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兰编著的《文学经典与当代学术--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Ⅲ)》结集了2012年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的文稿23篇,主讲人有张文江、张新颖等,均为高校著名学者或该领域专家,内容涉古论今,范围广,重趣味。但所切入主题均具体而微,言之有物。是文学专业师生扩展知识结构的极佳选择。
| 图书 | 文学经典与当代学术--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Ⅲ)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晓兰编著的《文学经典与当代学术--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Ⅲ)》结集了2012年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的文稿23篇,主讲人有张文江、张新颖等,均为高校著名学者或该领域专家,内容涉古论今,范围广,重趣味。但所切入主题均具体而微,言之有物。是文学专业师生扩展知识结构的极佳选择。 目录 《庄子·寓言》析义 张文江 古典文献漫议——以刘向、纪昀为中心 崔富章 如兰的母亲是谁——归有光《女如兰圹志》、《寒花葬志》本事及文献 邬国平 崇尚科技,盛赞铁路——沙滩派与现代科学技术 [加拿大]J.D.Schmidt(施吉瑞) “大鲁迅”与“小鲁迅”——我们如何理解鲁迅思想的当代价值 张福贵 沈从文与20世纪中国 张新颖 刘心武:从英雄话语到话语英雄 祝勇 “文革”写作在海外 [美]陈绫琪 加拿大华人历史的重新书写:华裔小说中的历史性和文学想像 [加拿大]徐学清 诗意思考的全球化 或:寻找当代杰作 杨炼 当代诗歌的一些文化触角 萧开愚 从“游于艺”到“求打通”——钱锺书文艺研究方法论例说 陈跃红 问题意识与学术意识 左东岭 关于《文镜秘府论》的研究 卢盛江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日本影响——以中国文学史学术体系的构建为中心 陈广宏 全球化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思考 [美]唐小兵 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 徐新建 被叙述,所以存在——文学史上的鲁籍作家 吴耀宗 文学批评与价值发现——谈谈文学伦理学批评 聂珍钊 现代意识与“迷惘的一代”文学 虞建华 “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梳理 尤西林 关于韩中文化沟通与跨越的考察——以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现状为个案 [韩]林春城(YIM Choonsung) 韩流的历史与现状——如何理解韩流? [韩]林大根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文学经典与当代学术--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陈晓兰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0765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5 |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68 |
| CIP核字 | 2014132293 |
| 中图分类号 | I20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0 |
| 宽 | 171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