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人言
内容
编辑推荐

《老人言》一书是作者吴成康生活中的一角自留地,总结了生活中经验:人生有“三”境;成败观;最重的誓约;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人不可无志;身体是最终的依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事情是干出来的;记忆力是人脑最重要的能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珍惜时间;主意总是想出来的;发现并抓住赚钱的机会;灵感与成功相伴;会说话,事半功倍。

内容推荐

《老人言》一书是作者吴成康六十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作者在人生的道路上播种心灵中的种子,用心耕耘,这一篇篇文字就如同作者在人生道路上收获的果实,能给作者收获和启迪。

目录

第一章 人生“三”境

 1 治学三境界

 2 做人三“常” 

 3 人生三情一

 4 做事的三“然” 

 5 做人三境——“净”、“静”、“竞”

 6 人生三乐

 7 人生三部曲——“少”、“中”、“老”

第二章 说成败

 1 什么叫成功

 2 怎样才能成功

 3 说失败

第三章 智慧做人,少留遗憾

 1 智慧做人,少留遗憾

 2 努力过才不遗憾

 3 选择了就必须承受结果

 4 小事中也有智慧

 5 知道不如做到

 6 再让三尺又何妨

第四章 最重的誓约

 1 一日夫妻百日恩

 2 出轨容易收场难

 3 过日子最重要的是责任心

 4 离婚不是儿戏

 5 老伴四“好”

第五章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1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2 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

 3 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成功

 4 多与成功者为伍

 5 砍一刀换来的高考成功

 6 每个小目标都达到了,则最终就会成功

 7 细节决定成败

第六章 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

 1 用心做事的曹德旺

 2 目标如一的蒙牛人

 3 一条道走到底的孟乔波

 4 退学的比尔·盖茨

 5 杀出绝地的史玉柱

 6 走好每一步的俞敏洪

 7 人生关键处只有几步——原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北大演讲

第七章 人不可无志

 1 人不可无志

 2 有志者事竞成

 3 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4 立志赚钱的温州人

 5 敢立大志的“杉杉”

 6 立志也要有智慧

第八章 身体是最终的依靠

 1 活着,一切才有可能

 2 健康=幸福

 3 身强心也要强

 4 病从口人

 5 透支身体无异于自杀

第九章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1 有时间就要多读书

 2 和尚要撞好钟,学生要学好习

 3 自学是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4 知识全靠积累

第十章 事情是干出来的

 1 走出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

 2 经验有时大过学问

 3 只说不做,留下的一定是遗憾

 4 行动起来就有新思路

 5 不作为是最危险的

第十一章 记忆力是人脑最重要的能力

 1 人的记忆潜力是巨大的

 2 专心才能记住

 3 增强记忆能力的“妙”法

第十二章 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1 有德有才即德才兼备

 2 道德的修养

 3 有知识专长

 4 诚信明礼

 5 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6 吃苦耐劳,勤俭自强

第十三章 珍惜时间

 1 时间的内涵最丰富

 2 时间管理的十个关键

 3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四个秘诀

 4 利用好有潜力的零碎时间

 5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惜时的故事

第十四章 主意总是想出来的

 1 会想办法的犹太人

 2 想办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3 凡事要多想几步

 4 “馊”主意也不妨一试

 5 只要你想,办法总是有的

 6 想法要与时俱进

 7 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第十五章 发现并抓住赚钱的机会

 1 两个青年人开山挖石头的故事

 2 洗澡池里寻商机

 3 创造“吃苦”的机会来赚钱

第十六章 灵感与成功相伴

 1 灵感概述

 2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

 3 苯环状结构的发现

 4 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5 门捷列夫梦里的元素周期律

 6 “人字桥”与灵感

 7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灵感

 8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的设计灵感

 9 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的设计灵感

 10 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灵感

第十七章 会说话,事半功倍

 1 生活中离不开会说话、说好话

 2 话说好暖人心,话说坏惹祸端

 3 说话巧能生财

 4 好话说不好会适得其反

 5 说出口前先三思

 6 说话要注意场合

 7 说话要注意对象

 8 说话还要注意对方的心理需要

 9 说话交流以情动人

 10 多说宽容一些的话

 11 说话尽可能富有艺术性

 12 说话要尽可能避免误会

 13 问话有技巧

 14 答话的技巧

 15 听话的技巧

 16 良药不必苦口

 17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8 批评学生的原则

试读章节

人生三情

其实此三“常”之道亦可引出人生三“情”,即人生有三“情”——亲情、友情与民情,这是67岁时我从3首唐诗中悟道出的体会,已思之多日,挥之不去。

说实话,我原本是学理科的,对唐诗毫无钻研,不要说万首,即便目前广泛流传的数百首经典唐诗,读过、思过的也有限,能背下来的充其量十余首。下面的这3首唐诗,我尽管早已熟读能背,这次还是听我6岁的外孙女在朗读时,才又勾起了我的思绪,算是突来灵感,悟道出人生有三“情”。

其一是亲情。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五言古诗的意思不必解释,说的是亲情。长辈、父母、子女等,亲人间有情义。其实今年我已进入67岁了,我的父母均已仙逝,他们二人1923年同年出生,爸爸活到84岁,妈妈活到90岁。今天我很想念二老。回忆往事,亲情历历在目,母子(女)情深,父爱如山,天底下没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子女的。可我们作为小辈,孝敬父母的亲情与行动不如父母亲关爱我们小辈的百分之一。

