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响当当的铜豌豆--传奇画家朱乃正(精)/朱乃正艺术研究中心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曹星原的《响当当的铜豌豆--传奇画家朱乃正(精)》以朱乃正的生活、作品及日常用品的照片为中心文本来叙述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融汇贯通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他的书法,水墨,油画,素描以及艺术思想成为二十世纪的文化传奇。他在逝世前半年在为他策划的展览开幕式上高调地喊出世纪绝响:“中国油画不需要西方人可”。

内容推荐

曹星原的《响当当的铜豌豆--传奇画家朱乃正(精)》沿着朱乃正的人生历程编撰,以叙述他的人生和艺术经历为主旨。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画传,通过朱老师的个人照片、与友人的合照,以及他的作品图片给读者讲述他刻苦而传奇的艺术人生。第二部分则是朱乃正老师的艺术活动简表。这份年表基本以《黑白东西》一书的年表为主线并加以精简。

目录

前言

传奇的艺术人生

朱乃正艺术活动简表

从艺自叙——朱乃正

后记

鸣谢

试读章节

从艺自叙

朱乃正

朱乃正(1935年~2013年),浙江省钱塘海盐县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因借昔年居室简陋之名,别署野斋主人,后又移月白风清楼主,兼为悟未悟斋主,2007年后则常居无计堂,望庐及与可轩。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因得家学,自幼好文艺、喜习字。中学时期,课余助学生会办墙报板报,画刊头、尾花之类,遂对绘画产生兴趣。求学期间,向往云南与新疆,认为那里不仅山水引人,且民族色彩更具独特风貌。殊不料,1957年夏风云突起,从此走上人生坎坷之途,并于1959年春被远谪青海高原,开始了长达20余载之边地生涯。

60年代初期,作油画《雪原风情》、藏族史诗《格萨尔》插图组画、油画《五月的星光》、《金色的季节》等等,此乃余在高原耕耘初结之果。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通过《银色之梦》组画的创作,渐由写境而人造境之途。

1980年,由青海调至京华,回中央美术学院执教。幸值盛年,精力尚存,心力未折,作品较前见多,于质量亦不敢稍懈。虽已告别青海,西部风物仍是魂牵梦绕;虽曾饱览神州山川,但此心犹属高原,后入京创作第一幅《青海长云》起,接而有《春风》、《临春》、《归巢》、《国魂一屈原颂》……似更有一番新境界。

任美术学院副院长期间,主管教学与创作。除主持多次大型展览,教学等学术活动外,还于行政事务繁杂之余,抽隙作画。近年来,油画《西风》系列,渐次面世,作品对西部高原大自然作更概括之表现,意在抒发对自然与人生之综合感受,实以画笔造我之艺境也。

中国古代“工画者多善书”,但至近现代,传统丹青一统之局面渐被打破,本为同源之书画,在美术院校学习进行基本训练之初,便易分道扬镳。余少年时便喜临池,至中央美院专攻西画多年间,从未忘怀中断。1959年分配至青海工作后,仍潜心研习。在任院职期间,曾主持创建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

朱乃正兼作水墨画,吴冠中先生为《水墨百图》作序云:乃正水墨“是为着探索中西方艺术之间的通途”,诚信此言道出余作水墨之初衷。

已有《朱乃正索捕集》、《朱乃正面集》、《朱乃正水墨百图》、《朱乃正小型油画风景集》等十数种书籍画册出版,多次举办国内外个展,作品参加展出、出版、发表,被收藏者不计详数。转眼已届花甲,吾常思:“余生活于当世,既受西洋艺事之科班教育,亦求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之衣钵。中国书画恒久博大之精神,是余事艺之生命根脉所系。中西二者如何互交相融,吞吐弃纳,而择其精要,并创造出自家之境界妙象,实乃正今后一大难题。积思久而成梦。看来此梦难以圆成,虽竭尽所能,亦永无绝期矣!”

(编者注:“从艺自叙”最初成文是在朱乃正将近60岁时;2007年又做了些补充。最后由无计堂后主于2013年补齐)

晚霞中的艺术生命又现转机,2007年的《门》开启了走回人物画之门;2009年由曹星原策划的《悟象化境:传统思维的当代重述》为朱乃正艺术梦想实现的另一步,此时创作并展出《夜闻空山:东坡小象》、《烟江叠嶂》等大型油画。再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后邀曹星原从学术上策划的“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完成了五个大型展览,在全国各地倡扬附丽西学于国学的主张,并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参展。在2012年的“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和展览著作中将朱乃正一生的艺术追求提到中西兼容的当代理论和历史的高度,实现了朱乃正的艺术梦想。

朱乃正在这个展览的开幕式上喊出:中国油画不需要西方认可!

序言

朱乃正(1935年~201 3年)在身后留下了大量的文章书画。在他仙逝一周年的忌日,谨以这本画传呈现他的传奇人生和至臻艺术,并以此作为对他的纪念和深切的怀念。

虽然乃正和我早在2008年就开始整理他的文献和材料,并在那年夏天和李荣林,王大雨、朱宁、曹可、曹与的协助下将乃正的一部分油画进行拍照整理,以便出版和回顾展所用。从2008年以来,在乃正的期待之下,我逐渐抽空整理他的文字、日记、翻译等手稿,并分类放在朱老师辟出来让我工作的房间里的书架上。有些材料已经扫描,但大部分刚刚分类、人册。而乃正自己则在闲暇时整理他一生留下的海量照片。

没料到在2013年乃正重病住院期间,我们在门头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两次失窃遭拧锁撬门(所幸的是,两次都分别被朱老师的律师、我及朋友们堵住或知晓,并且在律师协助下朱老师及时报案,而此时他正在病榻之上)。但可惜的足,放在我的工作间的那些已经分类的材料被一掠而空;大部分朱老师自己已经整理好的照片、信件等也被一扫而净,至今尚未追回。

