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平凹在我家写废都)
内容
编辑推荐

健涛的《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平凹在我家写废都)》选择了1980-2000年这个时间段,对贾平凹的写作经历和生活变故进行了客观的记述。此段时间属于贾平凹创作长篇小说《废都》期间,因为贾创作期间有很多时间住在本书作者家中,因而作者就有了近距离观察贾平凹的机会,就有了了解贾平凹创作背景、创作环境、创作情绪的可能,所以说,本书是贾平凹的写真,准确地说是局部写真,但作品对于研究贾平凹的创作经历和思想,了解《废都》创作的背景和文学价值有一定意义。当然书中也涉及贾平凹新近的创作经历,并对一些对贾的不实评论和介绍,用事实进行纠正。

内容推荐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平凹在我家写废都)》作者健涛为贾平凹朋友,该著作主要以作者与贾平凹及其家人的交往为事实依据,重点记叙了贾平凹写作《鸡窝洼的人家》之前对该小说原型地原型人物等的考察情况以及贾平凹写作《废都》是的生活状况,探讨了小说原型与小说故事、贾平凹写作《废都》时的生活状况与《废都》的关系,同时主要针对某些有关贾平凹的著作“失实”的方面,拨正性地介绍了贾平凹与朋友的交往等情况,对于研究贾平凹生平及其创作有资料价值。

目录

也来“吃”一回贾平凹

关于“吃”贾平凹及其他

初识贾平凹

“逃”至秦岭深山的贾平凹

走马观花采风记

走访“鸡窝洼”原生地

换老婆的故事

从生活到艺术的创造

电影《野山》点滴

病中贾平凹

婚变中的被动地位

复杂的感情世界

在大荔的日子

《废都》纪事

《废都》创作的两个触发点

骨子里就是个农民

《贾平凹透视》透视

以平常心平常人看贾平凹

他离大师有多远

后记

试读章节

关于“吃”贾平凹及其他

多年以来,随着贾平凹名气越来越大,围绕贾平凹舞文弄墨者数不胜数,道听途说或者一知半解,便可挤兑出偌大一篇文章或一部书来。这些文章和书以纪实的名义,披露贾平凹一些工作和生活细节,作者与贾平凹亲近和友好的情节不可避免地夹杂其中。在著作发表和出版后,作者不仅借着贾平凹出了点小名,而且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些人,人们形象地斥之为“吃”贾平凹者。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一位有突出贡献的作家,但是还远没有达到神得不得了的地步。在现当代文学领域,贾平凹亦非独占鳌头者。窥视贾平凹文学创作上成功的奥秘,是广大读者的精神需要,关键是应当关注什么。一些人之所以被斥为“吃”者,是因为他们不是从读者需要深刻了解贾平凹的愿望出发,而是为着自己的某种利益,不顾及读者的感受,为“吃”而吃,让人反感!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不借名人而名己的原则,无论是达官显要还是社会精英,我倒也认识几个人,贾平凹还算不上是顶尖的。但是,我从来没有把他们拿出来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更没有像跟屁虫似的去和他们套近乎。我以为这不只是一个人性格特点的体现,而且是其尊重自我人格尊严的表现。想要被社会大众真正认可,那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因此,我极少写有关贾平凹的文章,更不要说写一本书。尤其是在《废都》刚刚出版后,各种各样关于贾平凹的文章倾巢而出,我都没有在其中凑热闹。1994年,湖南省一个杂志不知从什么渠道了解到我是贾平凹一位不同寻常的朋友,当时以千字二百元的高稿酬约我写贾平凹,声言字数越多越好,被我婉言谢绝了。2010年《废都》开禁再版后,一些专门研究贾平凹的机构搜寻有关《废都》的各种信息,发现贾平凹写作《废都》过程中的耀县桃曲坡水库、大荔县邓庄和户县李连成处三个地方,唯独大荔县一段竞没有当事者一篇文章见诸报刊。