今天我很后悔孝敬我的父母做得很不够,尤其孝敬爸爸很不足。爸爸拿工资,他在世时,总说自己的钱够花,不要我给他买东西,他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自由自在。爸爸爱吃花生米,一次请客吃饭,作为主宾的他突然拉开椅子,弯腰躬身在桌下寻找东西,大家不知何事,也都往桌下看,后来他捡起了自己掉下的一粒五香花生米,说“我爱吃花生米”,把大伙笑得喷饭。爸爸去世后,妈妈比爸爸多活6年,由于没有爸爸陪伴妈妈,我们3个子女照顾妈妈超过对待爸爸,尤其饮食上吃得花色更为丰富。这让我留下的遗憾更少一些。现如今,让我们再孝敬爸妈已经无法弥补了,他们二老已经去世。只是每次去爸妈墓地扫墓,我都不会忘记给爸妈贡上一袋花生米和一瓶高粱酒。这里我要将这个道理写出来,告诉身边的朋友们,以免今后别像我一样后悔。

大概这就是此诗深人人心,留在后人心中的亲情精神所在。

其二是友情。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的意思大家也都懂,诗意描述的是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朋友之情之深,言简意赅。诗句读后,谁人能不动情?古往今来,生活里人们离不开友情,一个孤家寡人,没有朋友的人是很难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而每一个人一生中也一定得到过朋友的帮助。

回忆我自己,一生中有很多好朋友,我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上学时同学间有许多好友,工作后同事之间有好友,学习与工作互相帮助;当老师时有师生情,教书育人,结下友情;当管理者后与下属齐心合力完成工作任务,关心下属,尤其对于青年人不忘帮助他们,提携后人……这里要说的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往往是不需要回报的,常见的情形是毫无及时回报。但是退休后,我却得到了许多朋友和同事的帮助,收到了很多回报。我退休后回到上海生活,而原工作的大学,每年总有一些事情要办,随着年龄增大,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诸如报销药费、填写表格、看守房子、修理妈妈家漏水的管道等都是由我的学生、朋友、同事帮助办理。若干年后,我收到的回报真的是很多很多,应验了那句名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其三是民情。

悯农(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诗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背读,它的意思同样是人人皆知。此诗说的是民情。农民种粮食很辛苦,同样劳动者创造财富要付出辛劳,老百姓也好,当官的也好,都要体恤民情,不忘民情。我们在餐饮时,当节约食物,不浪费一粒饮食。如今国富民强,国泰民安,老百姓丰衣足食。但今天,也有一些人大吃二喝,饭店里请客时,点菜总是佳肴过度丰盛,以致吃不完造成浪费,很是可惜。浪费食物不应该,如今政府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老百姓中浪费现象已大为好转。

悯农(二),说种粮食辛苦,粮食来之不易,这是诗人的原意,这里我也把它用到了我的身上。退休后为了充实我的生活,我参加了社区老年学校的书法班,开始练习写毛笔字。如今毛笔字写得有长进,其中更有心得体会。练好、写好毛笔字如同种粮食,同样是很辛苦的。因此我大胆和唐·李绅诗人的悯农(二)诗,改写如下:“握笔日当午,汗滴桌上纸。谁知砚中墨,字字皆心力。”我知道,改此原诗,大不敬,敬请诗人先辈不计小我之无礼。

P6-8

序言

我原本是高校教师,后来成为大学的一名中层管理工作者。退休前曾想过,自己退休后干点什么事情呢?我是一个动脑筋的人,晚年尤其喜欢悟道哲理,喜欢看励志成功学方面的书籍和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平时我想到什么,亦爱写出感悟,每年都会有短文在报刊发表,于是决定将自己人生的经验和感兴趣的事情,包括自己喜欢的故事写出来。充实生活,这就是书稿的初衷,直到67岁时成就本书。

我们说人生有道,不用心者看热闹,有智者思门道。你的智慧除了在生活中获得经验、积累知识以外,通过阅读图书是获取知识、增加智慧最有效的方法了。对于好书,开卷有益,尤其对于看纸质图书,它能带给人们更大的思考空间。

说实话,一本书稿,断断续续几年时光,好事多磨,要做到内容上乘是很不容易的。退休后,我的生活充实,这本书就是我生活中的一角自留地,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播种心灵中的种子,用心耕耘它,那一篇篇倾注心血、文笔令我感到满意的篇章,如同收获的果实,总让人有一种幸福的成就感,仿佛又回到上班那努力工作、取得进步与成绩的时光。真是有所乐,有所为,甚至享受其中,让人陶醉。

期间让我感觉到,如今人们物质生活富裕,文化娱乐生活多彩,尤其信息通畅,但现实表明,生活中游移有浮躁之气,本来打拼事业是要靠自己的智慧,不能仅仅靠出卖体力和随波逐流,可是有人常常忽视这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便捷、手机畅通,电视、电影随处可视……纸质图书被人冷落了,什么中外名著、科技图书,不想再去读它。书店、书城去得少了,许多人数年中几乎不买图书了。尤其便捷的网络搜索与浏览,极大地冲击了人们对纸质图书的阅读需求。

关于本书,其实,在我刚退休时,骨架基本成型。那年刚巧女儿生宝宝,于是作为外公的我来到上海,带外孙女,直到她上幼儿园,我才有时间钻研它,丰富它的内涵。好在书稿关于才智的内容不过时,如铜镜越磨越亮,包括爱情主题,都是生活中永恒的内容。

好事多磨,几年的努力,今天全书终于完稿了,收获多多,还是那句话——人生有道,生活中充满智慧!

作者

2014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人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吴成康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55018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9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7
CIP核字 2014283319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