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故事性--经典音乐的故事元素分析研究》笔者徐奋尝试用“讲故事”这种让人感觉亲切的艺术形式,来解读音乐,希望这种解读可以直观地被大众理解。本书的前半部分,会对音乐分析的理论发展进行一些简单的梳理;在后半部分会以几首古典乐曲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则对音乐和故事、诗歌的对应关系做一些举例。
| 图书 | 音乐的故事性--经典音乐的故事元素分析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音乐的故事性--经典音乐的故事元素分析研究》笔者徐奋尝试用“讲故事”这种让人感觉亲切的艺术形式,来解读音乐,希望这种解读可以直观地被大众理解。本书的前半部分,会对音乐分析的理论发展进行一些简单的梳理;在后半部分会以几首古典乐曲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则对音乐和故事、诗歌的对应关系做一些举例。 内容推荐 《音乐的故事性--经典音乐的故事元素分析研究》能帮助你改变聆听音乐的方式。 作曲家要将听众的注意力牢牢地拴住,他应该怎么做?演奏家又会怎么做?本书笔者徐奋提供的思路看起来独特,其实恰恰揭示了成功音乐作品的秘诀。 音乐是什么?是流动的建筑、空气的诗歌、心灵的对话……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骚客给出过各种回答,然而,他们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音乐的故事性或许可以给你意想不到的启发。 人们往往认为古典音乐是难以接近的高雅艺术,而故事则是伴随每个人成长的亲切伙伴,本书巧妙地在音乐和故事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即使是舒伯特的《鳟鱼》,抑或是肖邦的《叙事曲》,这些古典音乐中的经典,都变得更能打动人心。 目录 第一章 音乐分析法 第一节 叙事理论 第二节 音乐符号学、音乐传播学和音乐叙事学 第二章 音乐的故事性 第一节 故事 第二节 故事对音乐的启发 第三节 从故事架构角度看音乐类型 第三章 肖邦叙事曲 第一节 叙事曲第一首 一、结构布局 二、故事与音乐的序幕·开场 三、“幕” 四、高潮与铺垫 五、对比与反差 六、结 尾 第二节 叙事曲第二首 一、结构与特征 二、“幕” 三、高潮与铺垫 四、对比与反差 五、结 束 六、开场特点 第四章 舒伯特弦乐五重奏《鳟鱼》 第一节 《鳟鱼》第四乐章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 器乐间的对手戏 第三节 第五变奏重用大提的背后故事 第五章 音乐与诗歌中的修辞 一、对称 二、重复 三、装饰 四、押韵 五、模仿 六、拉宽 七、重叠 八、转折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音乐的故事性--经典音乐的故事元素分析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徐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4291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8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80 |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86 |
| CIP核字 | 2014308539 |
| 中图分类号 | J.6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