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莽西编著的《一篇文章的构成(民国文人写作十讲)》以讲课稿整理而成,内容上分为十讲,各篇既相对独立,合起来又涵盖了作文的各个方面,作者除郭莽西外,还有叶圣陶、夏丏尊、姚雪垠和王季思,均为民国时代的大家。全书文笔凝练,语言优美,如行云流水,富于节奏,令人不忍释卷。附录还收录了郭莽西先生手稿两幅,正是民国文人文采与书法俱佳的见证。一册在手,追忆大家风采,不亦乐乎?
图书 | 一篇文章的构成(民国文人写作十讲)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郭莽西编著的《一篇文章的构成(民国文人写作十讲)》以讲课稿整理而成,内容上分为十讲,各篇既相对独立,合起来又涵盖了作文的各个方面,作者除郭莽西外,还有叶圣陶、夏丏尊、姚雪垠和王季思,均为民国时代的大家。全书文笔凝练,语言优美,如行云流水,富于节奏,令人不忍释卷。附录还收录了郭莽西先生手稿两幅,正是民国文人文采与书法俱佳的见证。一册在手,追忆大家风采,不亦乐乎? 内容推荐 郭莽西编著的《一篇文章的构成(民国文人写作十讲)》原于1944年出版,除部分图书馆作珍本收藏外,几成绝版。此次印制繁简合体本,繁体影印部分保持原籍之传承和美感,也适合港澳台地区,简体本则适用于大陆青少年,亦可作辅导教材。 本书文字精炼,语言有非凡美感和民国时代气质。作者除郭莽西,尚有叶圣陶、夏丏尊、姚雪垠、王季思等,均为大师级人物。 本书主题为指导写作,因而更适合学生、教师、文学爱好者和怀旧者阅读、收藏。 目录 七十年前一枝梅(重版序 叶序 第一讲 国文不是学问 郭莽西 第二讲 读书、作文、做人 郭莽西 第三讲 写什么?怎样去写? 郭莽西 第四讲 描写的一个定理 郭莽西 第五讲 抒情的几个基本法式 郭莽西 第六讲 开头和结尾 叶圣陶 第七讲 怎样写小品文? 夏丐尊 第八讲 做成一首诗的几个步骤 王季思等 第九讲 小说是怎样写成的? 姚雪垠 第十讲 时论的格局 王季思 后记 怀念父亲郭莽西 《轻纱的梦》曲谱影印文本 《一篇文章的构成》影印文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篇文章的构成(民国文人写作十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郭莽西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4363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9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8 |
CIP核字 | 2015073370 |
中图分类号 | H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