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兴编著的《银盐热》文集大部分文章写于两个世纪之交,千禧年前后,一段数码网络正萌芽,第一个网络经济泡沫形成和幻灭,谷歌才刚出现的时代,离社交网络脸书出现还有数年时距。数码影像,影像数字化,网络传输扩散尚限于频宽和软硬件架构等等基础交换与生产机制未成熟的外在条件而处在一个蓄势待发状态。简言之,本雅明的复制时代机械影像美学虽仍持有某些艺术批评价值,但很明显其有效性和典范意义面临数码大潮,很快地将被淹没摧残,银盐的黄昏,光影悲喜剧的揭幕与落幕,其快速远超过一般人所预期,断裂急剧直可被称为断崖形态。
| 图书 | 银盐热/理想国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传兴编著的《银盐热》文集大部分文章写于两个世纪之交,千禧年前后,一段数码网络正萌芽,第一个网络经济泡沫形成和幻灭,谷歌才刚出现的时代,离社交网络脸书出现还有数年时距。数码影像,影像数字化,网络传输扩散尚限于频宽和软硬件架构等等基础交换与生产机制未成熟的外在条件而处在一个蓄势待发状态。简言之,本雅明的复制时代机械影像美学虽仍持有某些艺术批评价值,但很明显其有效性和典范意义面临数码大潮,很快地将被淹没摧残,银盐的黄昏,光影悲喜剧的揭幕与落幕,其快速远超过一般人所预期,断裂急剧直可被称为断崖形态。 内容推荐 当人们开始使用数码相机的时候,也就是遗忘了底片、暗房等主导传统摄影的银盐时代。在这个转变的时刻,作者试图追溯影像在历史中所呈现的意义,探寻银盐系统的深层含义。 陈传兴编著的《银盐热》集结了作者有关摄影的评论,跨越美学、社会学、历史学、符号学、现象学等领域,为读者带来最具震撼的影像思考。其中关于《明室》一书的深度书评,也成为理解罗兰·巴特的经典文献。 目录 银盐的焦虑 荧幕 明室镜语——由罗兰·巴特的《明室》谈摄影美学的几种问题 安东尼奥尼、巴特的中国碎片 黑色圣像 迷颜 谢春德的《家园》摄影 镜土回望——谈《人与土地》兼议七十年代台湾摄影创作环境 我行其野 台湾热 登新高山纪念片——由杨肇嘉新高山之旅说起 见证与档案——试论美丽岛事件之影像记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银盐热/理想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传兴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6435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7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1 |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6 |
| CIP核字 | 2015049319 |
| 中图分类号 | J405.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