堂藏书楼、求恕里、刘氏梯号、古石桥。《南浔》由阮仪三编著。
| 图书 | 南浔/江南古镇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历来崇文重教。这里出了不少名人雅士,曾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这里还多藏书家,辟室藏书各有专名,其中聚书最多者为“嘉业堂”,一直保存至今,其中藏有许多珍贵书籍和木刻书版。南浔的不少名宅大院建筑气势宏伟、中西合璧、装饰精良,世所罕见。 南浔还是个园林之镇,清代最盛时有园林26座之多,冠盖全国,现尚存有小莲庄、颖园等,基本保持原貌。 主要景点:百间楼、小莲庄、颖园、张石铭宅、张静江宅、嘉业堂藏书楼、求恕里、刘氏梯号、古石桥。《南浔》由阮仪三编著。 内容推荐 南浔,属浙江省湖州市,地处太湖南岸,与苏南吴江紧邻。南浔自古就是“江浙雄镇”,南宋时已“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明清时更是趋于兴盛,近代以来成为中国重要的蚕丝产销地,涌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丝商群体,对江南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条市河穿镇而过,古老的拱桥,整齐的驳岸,绿柳迎风,街河映波,夹河的小街,依水的民居……最有风情的是镇东的百间楼,这是明代董份的家眷住处,沿河百十间民居临水而筑,顺河弯曲,一道道耸起的山墙,一重重圆拱的过街券门,一排排沿河的排柱廊檐,一座座河埠石阶,灰屋顶、白粉墙、木门扇,倒映在水波之中,是一幅精致的水上人家画卷。《南浔》由阮仪三编著。 目录 走近南浔 南浔溯古 南浔的湖丝、辑里丝 南浔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 宏屋巨宅懿德堂 张静江和尊德堂 嘉业堂藏书楼 水乡丰姿百间楼 南浔老街盛世重光 园林佳作小莲庄 小巧玲珑说颖园 南浔访石 莲池听雨 占镇走向未来 南浔古镇保护中的是是非非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南浔/江南古镇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阮仪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140938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68 |
| CIP核字 | 2015062867 |
| 中图分类号 | K92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