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夏天的肖像
内容
编辑推荐

  《夏天的肖像》选取了王蒙短篇小说二十篇、微型小说十一篇。与其他选本相比较,其特色是比较生活化、艺术化,含蓄与耐人寻味,甚至不妨说本书是王氏的比较边缘化的一个选本。

本书侧重性情与灵异的一面,所选微型小说则语带禅机,似真似幻,颇耐咀嚼。

本书作品的时间跨度超过了半个世纪。

至于十一篇微型小说,选自王氏的总题《笑而不答》系列。此系列小说最初注明是“玄思小说”,语带禅机,似真似幻,颇耐咀嚼,篇幅微小,有人恶搞说是最宜恭桶阅读。

内容推荐

  《夏天的肖像》作品的时间跨度超过了半个世纪,是王蒙相当独特的一个选本。包括《太原》《春堤六桥》《寻湖》《没有》《室内乐三章》《夜的眼》《夏天的肖像》《冬雨》《葡萄的精灵》《神鸟》《来劲》《他来》《铃的闪》《在我》《焰火》《听海》《海的梦》《笑而不答》《十字架上》等小说。

目录

序:性情与灵异的一面 林雨

太原

春堤六桥

寻湖

没有

室内乐三章

夜的眼

夏天的肖像

冬雨

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

葡萄的精灵

神鸟

来劲

他来

铃的闪

Z城小站的经历

在我

焰火

听海

海的梦

笑而不答

十字架上

试读章节

长河大学校长鹿长思放弃了清晨与本校与会人员共乘一班飞机返回H市的机会,把机票让给了旁人,自己则改乘晚七点五十五分的最后一班飞机再走。他已经是在站最后一班岗了。他想在这个风光宜人的地方散散步,想想事,一个人待一待。已经六年了,自从当了校长,他一直过着“开会有人找,吃饭有人陪,回家有人追,睡觉有人催”的生活,人走到哪里事跟到哪里。想起这一段经验,他疲劳中不无得意,得意中又似乎有些惨淡。

他的同事们是早晨六点十分走的。他七点半来到饭厅,看到一连几天熙熙攘攘的饭堂突然冷清起来,不免感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他吃着千篇一律的花卷、腐乳、稀饭和煮鸡蛋,想象着今后的日子,那可真是只有生活的生活,叫做生活生活化了。他想起一个老友的话: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专业、爱好和一二知己。

服务员走过来:“您是鹿校长?”

是。

服务员说是有您的电话,找到饭厅里来了。

什么事?他狐疑,原来是一个噩耗:他十分器重的一位——他本来想说是青年人,他带出来的第一批博士生中的最优秀者,比他小近二十岁的小吉,于昨天夜间突然心脏病发作,去世了。

他心情不好,今年这个年头究竟有什么问题?带走了许多人。李教授,比他大三岁,张副校长,比他小两岁,赵主任,与他同庚,生日比他晚十六天,都相继去世了。有人说是因为图书馆前的一个现代派雕塑不好,破坏了风水,“妨”(读“方”)死了这么多人。没有办法,那个华裔雕塑家在国外发了财,要给学校五万美元,条件是学校大竖特竖他的作品。他的妖魔化雕塑的竖立地点,是艺术家自己选定的。而图书馆翻修用的是香港巨富沈大才的钱,现在这个图书馆已经改名为大才图书馆了。如果他再多捐一点,会不会把长河大学更名为大才大学呢?

