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奇遇
内容
编辑推荐

愿我们活在情理之中,在最渴望安慰的时候,有意料之外的收获。愿我们循规蹈矩地成长,在迷茫困顿的时候,突然看见我们真正期待的生活。

三盅暖情力作新书《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奇遇》,致敬青春,不为掩埋过往;匆匆那年之后,还有更多想象。“愿我不眠不休写下的每一个故事,都有你的影子。愿你在读到的每一个故事里,都能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内容推荐

三盅所著《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奇遇》讲述一个超越年龄存在的暖男,对生活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他认为,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奇遇,也正是用这种状态对待友情、爱情和亲情。

对青梅竹马的朋友小敏拥有无龄感心态充满欣赏,对法国女孩追逐爱情不分年龄的全力认同,对旅行中偶遇的林珊放肆的追求,以及最终找到真爱和心爱的人小勇在一起,作者一直在宣扬一种无龄感心态的理念,而正因此,岁月的年龄痕迹也绕过他的心灵。

一切都是因为爱,爱的浪漫也不能一直停留在想象,暖男就这样一直折腾,不断窃取“无龄感”的密码,试图一直以年轻的心态生活下去。至少直到现在,他做到了。

目录

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活

Part one 不厌倦,就像生命无止境

 01.同龄人的代沟

 02.活出几辈子的精彩

 Parttwo新鲜感,就像从未尝试过

 03.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

 04.去生活,就像今天是末日

Part three 突围,就像私奔一样

 05.整理好心情再出发

 06.邂逅生命中的那份偶然

 07.无龄感赌局的真相

 08.年龄感魔咒

 09.突围,龄感源自环境

 10.秋阳的客栈

 11.修行者的启示,无龄感的瞳眸

 12.向往自由:老人的名片

Part four 疯狂爱,就像年轻时那样

 13.强者没有年龄

 14.管别人怎么说

 15.无龄感告白:1001朵玫瑰

 16.面对病魔,年龄失去了意义

 17.安东尼的思念与憧憬

Part five 选择,无所谓早晚

 18.Winner也有过去,Loser也有未来

 19.拥抱无龄感生活

试读章节

文化与教育背景及意识形态决定了,欧美人在选择个人生活时更加多元化一些,更遵从自我意愿。或者换言之,他们的自我意识比我们更强些,多数人不太喜欢随大流。何况每个民族都有它固有的性格,实在不必苛求。所以,客观公正地说,假如二八法则在这个问题上同样适用的话,我相信有龄感与无龄感人群的比例,欧美是二八,我们是八二。

小敏就是这样一个从“八二国度”跳入“二八国度”的女人。

她与我同岁,青梅竹马,却最终与我没有夫妻之缘。我们两家是世交,在上海时就是邻居,且同一班列车离开上海支援内地。她同时也是陈鲁豫的同班同学,只不过大学毕业后各自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路。

1993年,小敏考托福去了美国洛杉矶,后在纽约认识了她现在的老公Tom,一位英俊的美国人。第三年,他们生下了女儿Coco,此后定居在旧金山。

2002年我去看望她们母女时,顺便成为了Coco的过房爷。当然,Tom是不会理解什么叫“过房爷”的。后来小敏是这样跟Tom解释的,上海话,就是教父的意思。我当时一惊,谢天谢地,只要不是邪教就好。那几年,你懂的。

Tom就职于联合国纽约总部,曾有那么几年,他要一周两次乘飞机横跨美国去上班。2008年,出于工作需要,小敏携Coco及刚满周岁的儿子,随Tom一道移居瑞士,那是联合国位于日内瓦的欧洲办事处。

今年年初我去瑞士,走了日内瓦和琉森两座城市,却很可惜没能联络上她。她有一个习惯,只有回到上海才会临时借用她母亲的手机,而在美国和瑞士,她从来不用。等我想起她前两年留给我的固定电话时,那号码好像早已易主。