自朱乃正艺术研究中心2013年9月备案成立以来.我和中心的执行主任刘诗源、理论部负责人仇盛等重新从各处征集、收罗朱老师的材料及文献,才得以在今天给大家呈上这本画传以资在痛失乃正的一周年之际表达对先生的无限怀念。

乃正的悉心令人感慨。我们在窃余物品中又找到的几本影集和成摞的照片中发现,朱老师对照片的整理十分细致,并经过认真的思考。面对影集中隔三差五的空档,我跟中心的员工叹息,不知先生抽掉的都是什么照片,所以我们在扫描照片存档时一并把开了天窗的影集页面也扫描,以便记录先生的良苦用心。从现有的照片可以归纳出他的影集和成堆的照片有三方面缺失:

(1)与政治人物的合影。

(2)与大商巨富的合影。

(3)在家居环境中的合影(在温哥华拍的照片不包括在内)。  朱老师一生交游广泛,并以好朋友、广助人著称。在他留下的众多照片中,有一些人士目前尚未全部确认。如果本书的读者发现你熟悉的人和事件,敬请联络我们并不吝赐予您所了解的信息,以便我们完善充实朱乃正的文献档案。如果有需要我们提供书中任何图片的电子档文件,也请直接联络我们。

由于手头资料有限,更由于朱老师的传奇人生经历非凡,这本画传只能惭愧地成为挂一漏万的典范,恳请各位读者包涵。更在此谨邀所有热爱乃正的人将您和朱老师的合影、信札等扫描并给我们提供一份副件至朱乃正艺术研究中心的邮箱:zhunaizheng@sina.com.让我们共同襄举先生的业绩。

本书沿着朱乃正的人生历程编撰,以叙述他的人生和艺术经历为主旨。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画传,通过朱老师的个人照片、与友人的合影,以及他的作品图片给读者讲述乃正刻苦而传奇的艺术人生。在每一张图片旁边,都配上几句话,一段文献,或者是一首诗作为对这张图片的说明或赞颂;诗歌和文字的作者或出皆处置放在文字底端的括号中。面对这本画传,恨自己没有深刻的诗情,许多感慨和心声无法通过贴切而又抒情的字句表达出来。可是又不甘用大白话仅仅加以说明,所以也把句子分行排列,至少看起来有了诗的形式。第二部分则是朱乃正老师的艺术活动简表。这份年表基本以《黑白东西》一书的年表为主线并加以精简。

曹星原

2014年6月于温哥华

舆可轩

后记

自从乃正被确诊了那可怕的病症,我们的生活突然被劫持到时钟的疾走声中,一秒一秒、一分一分、焦灼而无助地看着时间一格一格地滑过去。这喀喀钟声碾磨着心灵、折磨着神智,但是一想到有一天它也会戛然而止……每天我都祈祷:请不要停下!不要停下!

那个永远忘不了的无声的夜,弥漫的黑色凝滞沉重地压了下来,乃正已经依靠机器呼吸了十个小时一一他那无意识的安静令我十万分不安。如每天一样,凝视着他、握着他的右手,坐在床边……握着手、坐在床边……坐在床边……他的儿子和侄女进进出出、轻声地交谈。医生护士一阵忙乱后,乃正的生命之钟定在2013年7月25日00:03分,我的余生从此被监禁在这个时间的刻度。

时间是人类智慧创造的概念,不是客观存在。我们用这个概念来计算人生中大小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距离,这种计算只是相对参考值。乃正和我相识相知三十多年,在一起却只有六年。这六年中我们的感情和工作浓缩到了极至,到了无法以时间和空间来衡量的极至。乃正常说虽然没有朝朝暮暮,最终依然是金风玉露,但从此一定再不离开寸步,因为我们还剩多少时间都不算多。

乃正说,我们面对彼此,却没有彼此的距离,相知到如同面对自己一一从没有过隔阂、没有过误解。可是自己怎能离开自己、自己怎能抛下另一个自己?你不愿意离开,你没离开,你许诺你要静静地在旁边看着我替你收拾好一切遗落,然后我们拉着手,一起离开。从此我们再不分离、下辈子也不要再回到这个世界,不想再来。

2013年7月25日00:03分的霎那,乃正进入永恒,而我如失重的物体,无助无望地跌落进无边无垠永远的思念。对你而言,乃正,时间不再具有意义,你的存在从此超越了时间的算计,你的超越把我定格在你离开那一刻的时间。每到零点三分,我静静地坐着或躺着,凝视着黑暗,面对着心中永远的空寥和孤单……渐渐地、黑暗中五色涣漫、乃正,你在涣漫的五色中隐隐显现。

我们终于结伴旅行了,可你又匆匆跨出人生的列车,身后留下了你鼓鼓的行囊。不知我的终点站在哪里,在这个人生旅行的车厢里,在这没有你的车厢里,我也不再需要时间、目标和期待。我已经全身心投入收拾你的遗落,以我的投入抵御着生活中没有你的恐慌和寂凉。我要赶在我下车前把你的东西按你一再的嘱托安排妥当。

在乃正老师离开我们一周年之际,编撰出版这本画传,既以为寄托思念,又赞颂乃正传奇的一生。

又记:乃正对我的众多嘱托可以归纳为三大项:建立可以长期运转的朱乃正研究中心(有可能建立基金),整理、研究、出版、展览他的遗作和遗物,替他按我们约好的方式一一捐赠。乃正,这三件事,已成为我和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的全部精力的投入。

[曹星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响当当的铜豌豆--传奇画家朱乃正(精)/朱乃正艺术研究中心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星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49067
开本 32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2014146108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6
13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