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尊严的诉求(美国华裔族群心态探究)/东北师范大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黄际英编著的《尊严的诉求:美国华裔族群心态探究》第一章是对研究的目的、主题、对象、方法和背景等的交代,它一方面是展开对华裔族群心态梳理与分析的背景介绍,另一方面也是整个研究的必要铺垫。具体分析过程中的七个章节,它们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第二章是为后面诸章展开分析的前提条件,重点介绍19世纪末美国社会严酷的种族歧视制度,以及早期华人对中华文化的捍卫和对族群尊严的诉求。第三章至第八章将美国本土出生的华人分期、分群进行考察:20世纪30年代“回中国去”的民族意识和对祖籍国的认同(第三章),40年代“为美国而战就是为中国而战”的民族精神与双向认同(第四章),50年代为在美国生存下去而无条件的单向认同(第五章),六七十年代摒弃主流文化的泛亚裔族群意识的觉醒与亚裔美国文化认同(第六章),80年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因同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更加快速和紧密的互动关系而变得更为复杂和微妙的族群意识与美国认同(第七章和第八章)。“后记”简单介绍了本研究在准备和进行过程中的信息,希望有助于对本研究的全面评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对美国华人族群心态的研究策略

 一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题

 二 本研究对象的限定与研究方法

 三 关于美国华人历史的研究现状

 四 对主要概念和陈述结构的说明

第二章 “黄祸”之说与尊严诉求

 一 “一个给美利坚带来瘟疫的民族”

 二 伍廷芳与《北美评论》

 三 华人社区领袖黄清福

 四 华人平等权利联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同化”的幻灭与自我拯救

 一 “同化”的追寻与幻灭

 二 1936年华裔青年“前途大辩论

 三 渴求人才:来自中国的引力

 四 边缘地带的自我拯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形象的校正与新的认同

 一 反法西斯联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二 另一个视角看华人

 三 “我是美国人”:一种新的认同

 四 边缘与中心的对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向度”的抉择与张力

 一 中美交恶下的生存困境

 二 黑暗中的理性抉择

 三 罗丝·李与“迁出唐人街

 四 “向上移”群体与“文化贡献者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泛亚裔族群意识”与《哎呀!》

 一 泛亚裔族群意识的形成

 二 亚裔美国人政治联盟与“亚裔美国人”

 三 亚裔学生校园运动

 四 《哎呀!美国亚裔作家选集》与华裔作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模范少数族裔”:光环与现实

 一 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的背景

 二 60年代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目的与意义

 三 80年代模范少数族裔理论:变与不变

 四 光环下的真实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身份与属性:永远的疑难

 一 如影随形的深层歧视

 二 汤亭亭——《孙行者》与差异共存

 三 赵健秀——《唐老亚》与补写历史的“遗失部分”

 四 徐忠雄——《雷蒙的故事》与多元认同

 五 赵汤论争的分歧与旨归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补充

 一 对本研究过程的简要回顾与基本结论

 二 本研究设定目的的实现情况

 三 几点补充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尊严的诉求(美国华裔族群心态探究)/东北师范大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际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263120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0125475
中图分类号 D634.371.2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