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念东编著的这本《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主要通过对岑仲勉、陈寅恪这两位优秀文史学者诗学考据成绩的个案考察与比较研究,着力探讨现代学术视野下诗学考据的不同进路,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创获、学术方法论及内在问题,从而指出真正能融会求真与求美的诗学(或曰文学)考据何以何能。本书不仅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中国现代学术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唐史学等领域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 图书 | 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项念东编著的这本《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主要通过对岑仲勉、陈寅恪这两位优秀文史学者诗学考据成绩的个案考察与比较研究,着力探讨现代学术视野下诗学考据的不同进路,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创获、学术方法论及内在问题,从而指出真正能融会求真与求美的诗学(或曰文学)考据何以何能。本书不仅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中国现代学术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唐史学等领域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目录 序考据的诗学如何可能胡晓明 引论 “诗学考据学”:一个值得关注的诗学问题 一、问题缘起 二、“诗学考据”:一个由来已久的特殊学术类型 三、20世纪诗学学术史反思的一条线索 四、考据与诗美之探寻: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的“诗学考据学” 五、本书思路 第一章 现代学术视野中的“考据之学” 一、所谓“考据学” 二、现代学者对清儒“考据之学”研究进路的厘分 三、“考据之学”的内在困境与潜在分野 第二章 岑仲勉对陈寅恪之学术批评及两种考据思路 一、《隋唐史》集矢于陈寅恪 二、“李德裕无党”说 三、“辩诬”还是“历史解释”? 四、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 五、金毓黻对岑仲勉与陈寅恪治史风格的一点比较 六、断代史编撰中的“通”与通史讲授的专题化 七、“追讨史源”与“从史实中寻史识”:两种考据进路的形成 第三章 《元和姓纂》校雠与岑仲勉的唐诗文献考据之路 一、岑仲勉《元和姓纂》校雠的两个阶段及前期工作着力点 二、陈垣的学术提示及岑仲勉《元和姓纂》校雠的学术创获 第四章 作为—种范式的诗学文献考据:岑他勉的唐诗学研究 一、岑仲勉文献考据十大类别 二、读《全唐文》、《全唐诗》二札记:20世纪唐人总集校雠之典范 三、从辨伪到整理方案的提出:“白集”考据七篇及其学术意义 四、史料开拓与唐诗学研究史料结构之缔结 五、文献考据中学术课题之开发 六、文献考据的“典范”及其内在缺憾 第五章 陈寅恪文献考据的诗性视角:兼与岑仲勉之比较 一、《新乐府·七德舞》本事考辨与“第一义谛”说之提出 二、《新乐府·昆明春》异文考辨中的“诗意”追寻 三、“诗性”眼光的背后 第六章 “第一义谛”之探寻:陈寅恪诗学考据之基点 一、由时地考证解诂“诗义” 二、历史考据中的诗情诗心 三、探寻“第一义谛”的解诗学意义 四、补说钱锺书对“诗无达诂’之反拨:兼与陈寅恪比较 第七章 史文蜕膻:陈寅恪‘诗史互证”说及其内在发展 一、“中古史之难”与“诗的好处” 二、“中国诗与外国诗不同之点” 三、“心史”考探的思想脉络 四、解读心灵秘密的一把钥匙:“古典今典”说的艺术穿透力 第八章 原初的提问、三种进路与两大范式——20世纪诗学考据学的初步考察 一、“诗学”何以要讲考据? 二、诗学考据的三种进路:以“幽咽泉流冰下难”的考证为例 三、两种范式及其交互影响:新时期诗学考据举隅 结语 求真与求美之辨证 附录 一、岑仲勉早年史地研究与其文献考据思路之形成 二、岑仲勉1935—1936年致陈垣函考略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项念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67904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0 |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42 |
| CIP核字 | 2014177568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安徽 |
| 长 | 228 |
| 宽 | 154 |
| 高 | 2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