他想起在下乡劳动期间与农民谈生死的情形来了。一位农民老大妈说:“老鹿,人这一辈子也太快了呀!”鹿长思想了想,说:“也还可以吧。”也许是那时他自觉年轻,觉得死不死的事儿离他甚远,也许他下意识地控制自己不要在贫下中农面前暴露什么不健康的情绪,反正一切唉声叹气都不健康,而只要不健康就是反动。农民老大妈看到自己关于人生无常、寿命苦短的嗟叹得不到响应,便对鹿长思说:“唉,老鹿,这人,他就是愿意活着的呀,还是活着美呀,唉!”她忧伤地离开了鹿长思,使鹿长思回忆起来怅怅不已。

转眼,二十年过去,老大妈想来早已不在人间,现在轮到他来慨叹人生,进行人生的终极关怀了。

这时他的眼睛一亮,一个身影出现在面前。是她,是郑梅泠。你没走?呃,你已经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啦。

郑梅泠穿一身浅灰色套装,外加一个深色坎肩,布料以棉为主,又有些麻的成分,纤维历历可见,朴素乃至粗粝中,显得极其精致。她头发灰白,身材苗条,眼角上堆积着细纹,然而眼睛的灵动与深情,仍然使鹿长思惊叹。她的左腮上长着一粒痦子,显得楚楚动人。她说话的声音也很中听,不慌不忙,不娇不露。只是她的面色似乎不太好。一说,原来她也是改了上午的航班,改成今晚走。

真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见到郑梅泠,鹿长思想起的是四十多年前他们上大学时候的事。他们是同班同学。那时候,郑梅泠亭亭玉立,仪态超群,她爸爸又是副省长,那时候的郑梅泠离他这个其貌不扬的穷百姓是多么遥远呀。毕业后他们各散东西。“文革”后听说她也回H市来了。她分到了卫生部门工作。而他是在教育系统,素日无缘谋面,这也是隔行如隔山吧。现在的郑梅泠呢,她果真已经老了么?然而,在他的心目中唤起的仍然是青春,是往事,是对四十多年前的那个骄傲的公主的记忆。往事总是与故人同在。原以为往事已矣,遇到故人,忽然发现,往事还栩栩如生呢。

瞧人家的命!四十年前,她是副省长的女儿,紧接着是副部长的妻子,现在,她是厅长的母亲。他早已知晓,她的儿子新提升为人事局长。只是在H市的时候,他无缘与郑梅泠见面,他没有借口也没有必要去找她。而偶尔在一些场合见到人事局长时,他也从没有发现过与人家谈论局长姆妈的必要。

这次真巧,他们在这个湖边旅馆巧遇,他们一同选择了或是被安排了(?)与别人不同的一班飞机,他们都得到了一个额外的几乎一整天的“假期”。他们说,早餐后要一起到湖边长堤走一走。

而且这是一个机会,他有话对她谈。

P28-30

序言

性情与灵异的一面

林雨

本书所选,有王蒙短篇小说二十篇、微型小说十一篇。与其他选本相比较,其特色是比较生活化、艺术化,含蓄与耐人寻味,甚至不妨说本书是王氏的比较边缘化的一个选本。相对来说,其政治色彩比较淡一些。有许多论者往往倾向于分析王氏作品的历史时代意义,反而忽略了他的作品性情与灵异的这一面。本书也许可以算作王蒙著作中的一个变数吧。

《葡萄的精灵》如诗如边疆民歌,有贫困中的幸福与荒凉中的浪漫。天真而又辛酸。《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像童话一般,写活了一件衣服,也写出了无限悲凉与对于悲凉的克制与自慰。《Z城小站的经历》有类似的风格,并且是永远的含泪与含笑的遗憾。《春堤六桥》除了这些还有更多的沧桑,越是沧桑越是怀恋青春的光明的底色,同时越要保持着一种矜持与从容。王氏的写作常用手法之一是将地理的推移与时间的变化结合起来。空间的变化中蕴藏时间的流逝。他注意写景、写春光、写江南、写六座桥,却又是在写主人公的一生中不无那种“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苦笑。

《海的梦》是王氏的“伤痕文学”,但是他更重视的是知识者的内心,将悲怆与希望糅合在一起。篇中那样一个“银光区”,令人神往,也令人落泪,可称之为还不错的羞怯的理想主义。

“哀莫大于心未死”,聂绀弩的名句可以令我们更好地感动于海的梦。

《来劲》本身只有两千字,却招致了几十万字的质疑、不解、批评与辩护。在王氏离开领导岗位后,此作立即被一家报纸大张旗鼓地批判。批就批吧,竟然在批评文章中写错了被批的作品的题名,将“来劲”写作“来劲儿”,也算趣闻了。

