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主要是提炼佐藤学教育思想中适合中国教师的部分,并结合作者陈静静在教育科研实践中的思考帮助教师寻找实践佐藤学教育思想的途径。全书主要章节有我的老师佐藤学、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好课堂的标准是什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共同体何以可能、教师怎样处理与教育研究者的关系,以及国内实践佐藤学教育思想比较成功的案例。
图书 |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大夏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主要是提炼佐藤学教育思想中适合中国教师的部分,并结合作者陈静静在教育科研实践中的思考帮助教师寻找实践佐藤学教育思想的途径。全书主要章节有我的老师佐藤学、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好课堂的标准是什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共同体何以可能、教师怎样处理与教育研究者的关系,以及国内实践佐藤学教育思想比较成功的案例。 内容推荐 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保障所有学生获得高质量学习机会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需要“善于倾听”的教师,以及教师之间的同侪互助、研究者与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学校之间的互相开放、家长社区的共同参与。佐藤学先生是学习共同体的首倡者,并为此进行了数十年的努力。受到佐藤学先生的激励与启发,国内的很多研究者和教师也正致力于用行动将学习共同体的愿景变成现实。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主要是提炼佐藤学教育思想中适合中国教师的部分,并结合作者陈静静在教育科研实践中的思考帮助教师寻找实践佐藤学教育思想的途径。 目录 序:走向“学习共同体”的创造(钟启泉) 第一章 佐藤学的研究视野 他是“静哨悄革命”的缔造者 教育研究的三种“慧眼” 21世纪的学校改革与课程改革 追求高质量的学力 第二章 保障儿童的学习权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我们懂得吗? 教师要“学会倾听” 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 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内源性分析 第三章 协作共赢的课堂 佐藤学的“创造性课堂” “静悄悄革命”的核心: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价值、路径与方法 瑞吉欧教育取向的奇迹 第四章 我们的“学习共同体”实践 学校发展的愿景:“学习共同体” 基于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课例研究 在课例研究中创建“学习共同体” 从课例研究到小组合作学习 第五章 教育研究者眼中的精彩课堂轶事 关注教室中的“小事” 走近教学实践,守望教师的成长 舒缓而简约的课堂气息 一个四人学习小组的课堂故事 “组长”的故事 第六章 追求卓越的教师们 教师要做追求卓越的反思性实践者 关怀型教师是怎样炼成的 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宁静的革命:启动的勇气与坚守的信念 第七章 教师的研究日记 把目光注视着现实的课堂 合作学习,让心灵一起放飞 “合作学习”的课例研究记录 合作学习建和谐课堂、悟生命精彩 “教会”还是“学会” 课堂中“以退为进”的智慧 我的“另类”复习课 我们永远在路上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大夏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静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303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6 |
CIP核字 | 2015024347 |
中图分类号 | G40-093.1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9 |
宽 | 16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