在众多贾平凹纪实文学作者中,太白文艺出版社的孙见喜应当说独树一帜。作为贾平凹早年的挚友和乡党,孙见喜最早用纪实的手法把贾平凹介绍给了广大读者。为一个尚健在的人树碑立传就已经冒着风险,且当时的贾平凹刚刚人到中年,就以传记的笔法展示其生活与创作经历,所要冒的风险更大。但是孙见喜成功了,相继出版的《贾平凹之谜》《奇才·鬼才·怪才贾平凹》《鬼才贾平凹》等,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人们从孙见喜的作品中,知道了贾平凹有一个貌美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知道了贾平凹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这种文学界少有的爱情佳话,成为贾平凹早年间坚持创作并获得成功的重要支柱。特别是他让大家认知了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充满了才气的作家,无论是怪才、鬼才,都似乎是当今中国文坛佼佼者。

1986年,陕西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文学双月刊《文学家》,发表了孙见喜一篇有关贾平凹的纪实文章,几年后惹出官司。这场官司与长篇小说《废都》中贯穿全书的周敏在《西京杂志》上发表关于庄之蝶的文章而引起的官司相仿,其实它就是《废都》创作构架灵感的原始素材。孙见喜文章写到贾平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工作,其间与一位未婚女同事似有暧昧之情。这位女同事与贾平凹是西北大学同学,曾被称为“校花”,长得十分漂亮,上学期间就是众多男生追逐的对象。后来这位女同事嫁给了一位省级部门干部。多年后的一天,这位女同事的丈夫偶尔翻阅到孙见喜这篇文章,想到贾平凹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工作时,仅有爱人M一人为未婚女青年,而且与贾平凹有过多次共同工作的经历,关系也可谈得上密切,于是便质问M是否曾与贾平凹有染。此时M已任职某出版社领导,断然予以否认。为了证明自己清白,M以侵害名誉权为由诉至法庭,陕西人民出版社为第一被告,作者孙见喜为第二被告,主人公贾平凹为第三被告。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败诉,后又上诉至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官司打了好多年不了了方。

P3-5

后记

很长时间以来,一些写贾平凹的出版物,越来越把贾平凹描得不像真正的贾平凹了。肆意吹捧者毫无节制地捧上了天,神乎其神得不像是个人;曲意贬糟者不顾起码的事实存在,把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个人隐私,公开拿出来说事,让人感到贾平凹人格品质上都有问题。而贾平凹,人家说他好他也不领情,有人无端地羞辱他,他也不发声,像一块泥巴似的任人捏来捏去。作为一直关心他的朋友,我心里很替他着急和焦虑,于是便萌生了要把真正的贾平凹写出来的念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

从打算要写一本有关贾平凹的书,到最终完成这部只有二十多万字的书稿,经历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其间我忙于写作记述陕西省扶贫基金会业绩的长篇报告文学《大爱无疆》和原陕西省副省长王双锡的传记《黄土地的儿子》,实在腾不出手来,但是也有一直无从下笔的困惑。我不知道该怎样把我所知道的贾平凹弄成偌大一本书,也不知道该怎样处理那些目前尚不能公之于众的素材,若是不能实话实说,我写出来的东西又怎能吸引和说服读者呢?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文坛一位公认的大家,心地善良,为人正直,行事作风端正,绝非那种阴阳怪气、蝇营狗苟之辈。特别是在声名斐然之后仍然保持着谦虚谨慎、低调做人的作风,没有那种大言不惭、目空一切的丑态毕露。贾平凹这些让人喜爱的好形象,在已有关于贾平凹的纪实作品里,大都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来。相反,名人那些貌视高大形象的坏毛病却被描写得细致入微,加上“超常的吝啬”和神神道道的一些怪异行为,给人一种才子加小丑的可笑面孔。对于真实的贾平凹来说,这是最大的不真实。

