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元江编著的《论意象与非对象化/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丛书》主要内容为文艺美学讨论古今中外哲学(美学)与文学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涉及美学,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现代文学与戏剧,是作者二十余的学术小结。文集中有《曹禺剧作七十年解读的困惑》,《论老子音乐美的思想本质》,《想象力、独创力、自由---论康德关于艺术创造主体的天才特征》等文章。
图书 | 论意象与非对象化/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邹元江编著的《论意象与非对象化/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丛书》主要内容为文艺美学讨论古今中外哲学(美学)与文学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涉及美学,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现代文学与戏剧,是作者二十余的学术小结。文集中有《曹禺剧作七十年解读的困惑》,《论老子音乐美的思想本质》,《想象力、独创力、自由---论康德关于艺术创造主体的天才特征》等文章。 目录 哲学美学 对美之意象的非对象化感知 “道”之意象与非对象化 象思维:《寒江独钓图》的审美意味 是关联性思维还是聚合性思维? 试论船山诗学的内在矛盾性 诗之“体”与诗之“用”:船山诗学的两个向度 及其中介 “和”作为审美范畴的限度 想象力·独创性·自由 宗教境界·艺术境界·审美境界 试论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的审美层次 论老子音乐美思想的本质 “道”何以“法”“自然”? 从孔子“生平的开端”看其“仁学”思想的实践本质 戏剧美学 论《樱桃园》中的“停顿” 戏剧本体论承诺的限度 曹禺剧作七十年解读的困惑 曹禺剧作与中国话剧意识的觉醒 曹禺与二十世纪中国话剧的命运 对话剧作为“现代民族戏剧”的质疑 脆弱的张力:体验与表现的统一 昆曲民间沉重传承的活态记忆 “临川四梦”的文化书写与汤显祖文人形象 的虚拟塑造 如何表现和表现得如何作为戏曲表演艺术最 根本的问题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的审美差异 传统京剧的韵味与新京剧的意味张力 关于电影艺术“怎是”的思考 附录 关于《燕妮·马克思》的对话 对传统的坚守与开拓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论意象与非对象化/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邹元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14360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5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 |
CIP核字 | 2014123023 |
中图分类号 | I0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