这样算来,我与小敏上次见面是在20[)8年,她们全家搬去瑞士之前回上海看望过家人——母亲、姐姐。那年我与她都是三十八岁,而她的外婆则已是九十二岁高龄,我一直都叫她“老祖宗”。外婆其人,也许是我这本书里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无龄感老奶奶,但此处暂且按下不表,后面自有详述。

从以上寥寥几笔对小敏的介绍你已看到,至少在她二十三岁之前,她也与其他人一样,在同一个教育体制下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学业。2008年小敏回上海,我们聊的最多的还是她在美国的生活。当然,由于我的大姨妈一家也住在旧金山的缘故,她自认为还有责任跟我汇报SunSetDistrict(日落区)一带的治安状况、不动产行情,以及她感兴趣的见闻。值得一提的是,她关注不动产并不久,单纯是因为她全家即将离开美国去瑞士,她的关注便有了用处——她和Tom眼下正在处理旧金山的房产。

那天,我们一同用完简单的午餐,她问我方不方便陪她一道参加一个聚会——她的几个大学同学,都在上海发展,与她多年不见,这次小敏回来,大家便相约一聚。我欣然应允。但谁也没有想到,半个钟头后,我们没和她那几个同学一道晚餐,而是匆匆钻进了出租车,逃亡一般离开了聚会现场,其状可谓狼狈。

小敏完全没想到会是那样一个场面。她说:“这几位同学,当年都是与我特别要好的姐妹,我去美国前,都来为我送行,就在路边一家很不起眼的小饭店,那是一场抱头痛哭的离别啊,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次相聚却要租用那么豪华的一间会议厅。”

P2-P4

序言

别玩新奇的玩意,也别去远行,继续过千篇一律的生活,可以更保守一点,这才是你这个年纪应该做的事情,大家都这么说。不要再幻想,不要生活在云端,吃同样的食物,见同样的人,最好拿更精确的刻度来计量食物的营养成分,过了三十的人就应该这样。每天做同样的事,种种花,遛遛狗,不要再讲究衣着,他们说上了年纪的人时尚就是原罪。心思别太活,与和你一样的人聊聊天,打打麻将,接送孩子上下学,梦想早就该腐朽,就让它进坟墓吧。工作必须稳定,在办公室里混一天算一天,时刻提醒自己,还有房贷和车贷,还有一大家子需要养活。离冒险远一点,走相同的路,最好别出门,外面的世界太危险,激情会燃烧你的生命。保持坐在马桶上拿着手机看新闻的习惯,它会告诉你有多少种食物和习惯不利于你的健康,尽量让自己活得更长久……

可是,这果真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有一个长年处于亚健康的年轻人,在朋友的推介下拜访了一位百岁老寿星,向他讨教健康与长寿的秘诀。老寿星心平气和地告诉他,秘诀就是不吸烟不喝酒,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清心寡欲多食蔬果,不碰麦当劳不吃肯德基,多步行少坐车,多爬楼少乘电梯……

还没等老人家把话说完,小伙子讶异地问:“那要是这样,我干嘛要活那么久?”当然,这仅仅是个笑话,只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人若失去了活着的激情与乐趣,要比失去健康更可怕。

岁月的确是一把杀猪刀,但你也许可以变身为一匹无龄感的野马,只要你不知疲倦,跑得足够快,快到连雷电都劈不到你,那么这一整片生命的草原便都是你的,完全由你主宰。

2004年秋,我从慕尼黑出发去布拉格,然后折返回到布鲁塞尔。在德国与捷克交界的一个小镇上,我遇见了一群吉普赛人,那是个一月一次的跳蚤市场。

无论世人对吉普赛人这个族群有着怎样的看法,他们身上都有深深吸引我的某些特质。无论老少,从眼神中你便可以洞见与生俱来的乐观,有别于东亚各民族高度近似的勤奋状态,他们的乐观主要体现在满足于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对贫困现状的心安理得。

他们三五成群,唱唱跳跳,过着介乎街头艺术与行乞之间的生活。若以文明程度去衡量他们,素质显然并不高。可若是以幸福指数去衡量,却无疑要高出我们很多,因为在“能力/欲望”中,他们的分母足够小。

