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放的才女有慧根,有激情,有圭角,孤标傲世,注定会充满争议,李清照自然不能独立于是非之外。道学家攻击她肆意落笔,毫无顾藉,又拿她改嫁与讼离说事儿;不是道学家但看不顺眼她的文士们则贬斥她狂妄,讥讽她是“蚍蜉撼大树”的“蚍蜉”;当代则有人蓄意将她娱乐化。但没有谁能击倒她,因为她具有真实的力量。李清照是才情卓特的词人,学识渊博的金石学家,富于知性的思想家,才识胆力学五者兼备。“自是花中第一流”,旷世才女岂是腐儒和乡愿所能同日而语!《当代视野下的李清照》是刘勇刚教授有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研究。
| 图书 | 当代视野下的李清照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狂放的才女有慧根,有激情,有圭角,孤标傲世,注定会充满争议,李清照自然不能独立于是非之外。道学家攻击她肆意落笔,毫无顾藉,又拿她改嫁与讼离说事儿;不是道学家但看不顺眼她的文士们则贬斥她狂妄,讥讽她是“蚍蜉撼大树”的“蚍蜉”;当代则有人蓄意将她娱乐化。但没有谁能击倒她,因为她具有真实的力量。李清照是才情卓特的词人,学识渊博的金石学家,富于知性的思想家,才识胆力学五者兼备。“自是花中第一流”,旷世才女岂是腐儒和乡愿所能同日而语!《当代视野下的李清照》是刘勇刚教授有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研究。 内容推荐 李清照是狂放的才女,有慧根,有圭角,有真性情,所以能挣脱性别的牢笼,彰显自我的风采。李清照能成为一代才女,作为树的形象笑傲于男权社会,是其叛逆精神有以致之。李清照任自然而越名教,具有独特的魏晋风度。她灵心锐感,却又富于知性,以思想家的风范卓然自立。道学家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李清照的攻击,当代也有人将她娱乐化,但没有谁能真正地击倒她,就因为她拥有真实的力量。《当代视野下的李清照》是刘勇刚教授有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研究。 目录 序 第一章 前言:俗子胸襟岂识我 一、引子:被曲解、亵渎的李清照 二、叛逆女性,笑傲文场 三、知性才女,思想家风范 四、婚姻真相的还原 第二章 阴晴不定的人生 一、待字闺中,初弄才锋 二、新婚欢娱,离别相思 三、党争株连,婚姻蒙霾 四、青州屏居,金石姻缘 五、莱淄时期,回黄转绿 六、祸不单行:亡国与丧夫 七、造化弄人:再嫁与讼离 八、风鬟霜鬓:流寓与追忆 第三章 “别是一家"论歌词 一、《词论》:一篇系统的词学论著 二、词“别是一家”的主要内涵 三、《词论》的是是非非 四、李清照对词“别是一家”的突破 第四章 独树一帜“易安体” 一、魏晋风度,与酒结缘 二、女声独唱,闺情绝调 三、身世之痛,家国之悲 四、“易安体” 第五章 长短句外工诗文 一、“诗情如夜鹊”——李清照的诗 二、昆山之片玉——李清照的四六文 三、“叙致错综,笔墨疏秀”的散文——《金石录后序》 馀论 一、莫把李清照“娱乐化” 二、电影、戏曲中的李清照形象 主要参考书目 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当代视野下的李清照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勇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陵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540209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1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0 |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76 |
| CIP核字 | 2014299056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09 |
| 宽 | 145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