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藩、陈煜编著的《辉煌的中华法制文明》以通俗明白的语言,梳理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脉络,叙说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特征、历史作用以及现代价值。中国古代法制文明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体大思精,为维护中国传统文明的传承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仍有其价值。
| 图书 | 辉煌的中华法制文明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晋藩、陈煜编著的《辉煌的中华法制文明》以通俗明白的语言,梳理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脉络,叙说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特征、历史作用以及现代价值。中国古代法制文明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体大思精,为维护中国传统文明的传承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仍有其价值。 内容推荐 《辉煌的中华法制文明》是中国法学大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法律文化撰写的一部权威作品,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全景式再现中华法制文明悠久的历史、清晰的源流、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涵。 作者张晋藩、陈煜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历史上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理论、精神和法案,介绍中华法制如何随着各历史阶段社会的转型而相应地发生变革,如何解决国与民之间的各种关系,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的秩序观念、国家治理者的治国之道。 在叙述悠久灿烂的中华法制文明产生的背景中,作者力图阐述两点:一是中华法制文明的智慧是各民族的法律文化和法制经验相互交流、吸收的结果;二是中华法制文明建基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儒家思想以及施政原则,影响着甚至指导着法制的构建和司法的总体规范。 目录 序:悠久的法制璀璨的文明 第一章 中华法制的理想国:《周礼》的制度设计及其影响 第二章 春秋战国的大变局与中国“法治”思想的兴起 第三章 汉代的春秋决狱与中国法律的儒家化 第四章 礼与法:中华传统法文化的一体两面 第五章 唐律:中国古代最完备的法制大厦 第六章 中华法系的全盛:中华法制文明的扩展及传播 第七章 古典的法学:律家与律学的兴盛 第八章 多元的中华法制文明:各族人民对中华法制的贡献 第九章 一道同风与因俗而治:传统法制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第十章 天人合一与顺天行罚:中华法制文明的自然主义色彩 第十一章 人本主义:中华法制文明的支点 第十二章 治法与治人:中华法制的着眼点 第十三章 情、理与法:传统诉讼中的轻重权衡 第十四章 宗法与服制:传统法制的身份因素 第十五章 最后的防线:悠久完备的监察法制 推荐阅读书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辉煌的中华法制文明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晋藩//陈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12949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8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05 |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36 |
| CIP核字 | 2014129314 |
| 中图分类号 | D929-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10 |
| 宽 | 146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