当我穿过那个热闹的集市时,一个吉普赛女孩从我斜对面一个摊位的布帘后钻出来,像只灵巧的猫咪,然后她挺直纤细的腰身,背过手去,神秘地朝我快步走来。这是个娇巧而漂亮的姑娘,头上缠着不规则形状的花头巾,一身嬉皮流苏分外惹眼,我据此猜想,这是个波西米亚姑娘。

她正朝我笑,既诡异又妩媚。基于某种不必言说的原因,我身旁的旅伴小尹感觉不妙,拉了拉我的衣袖,“吉普赛人。”示意我加速离开。可我偏不,我内心的理由很简单,在这样一个美丽女孩的身上,我完全想象不出究竟能发生怎样不美好的事,况且她看上去连十八岁也不到。

一直走到我的跟前,她才从背后亮出了答案,那是一朵鲜红的纸玫瑰,她双手郑重地擎在我的面前,笑意从她嘴角泛开,“こんにちは(日语,你好之意)。”她显然是把我当成日本人了。

我也朝她笑笑,接过那朵花,看她要做什么。可她却忽而低下头去,羞答答地抬眉望我。我一时愣在了原地不知所措。不一会儿,她指了指我手腕上的念珠,又指了指她自己。我明白了,她是要拿纸玫瑰与我交换念珠。

这下把我难住了,因为这串念珠对我有特别的意义,是我从寒山寺里求来的,有高僧当着我的面持印诵咒,何其难得。但我却极不情愿扫她的兴,灵机一动,一把扯来身边小尹,附耳求他,若是肯将他腕上的那串借我一用,回到上海后我一定亲往龙华寺为他求一串上好的紫檀念珠……

得到念珠的吉普赛女孩开心极了,做了件差点没让我“魂飞魄散”的事,她闪电般凑近来,在我和小尹的脸颊上分别亲了一口,然后像只百灵鸟一样飞走了。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那个摊位,于不远处回望。那布帘后其实还有人:一位胖得十分可爱的吉普赛老奶奶,她穿得更加花枝招展,恨不得把所有颜色都穿在身上。她们这会儿正站在摊位前的空地上窃窃私语,对那串念珠爱不释手。

老奶奶最终还是看见了尚未走远的我,她像少女一般多情地朝我挥手,最后还不忘补上一个媚态百生的飞吻。当时我有个错觉,若忽略外形,那分明就是一胖一瘦的一双吉普赛姐妹花。

离开集市后小尹说:“傻瓜,你难道都没看见吗?后来她们又给一个西欧男人献花……”

我笑笑,“嗯,怎么了?”

小尹反倒奇怪了,“我看你真的就是个花痴,你晓得那串念珠就算是摆到地摊上,起码也能卖到三百多克朗。”

我还是笑,“那又怎样?”

小尹无语,摇摇头不再睬我。

直到今天,那朵鲜红的纸玫瑰已然褪色,却仍被我珍藏着,就夹在我最爱的一本书里。与纸玫瑰一道夹进去的还有老奶奶的那个飞吻,我想,那将令我永生难忘。那一年我三十四岁。

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内心对流浪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羡慕吉普赛人的自由自在,想必他们的一生可以遇见大半个世界的人,而且我敢断定,喜欢流浪的人永远也不会老。比如三毛。

但这绝不是对那个民族某种崇高的敬意,而恰恰相反,那是一种不辨雅俗的自甘沦落,一股意欲身试的冲动,就像当年在大学宿舍里,第一根香烟,第一次萌萌的自我放纵,就那样怯生生地叼上了唇齿。

令我遗憾的是,倒是一直都没有遇见过精通塔罗牌占卜术的吉普赛人。但即便是遇见了,我也不会有兴趣从他们那儿获知有关我未来的任何信息。多么无趣的一件事,好比一部好电影,津津有味地刚看了个开头,旁边就有人把结局告诉你了。