我虽然也以文字混饭吃,但是始终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属于那种眼高手低的货色。对于贾平凹文学创作方面的得与失,我没有资格也没有本事去说三道四。作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大脑思维伴随着各种复杂的因素随时变化。写作又是一种独立思考的个人行为,不可能像工业化产品那样程序化生产。如果要研究贾平凹,首先应当还原出一个真实的贾平凹来,然后才能从翔实可靠的生活经历中,探索其不断创造的秘密。因而摒弃现有关于贾平凹纪实文学中的神化色彩,揭穿丑化贾平凹的不实之处,乃是我写这么一本有关贾平凹的书的全部用意。

本书初稿写成后,我遵照贾平凹的意愿和原来的承诺,送给贾平凹去看。贾平凹对写他的书一贯的原则是不看,文责自负,这一次却愿意并且认真地看了,书稿在他那里放了将近两个月。2013年7月3日,贾平凹约我谈了他对书稿的意见。贾平凹的意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事实不确处的纠正,二是建议尽量不要牵扯和伤害到别人,具体说到几个当事人的名字。

我把书稿拿给贾平凹去看,绝不是要他审阅是否符合他的意愿,而是与他核准事实的确凿性。以避免那种“凭着只言片语就弄出一大堆来”和“逮住一点音儿,把我写得面目全非”的问题出现在我的书中。对于事实上的勘误,我与贾平凹一起回忆校对达成一致后予以采纳。对于贾平凹提出不要牵扯和伤害别人的建议,我从总体原则上表示接受,时过境迁陈年旧事,如今都一大把年纪,再说都有点不好意思。可是,在关键环节实在绕不过去时,仍然还是提到了某些人。在此我先向他们说一声:“对不起”,希望他们见谅。

最后,我还要说明一点。我写这本书原本不打算现在就拿出来出版,而是想以见证人的身份留下一份真实的资料,作为若干年后的未来人研究贾平凹的依据,因而一开始即毫无顾忌地放开来写。真名实姓,事情经过翔实细致,个人隐私或者只能两个人知道的私房话统统照实讲来,完全让贾平凹透明起来。后来我又觉得鉴于目前关于贾平凹纪实作品中的乱象,认为有必要发出一点儿不同的声音,于是就在原来不打算现在出版的书稿基础上,修改出这么一个公开稿。原来的书稿与公开稿一起都送贾平凹看了,目的是首先把基本事实一一进行核对,公开的和不公开的都要做到准确无误。

众所周知的种种原因,原来的书稿确实目前不能拿出来出版,只能把它先妥善地保存下来,再留传下去,相信会成为将来有朝一日研究贾平凹的珍贵资料。未加修改的书稿具体什么时间能够拿出来很难确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至少应当是我们这些人都经过殡仪馆处理之后。贾平凹同意我这个观点,说是我们都死了以后,爱咋办咋办去。

书稿写成后,我的西北大学作家班同学鲁风协助联系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编辑张建明看过书稿后认为可以出版,但是希望不要公开批评一些陕西作家的作品,大家都还要见面,具体地指出了书稿中的不少内容。我在遵嘱修改中感到,要是全部按照要求删去那些内容,则失去了写作这部书的意义。后来有人建议在外地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孔令燕看过了书稿,认为内容和质量都不错,后因该社专注于虚构的文学作品未能如愿。适逢此时孔在北京遇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便向其推荐。刘东风认为这本书应当在陕西出版,随即做了安排。6月20日下午,刘东风、孔令燕一起在西安见到了贾平凹。贾平凹说只要事实准确,就什么都不怕。刘东风当即在电话里告诉我,那就不要多改,由他们出版。

孔令燕、刘东风和我的同学鲁风以及张建明在本书的出版方面给予诸多帮助,在此表示特别的感谢1

2014年6月23日

于西安沪灞生态区改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平凹在我家写废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健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79400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2014243873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8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