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的中、西、新、旧,各自都有其独立的意义,不过相互依存的一面似更显著。中西和新旧之间的关系,尤更密切而纠结。在某种程度上,正因中国在对外竞争中的屡屡失利,“中西”的认同已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承载着强烈的价值判断,才逐渐被更超越的“新旧”所取代。从清末到民初,一方面新旧中西之间的紧张在持续,同时也有一些读书人试图淡化或超越其间的认同色彩。罗志田著的《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中华学人丛书》从当时人的认知入手,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展现出这一过渡时代多元竞争的思想史风貌,极具史学价值。
| 图书 | 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中华学人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近代史上的中、西、新、旧,各自都有其独立的意义,不过相互依存的一面似更显著。中西和新旧之间的关系,尤更密切而纠结。在某种程度上,正因中国在对外竞争中的屡屡失利,“中西”的认同已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承载着强烈的价值判断,才逐渐被更超越的“新旧”所取代。从清末到民初,一方面新旧中西之间的紧张在持续,同时也有一些读书人试图淡化或超越其间的认同色彩。罗志田著的《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中华学人丛书》从当时人的认知入手,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展现出这一过渡时代多元竞争的思想史风貌,极具史学价值。 内容推荐 近代中国社会波澜壮阔,新旧之间持续缠绕互竞。举凡思想演化、人事代谢、社会变迁及其互动关系,都呈现出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错综局面。西潮冲击之下的中国读书人,由于对文化竞争的认识不足,渐渐失去了自身的文化立足点,导致对于往事与近事,皆不免生出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困惑。不少历史逻辑,余音至今不绝。罗志田著的《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中华学人丛书》的基本取向,就是返其旧心,给各方以平等的发言权,通过具体的人怎样做具体的事,来展现近代中国的新旧之争。 目录 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 一、思想权势转移:从西学不能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 二、社会权势转移:从士到知识人 三、社会权势再转移:知识人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青年的兴起 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 一、从边缘走向中央的湘学 二、后湘军时代湖南的守旧与趋新 三、近代湖南排外的实际与迷思 四、余论:官绅的互动与竞争 思想观念与社会角色的错位:王先谦、叶德辉与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之争 一、引言 二、旧中有新:王先谦、叶德辉对国情的认知 三、由新转旧:旧派人物反戈一击的关注所在 四、余波 他永远是他自己——陈独秀的人生和心路 一、发出时代的声音 二、从国家到个人的觉悟 三、从文学到伦理的文化革命 四、从康、梁到胡、陈的时代转折 五、走向行动的政治革命 六、一生定位 文学革命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反响 一、引言:《新青年》的沟通作用 二、“我们”与“他们”的困扰 三、新文学作品的实际读者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陈独秀与“五四”后《新青年》的转向 一、“五四”前后的《新青年》 二、北大的学科调整与京城的新旧之争 三、在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陈独秀 四、《新青年》的转向 五、《新青年》编辑部改组风波 六、余论:“五四”比我们认知的更丰富 课业与救国:从老师辈的即时观察认识“五四”的丰富性 一、引言 二、蒋梦麟对“五四”的即时观察 三、老师辈一年后的反思 四、救国和读书怎样两全? 五、社会模范的自制能力 六、余论:进一步认识“五四”的丰富性 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 一、论战双方的动机 二、进化论与作为“五四”基本理念的“科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中华学人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罗志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17493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0 |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4 |
| CIP核字 | 2014102302 |
| 中图分类号 | B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6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