2008年,在巴黎又遇见另一批吉普赛人,他们在这里被统称为波西米亚人。那是在塞纳河畔。有别于长期居住在东欧的吉普赛人,这群人在行为上收敛了许多,开始在大都市里操起了兜售仿真名画的营生。但任由斗转星移,从衣着到行为,他们似乎从未改变,让人有种错觉:兜兜转转总撞见同一个家族。

他们有着较之欧洲人更为邋遢的外形,却能在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中以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游走。他们出没于各种广场及人流密集地带,时而快乐地大声交谈,时而神色诡谲,像是在密谋着什么。他们很少搭乘公共交通,几乎不用手机。

岁月只不过在他们的脸上刻上了精美的纹理,蒙起脸来,你几乎分辨不出他们的年纪。

想必他们也明白自己的物质生活与这个大都市平均水平的巨大落差,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很少有人愿意为了过得更好而去读书,或者去寻找一份稳定的差事,更别说要他们定居下来,他们对生活始终有着自己的判断。

于是我曾感叹,世上最难以改变或同化的民族恐怕不是犹太人或蒙古人,而是吉普赛人。可这难道不是很好吗?我第一万次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改变?我相信,吉普赛人可读不懂我们的成功学。

我之所以决定写这本书,并非意图颠覆你现有的生活。我最初的想法是写一个不老的青春,但那样的话心灵鸡汤味就太浓了。后来我又发现它实在难以切中要害。

人们的终极关切往往是他们内心最恐惧的东西,也是最需要抚慰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又不打算依靠“仁波切(是藏地区的一些转世修行者的称谓)”,那就必须变鸡汤为迷魂汤,老实说这种事我做不来。我所能做的,仅仅是给人生提出另外一种可能性——无龄感生活。

这不是一本充满似是而非伪哲理的心灵鸡汤,所谓自我的心灵修炼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并且,我不敢保证能够时常陪伴您的心灵,因为该类型的书此生我也许只会写此一本。但这真真切切是我几十年来的所感所悟。写完它,我也许会重新上路,去投入生活,去完成我的新小说。不过谁知道呢,我不确信未来真的可以被规划。

下面讲一讲我。

我的人生轨迹是这样的,我生于上海,幼年随父母支援内地去了北方。三十岁之前我与大多数人没什么不同,求学、工作,按部就班,充其量比你们多了两项内容——始终坚持写作与练琴。

三十岁之后我回到上海,想要博取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便在而立之年去荷兰读学位。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个法国女孩,并与她相爱,回国后彼此断了联络。

然后我走上了创业之路。三十三岁开了第一家公司。三十四岁那年我爱上了户外运动和摄影。三十五岁才开始练习攀岩。三十七岁那年,我爱上一个比我小十五岁的姑娘,送给她一千零一朵玫瑰。三十八岁那年我逆时代潮流,弃商从文。现在我四十四岁,直到今天我还在谈恋爱。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虽然早已过了叛逆的年龄,但这些在我身上却得到了完美的颠覆。你们拥有的,我至今仍远远地欣赏着,而你们没有的,是我这样无龄感的自由生活。和你们相似,我也曾有过无数次的危机感,但我最终一一战胜了它们。

我跟自己说:“你的障碍只不过就是你自己,一旦突破了,那时连你自己都拦不住你,谁还有这么大能耐?所以,你就是要四十四岁还穿吊脚裤,五十五岁还想生个女儿,六十六岁还去KTV唱最潮的流行歌曲,七十七岁还要去读一个博士,八十八岁还要谈恋爱……”

这些,连老夫子也说服不了我,因为这是我为自己选择的路。我深信,只要遵从了自己的意愿,那就算不得离经叛道。

老夫聊发少年狂!无龄感为我的生活带来了新灵感,任凭岁月催人老,无龄我自乐逍遥。Refusingtogrowold!Nevergrowold!这也许正是我耗费多年苦苦找寻的存在的意义,抑或是一种生活信仰。

只要对生活还有眷恋,用心去活,那便是无龄感。生命只有疲倦时,而没有衰老时,这就是无龄感生活的精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奇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三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51715
开本 32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5024715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