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谨主编的《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附光盘)》从特殊的角度,通过对参与《牡丹亭》的创作人员、演出人员的采访,以及部分人员的文章,揭示青春版《牡丹亭》走过的历程及其成功秘诀。本书所用的材料,绝大多数是全新的。尤其是欧美主流媒体对其的评论的翻译、大量当事人的访谈,都是首次与中国观众和读者见面。并且,由于这些文章和谈话均围绕太极传统音乐奖的获奖展开,因而有着极其珍贵的文献价值。
| 图书 | 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附光盘)/太极传统音乐奖获奖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傅谨主编的《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附光盘)》从特殊的角度,通过对参与《牡丹亭》的创作人员、演出人员的采访,以及部分人员的文章,揭示青春版《牡丹亭》走过的历程及其成功秘诀。本书所用的材料,绝大多数是全新的。尤其是欧美主流媒体对其的评论的翻译、大量当事人的访谈,都是首次与中国观众和读者见面。并且,由于这些文章和谈话均围绕太极传统音乐奖的获奖展开,因而有着极其珍贵的文献价值。 内容推荐 傅谨主编的《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附光盘)》 通过对参与《牡丹亭》的创作人员、演出人员的采访,以及部分人员的文章,揭示青春版《牡丹亭》走过的历程及其成功秘诀。本书所用资料,包括欧美主流媒体的评论、当事人的访谈等,都是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因而有着珍贵的文献价值。 目录 一、特稿 青春版《牡丹亭》的十年历程与历史经验(白先勇) 二、青春版《牡丹亭》的足迹(2002—2013) 三、青春版《牡丹亭》在欧美的反响 少女之梦开启的视听盛宴——九小时,“牡丹”花开一现(史蒂芬·温 撰 朱玲 译) 天赐的重生——《牡丹亭》(伊丽莎白·施维茨 撰 朱玲 译) 高雅艺术(迈克尔·兹威白弛 撰 朱玲 译) “中国《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沈丰英和俞玖林(唐纳德·胡特纳 撰 朱玲 译) 《牡丹亭》、妩媚女鬼以处子之身还魂(伊丝嫚·布朗 撰 许诗凰 译) 四、亲历者的回顾 蔡少华访谈 汪世瑜访谈 张继青访谈 姚继焜访谈 翁国生访谈 周秦访谈 俞玖林访谈 沈丰英访谈 沈国芳访谈 吕佳访谈 唐荣访谈 屈斌斌访谈 陈玲玲访谈 周雪峰访谈 吕福海访谈 沙曼莹访谈 五、研究论文一组 非遗十一年以来的昆曲观念与昆剧制作——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中心的探讨(陈均) 情的坚持-谈青春版《牡丹亭》的整编(华玮) 青春版《牡丹亭》的独特创意和杰出成就(吴新雷) 昆剧生态环境的重建——青春版《牡丹亭》的珍贵经验(古兆申) 附录:第一届太极传统音乐奖资料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附光盘)/太极传统音乐奖获奖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傅谨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2330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0 |
| 出版时间 | 2014-10-01 |
| 首版时间 | 2014-10-01 |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3 |
| CIP核字 | 2014220396 |
| 中图分类号 | J82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1 |
| 宽 | 17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