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糊涂的智慧/感悟人生智慧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山湖居士编著的《糊涂的智慧》分别从“心不动,不动则无忧:人生难得是糊涂”“忍小气,不至受大气:装装糊涂海阔天空”“闻毁誉,且当耳旁风:荣辱于我是浮云”“不争者,莫能与之争:糊涂是种以退为进的智慧”“无悲喜,看花落花开:一分糊涂一分安宁”“知感恩,念好不记仇:糊涂一些看世界,美景处处”“懂包容,糊涂则心宽:成功者都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惜缘祉,聚散一念间:和谐家庭不必事事洞明”“若无物,何处惹尘埃: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等方面来论述佛家的观点,阐述糊涂的智慧。

《糊涂的智慧》没有干巴巴地说教,而是配以生动又有哲理的故事,使人在轻松的阅读中受到醍醐灌顶般的启发。书内的故事文辞优美,短小精悍,且大多富有禅意,能让人受到深刻启发,增强自己本有的悟性,打通自己阻滞的灵心。

内容推荐

山湖居士编著的《糊涂的智慧》为《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丛书之一。人们总说“难得糊涂”。糊涂是一种佛学大智慧,它是一种韬光养晦,低调做人的艺术,是一种心怀远大,举重若轻的谋略,更是一种淡泊名利,陶然自若的境界。懂得了糊涂,才能大智若愚,拥有一颗宽厚之心,在不经意间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本书告诉世人如何在充满利益与诱惑、竞争激烈的社会上保持淡然洒脱、宽厚容忍的心态,帮助读者找到令心灵安宁、纯净的方法,养成宽厚的品格,开启人生新天地,成就自己的人生传奇。

目录

第一章 心不动,不动则无忧:人生难得是糊涂

克制1个欲望还是满足1000个欲望

大智若愚:糊涂恰是真正的精明

糊涂一些才能着眼于人生的幸福

自作聪明的人往往与成功无缘

守柔不争,糊涂者得天庇护

第二章 忍小气,不至受大气:装装糊涂海阔天空

眼中有日月,照清天下之事;腹中有乾坤,容天下难容之人。只有如此,方可悠然处世。

糊涂是一种保护色

糊涂的人懂得居安思危

以退为进,海阔天空

懂得糊涂会让你广结善缘

糊涂则心安,心安则无躁

第三章 闻毁誉,且当耳旁风:荣辱于我是浮云

糊涂看虚名,落得一身轻

自得其乐,荣辱于我是浮云

糊涂可忍性,大度能成事

精明是烦恼,糊涂是超然

过分刚强也是一种欲望

福祸相生,不必计较当前处境

得失不须太分明,该放下时当放下

第四章 不争者,莫能与之争:糊涂是种以退为进的智慧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低头才能看清脚下的路

欲壑难填,人生万空

骄纵狂傲必然自食恶果

精明过头乃智者大忌

乐生于糊涂,忧生于执着

饱满的稻穗总是低着头

他有他的花园,你有你的沃土

以退为进,寻找成功捷径

第五章 无悲喜,看花落花开:一分糊涂一分安宁

没有谁是一无所有

追寻虚无缥缈,莫如知福惜福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

没有永恒的快乐和痛苦

尽人事听天命

天地本不全,人生亦应不全

人生在世,一箪食,一瓢饮,足矣

保持平和的心态,才是真正的智慧

第六章 知感恩,念好不记仇:糊涂一些看世界,美景处处

糊涂灭心火,智慧燃佛灯

糊涂去算人情账,多把鲜花赠仇人

莫怨天,莫尤人

不要只盯着别人,问题就在你自身

“糊涂”的人从不想去改变世界

“糊涂”地宽恕,比教训有效

感谢给你苦难的众生

第七章 懂包容,糊涂则心宽:成功者都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见人之长,容人之短

至察无徒,不必事事认真

知容忍,方能成大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糊涂看人:每个人都是缺角的杯子

学会糊涂,怨恨也会烟消云散

糊涂一些才能容下难容之事

第八章 惜缘祉,聚散一念间:和谐家庭不必事事洞明

糊涂是维持夫妻关系的法宝

爱的细节里多些宽容

清官难断家务事

糊涂背后是大爱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糊涂更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儿孙自有儿孙福,且作糊涂由他去

