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红编著的《赤脚医生与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以河南省为例》通过赤脚医生在乡土社会中的行为变迁研究,力图站在历史的高度,从赤脚医生在乡村社会的行为中挖掘出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需要重视的失误,以史为鉴,为设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图书 | 赤脚医生与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海红编著的《赤脚医生与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以河南省为例》通过赤脚医生在乡土社会中的行为变迁研究,力图站在历史的高度,从赤脚医生在乡村社会的行为中挖掘出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需要重视的失误,以史为鉴,为设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推荐 李海红编著的《赤脚医生与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对人民公社时期河南省赤脚医生在乡土社会中的行为研究,系统地分析他们对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回应,探讨政策执行与回应之间的互动,由此深化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和赤脚医生群体的研究。其一,详细梳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在河南省的运行,弥补河南地方史在这方面研究不足的缺陷;其二,从理论角度论述河南省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研究其原因、影响等;其三,探讨赤脚医生实际执行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情况,通过这个群体的行为研究他们对政策的回应,乡土社会对赤脚医生行为的回应,从中探索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在乡村的效应。这些内容的展开和充分论证能够为新时期政府设计新型农村医疗改革政策提供理论来源和历史借鉴。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在河南省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医疗卫生状况 一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医疗卫生状况 二 新中国成立前河南省的医疗卫生状况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改善医疗卫生的政策和 措施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改善医疗卫生的政策 和措施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省人民政府改善医疗卫生的 政策和措施 第三节 赤脚医生群体产生的背景 一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村落文化是赤脚医生存在 和发展的深厚土壤 二 新中国现实国情的选择 三 毛泽东的重视和政府有力的推动促进了合作医疗制度 和赤脚医生群体的发展 四 城市卫生人员和医疗技术的下乡,为合作医疗制度和 赤脚医生群体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第二章 传统合作医疗制度和赤脚医生群体在河南省的变迁 第一节 传统合作医疗制度和赤脚医生群体在河南省的 萌芽和发展 第二节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赤脚医生群体在河南 省的繁荣 第三节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赤脚医生群体在河南 省的衰落 第三章 河南省各级政府对合作医疗的管理 第一节 对合作医疗运作的管理 一 合作医疗运作模式的管理 二 大力开展群众性的采、种、制、用中草药运动 第二节 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整顿 一 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前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整顿 二 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后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整顿 第三节 对合作医疗经费的管理 第四章 河南省各级政府对赤脚医生的管理 第一节 对赤脚医生的教育 一 思想教育 二 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教育 第二节 对赤脚医生的技术培训 一 多渠道培训赤脚医生 二 培训赤脚医生专业知识的内容 第三节 对赤脚医生的待遇 一 经济报酬 二 政治待遇 第五章 赤脚医生群体对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回应 第一节 赤脚医生群体的积极应对 一 主动掌握医疗技术 二 积极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三 自觉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四 尽心为病人服务 五 积极参加卫生防疫和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节 赤脚医生群体的负面回应 一 落后的理念和行为对赤脚医生的负面影响 二 少数赤脚医生私心太重,唯利是图 三 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后赤脚医生的负面回应 第六章 对合作医疗政策和“赤脚医生”群体的历史性反思 第一节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的特点 一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保障的重点是 门诊和小病 二 医疗费用低廉 三 赤脚医生的服务态度好,方便群众 第二节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的积极作用 一 初步解决了农民的看病吃药问题,有利于农业生产 二 有利于推行疾病预防工作 三 有利于挖掘祖国传统医学 四 加快了乡村医生的培训 五 获得国内外一致肯定 第三节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的缺陷 一 集体经济基础差,合作医疗基金筹措困难 二 受“左”倾思想的影响较大 三 管理模式不规范 结论 结论一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为农村卫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论二 传统合作医疗的举办应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结论三 对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附录 附录一 《新乡地区农村合作医疗试行条例》 附录二 《合作医疗财务管理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赤脚医生与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海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7155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2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8 |
CIP核字 | 2015037861 |
中图分类号 | R192.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