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技术、新媒体时代、全球化语境、跨文化交流、国际传播、文化强国、中国梦……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语汇背后,是急剧变化的时代与迅猛发展的中国,更是丰富多彩的文化行为与绚丽多姿的传播实践。这,都为当今学人留下了不尽的思考空间与表达视阈。张国涛、胡智锋主编的《传播文化(文化传播的中国思考)/现代传播文丛》集结“传播文化”栏目2009-2013年的潜心力作,力求对以变化为题的文化生产与传播给予深度解析。
| 图书 | 传播文化(文化传播的中国思考)/现代传播文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机械复制技术、新媒体时代、全球化语境、跨文化交流、国际传播、文化强国、中国梦……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语汇背后,是急剧变化的时代与迅猛发展的中国,更是丰富多彩的文化行为与绚丽多姿的传播实践。这,都为当今学人留下了不尽的思考空间与表达视阈。张国涛、胡智锋主编的《传播文化(文化传播的中国思考)/现代传播文丛》集结“传播文化”栏目2009-2013年的潜心力作,力求对以变化为题的文化生产与传播给予深度解析。 目录 新媒介文化环境与人的生存状态断想 “人肉搜索”的伦理思考 电子复制时代的知识分子 网络传播的后现代伦理审思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传播主体意识研究 中国文化跨语际传播中的价值定向与方法论问题 平衡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论中国传媒的身份危机 “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 现代书刊中的上海城市形象讨论与传布 大国图腾:承载六十年国家理想的公共图像 农民工的自我赋权与影响:以北京朝阳区皮村为个案 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表达 ——论非文字类文化符号的传播效应 消费主义文化传播、仪式缺失与社会信仰危机 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 超越功能主义意识形态:再论传播社会功能研究 二十年来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理念嬗变初探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 电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刍议 ——兼论电视作为“视听的共同体” 论群体传播时代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 文化强国与中美之梦 态度的神经表征与变化机制 ——社会神经学进路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启示 大数据助力社会科学研究:挑战与创新 中国媒介治理中的泛道德主义:成因与影响 论新媒体语境下跨文化传播伦理困境与建构原则 网络信息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控制力体系的构建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传播文化(文化传播的中国思考)/现代传播文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张国涛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1311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06 |
| CIP核字 | 2015041639 |
| 中图分类号 | G1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