第九章 若无物,何处惹尘埃: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明镜亦非台,何处惹尘埃

不要让无谓的争执伤人害己

不吹毛求疵,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懂得糊涂才能别出心裁成大事

懂得糊涂策略的人善于收敛

试读章节

克制1个欲望还是满足1000个欲望

郑板桥曾说“难得糊涂”,寥寥四字却道尽了人生的真谛。无疑,从精明到糊涂是一种艰难的选择,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有所放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放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欲望是人的天性,而放弃则是与欲望相悖的。

其实,适当的放弃会让人更快乐。

要做到放弃,首先就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适度的欲望是一种必要,但如果欲望过度,势必将自己引向毁灭。

在喜马拉雅山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青年喇嘛扎西进行着为期三年的闭关静修。三年以后,他出关了,人们为他举办了盛大的仪式。就在这场仪式上,扎西邂逅了一个叫芭玛的少女,并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她。

扎西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师父阿普喇嘛,师父劝诫他要一心修行,克制自己的欲望。但扎西对师父说:“释迦牟尼29岁成佛,在此之前,他尝过了人间的一切。而我呢?从5岁起就一直呆在寺院里,什么也没有经历过。我们怎知佛祖的觉悟不是直接由俗世生活引起的?佛祖曾说,‘你不应道听途说,要接受我的教诲,除非你明白我的立场。’我们必须抛开成见,有些东西,必须拥有之后,我们才能放弃!”扎西决定还俗,去走释迦牟尼29岁以前走过的道路。于是,他在一个夜晚逃离了寺院。

在尘世中,扎西有了妻子和儿子,有了农田财产,满足了一个接一个的欲望,并开始放纵自己,去追逐更多的欲望。他一度认为,这就是他想要的一般人的生活,这些就是所谓的“幸福”。然而,在放纵中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快乐与不幸之后,扎西发现世俗的“幸福”没有给他快乐,反而使他更加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几年后,阿普喇嘛去世了。临终前,他托人给扎西捎来了口信:“人的一生,是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

扎西在尘世间尝到了爱欲、生气、嫉妒、偷情、猜忌等人生的滋味——这些全是欲望所致。他终于明白,欲望是无止尽的,当一个欲望满足后,便会有千百个欲望泛滥而出。幼年出家的扎西,在经历了数年的世俗生活后,依然会在欲望面前感到迷茫。在一个深夜,扎西告别了熟睡中的妻儿。他要逃离尘世重新回到山里修行,如那天夜里逃离寺院一样。

【感悟】

扎西为了满足爱欲,不顾师父的劝诫还俗。然而,身在尘世中,他面对的不只是一个欲望,更多的欲望在诱惑着他,并让他以为这就是在追求幸福。最终,无止境的欲望让扎西疲惫不堪,幸福感也逐渐离他远去。

不管是从佛法修行的角度还是从人生幸福的角度来看,克制一个欲望,要比满足它,接着继续满足它带来的无数个欲望要更容易,更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只不过我们已经被欲望迷住了双眼,看不透这个问题的本质罢了。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类似的考验,比如,当我们看见一款精美的高档皮包正在大打折扣时,尽管并不需要它,但还是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购买欲望。不过,一旦买了这款高档皮包,我们的麻烦也就接踵而至了。

首先,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衣服似乎与这皮包格格不入,于是决定去买一身高档的衣服;有了高档的衣服和皮包,我们又注意到穿这身行头挤公交车已经不太合适了,于是便咬咬牙买一辆汽车;买了汽车之后,又考虑是不是要换一套更好的房子……这个时候,我们才赫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欲望的奴隶。

如何克制自己的第一个欲望?

