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诗学的道德批评维度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诗学道德解题

 二 中国诗学道德批评研究述评

 三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

 四 天人合一:文学道德批评的契合之源

 五 宗法伦理:文学道德批评的发生基础

 六 自然情结:文学道德批评的演进承载

第二章 中国诗学道德批评之范畴

 一 丽

 二 野

 三 骨

 四 放荡

第三章 中国诗学道德批评之模式

 一 依经立义

 二 据诗言志

 三 比德见物

 四 人物品藻

 五 以情设教

第四章 中国诗学道德批评之主题

 一 兄妹婚

 二 黄粱一梦

 三 荆轲刺秦

 四 秋胡戏妻

第五章 中国诗学道德批评之思维原则

 一 道德箴规与救赎情结

 二 欲理之辨与叙事干预

 三 幻化同构与道德劝惩

 四 替天行道与下凡历劫

第六章 中国诗学道德批评的现代效能

 一 中国诗学道德价值的重新发现

 二 拯救文学话语困境的积极应对

 三 重建文学价值体系的有效尝试

 四 文学道德批评的现代效能举隅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道德批评是中国诗学的一种基本模式,从文化生态视阈来透视中国诗学的道德精神,不仅能强化道德观念建构的纵向脉络,也凸显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教育色彩。贺根民的《中国诗学的道德批评维度》重在发掘中国诗学之道德批评因子的恒定意义和演变图像,就文学道德批评的范畴、主题、模式、思维原则四个维度来建构中国诗学之道德批评的观念逻辑,展现中国诗学道德批评的现代生机,可为追溯文化教育的人文脉络提供借鉴,强化文化治国理念的影响力。

编辑推荐

创新是批评方法的灵魂,我们首先属意于立意的创新。中国诗学之道德批评以文学为本位,注重物我双会的文化生态分析,当下的文学道德思维,往往基于传统观念,体认道德批评的积极功能尚显不够。我们力求贴近和还原中国诗学的文化生态,具有一定的范式重构和意义重释的色彩,从而强化传统文化的道德人文脉络。有意识建构一种逻辑体系是我们的追求,贺根民的《中国诗学的道德批评维度》充分借鉴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恪守理论推导和实践总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考察范围扩大到中国文学、文论整体,从范畴、主题、模式、思维原则四个维度建构中国诗学之道德批评的文化图景。将道德思维引入文学、文论研究领域,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它有利于立体多元地整体统摄研究对象,促使中国诗学和道德观念的深度融合。如前所论,在研究观点方面,我们立足于学科的交叉与互渗,展现中国诗学之道德批评的文化脉络。在中国诗学之道德批评的主题、模式诸方面呈现自己独到的思考。致力于归纳中国诗学之道德批评嬗变的一般规律,重估文学道德批评在中国文学史、文论史上的地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诗学的道德批评维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贺根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45630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1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2014156756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