其实本篇作品只不过表现一种对于生活与人物的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移动感、困惑感、不确定感。时人曾戏称当时的世相为“红灯绿灯一起亮”,这毋宁说是一种喜剧感。有各种的名不符实,日新月异,吹牛冒泡,天花乱坠,却也是莫知就里。《来劲》读来令人晕眩。小说毕竟不是选择题,为什么非此即彼呢?为什么读者不习惯就必欲除之而后快呢?  类似的有《铃的闪》,诡异地表现生活、情绪与语言的难以捉摸,无厘头或者“我不能告诉你”的得意与悲哀,它甚至是表现一种大起大落中的疯狂感,是悲悼无奈与兴奋狂欢的结合。是的,这是小说,更是语言与心智的狂欢与戏弄。

《他来》《焰火》表现的是同样的诡秘的内心,永远的悲伤、期待与记忆,也许还有恐怖与眷恋,有噩梦也有泪水,与其说这是小说,不如说是更像超现实的绘画或者雕塑。你有可能为之感动,却不可能分明地解释它们。

《室内乐三章》则是超现实与现实的平衡,往事与新事的平衡,若有所喜,若有所忧,若有,不,实有所亲所爱。王氏九十年代写到这一批作品时,你会觉得他实现了本人与文学、与生活、与时间、与空间的和解。王蒙老矣,岂有他哉!

《神鸟》则是象征,任你解读,写了艺术,写了潦倒,写了神灵,写了大交响乐队与命运的蛮不讲理,勾勒出的是图腾。

《听海》与《夏天的肖像》是另外两篇海洋小说。有海风和海涛,有生命的咏叹与季节的行走,有赞美也有虚空。《夏》篇发表后曾有一位年轻的女作家惊呼:王某有外遇矣。呜呼,这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寻湖》是上世纪末的作品,王氏自称是纪实之作,论者则认为有深意存焉。会上纲的人将之视为一个世纪的总结。据悉王氏闻之血压猛增,差点住进了医院。

本书诸篇的跨度很大,《冬雨》写于一九五七年初冬,是王氏五十年代的最后一篇小说。此作一九五九年被译为捷克语与英语在布拉格发表,时王在京郊劳动改造。王称他一九八。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时首次拿到了本篇英语版复印件,二〇〇七年,王访问布拉格时又得到了捷克文的杂志原件。

《夜的眼》作于一九七九年秋,是王氏自己最重视的作品。女作家赵玫曾经讲述,当时在读大学,从《光明日报》上读了此作,立马觉得生活不一样了,文学也不一样了。它是隔绝二十余年后苏联《外国文学》杂志翻译介绍的当代中国首篇小说。它也为“文革”后美国介绍中国当代作品的选集《玫瑰与刺》(林培瑞编)所选。《十字架上》写于一九八八年,斯洛伐克著名汉学家高力克称之为王氏的最佳小说,取材于基督教故事,在王氏作品中颇不多见。而《太原》则是王氏二〇〇八年新作,发表于《上海文学》七月号,半是怀旧温习,半是亲爱慨叹。记忆永远而且深刻,感念热烈而且诚笃。早越古稀之年的王氏仍能写得这样多情,固可叹也。

本书作品的时间跨度超过了半个世纪。

至于十一篇微型小说,选自王氏的总题《笑而不答》系列。此系列小说最初注明是“玄思小说”,语带禅机,似真似幻,颇耐咀嚼,篇幅微小,有人恶搞说是最宜恭桶阅读。后来王氏一发而不可收,内容渐渐“三贴近”了:叫做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乃改总题为《尴尬风流》,已发表数百则,并辑录出版,出版家称之为“长篇小说”,亦被接受,反响殊为不恶。至今王氏仍然不断发表《尴尬风流》新篇,已发表《尴尬风流2008第5号》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夏天的肖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70494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4292866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1
16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