活得糊涂一些。糊涂,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糊涂的人是真正的智者。我们不要等历经沧海桑田,阅尽人间兴衰,尝过苦辣酸甜之后才想到要糊涂起来,而要时时把糊涂放在心头。在诱惑面前,不要让自己生出不合理的欲望,要对一切淡然处之,以静养心。心不动,不动则无忧。

【糊涂的智慧】

适时的糊涂,会让我们不生妄念,不放纵欲望。有时候,克制一个欲望,就能避免一场心灵的大火。只有经过一番“糊涂”的洗涤、磨炼之后,我们的境界才能得到提升。P2-4

序言

也许,你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相识多年的朋友,却突然和你反目成仇;

遭遇了挫折,却有人向你落井下石;

身处职场,却有人对你的升迁暗中使坏;

没做坏事,却被人恶意诽谤冤枉;

在这些时候,你或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做人难,处世难,难于上青天。”感叹过后,你会怎么办呢?有没有一种策略或智慧能让你摆脱这些烦恼呢?

有一种人,天生愚蠢笨拙,不分黑白美丑,因此常有错误的言行;有一种人,生性敏锐聪慧,善于投机取巧,却常常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两种人,一个是真糊涂,一个看似是真聪明,然而他们所做的事却都是真正的糊涂事。

还有一种人,他们看似平平无奇,可是却很少做出错误的行为,似乎每一个举动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有时他们会做一些让人觉得很糊涂的事,但最后的事实却证明了,他们的糊涂换来了事业的成功和美好的人生。这种人往往会成为社会中的强者或智者,他们深谙糊涂之道,对他们来说,糊涂就是一种万能的策略,一种通达的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研究一下糊涂的学问,在糊涂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智慧。

糊涂的学问可见于儒学中提倡的“中庸”,道学中提倡的“无为”,更常见于佛学中提倡的“自在”。它们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佛学的糊涂更显宽容和博大。它是包容,是隐忍,是豁达,是圆通。人之在世,无非是修身、齐家、立业、治国,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糊涂的智慧。

事实上,佛学中的糊涂,不仅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修为。那些有着高深智慧的人,往往知道何时糊涂、何时聪明;那些有着高深智慧的人,往往还有着坚强、无私等可贵品质。这是因为糊涂包含着隐忍,而隐忍能锻炼人的心性;糊涂包含着接纳,而接纳能扩展人的胸怀。所以,智慧的糊涂对于一个人有着无尽的好处。

有鉴于此,本书从佛学的角度出发,搜罗了历代禅师或名僧的佛教公案,选取了最具智慧但是又诙谐有趣的故事,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力求从中挖掘出“糊涂的智慧”。

本书行文上词句精练,组织上逻辑分明,思想上哲理深刻,内容上意味悠长。无论你对佛学一窍不通还是有一定的研究,都能从本书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开启心中智慧的大门。

智慧向来是一点一滴地获得,修为向来是一丝一毫地递增,然而,你却未必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增加自己的修为和智慧,因为本书就是一艘能够携你前行的快船,让你尽快到达彼岸。

本书的故事可以启发你的灵心,而点睛之笔又可以擦拭你的悟性。当你读完本书,或许就可免去人生中的大多数烦恼。  糊涂是为人处世的豁达大度,既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糊涂的智慧可以给你一颗自由的心,用这颗自由的心去重新审视世界和人生。拥有了糊涂的智慧会让你感到心灵获得自由,灵魂获得解放。

佛学包罗万象,其义深邃,糊涂的智慧虽然可以通过文字形容和描述出来,但是深层的东西还是需要读者朋友们去静心体悟并不断实践才能获得。

糊涂是一种坚忍、宽容、圆通的心态,至于用多长时间掌握以及掌握到何种程度,因人而异,但都需要控制自我、时时自省才能功行圆满,彻底领悟这种人生大智慧,正如清代文学大家郑板桥所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到糊涂更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糊涂的智慧/感悟人生智慧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山湖居士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099217
开本 16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2014307809
中图分类号 B948-4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