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讲台上的青春奏鸣曲/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内容
编辑推荐

洪生编著的《讲台上的青春奏鸣曲》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之一,收录了西藏墨竹工卡县日多小学教师宋玉刚,湖北恩施市高原小学教师邓丽,塔吉克县马尔洋乡教师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三位最美乡村教师。用真挚的情感真实记录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

内容推荐

洪生编著的《讲台上的青春奏鸣曲》以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特定对象,通过深入寻找、发掘、宣传有代表性的、高素质的乡村教师,展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现感人的乡村教师生活,展示基层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风采,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倡导更多的优秀教师扎根农村,做农村教育的生力军,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目录

心血打造神奇“天路”。米拉山下走来了“藏二代”——记西藏墨竹工卡县日多小学教师宋玉刚

让青春插上翅膀:飞向“屋脊小学”的快乐精灵——记湖北恩施市高原小学教师邓丽

昆仑山巅一云杉:这是青春最骄傲的姿态——记塔吉克县马尔洋乡教师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

试读章节

心血打造神奇“天路”,米拉山下走来了“藏二代”——记西藏墨竹工卡县日多小学教师宋玉刚

拉萨之东,矗立着海拔4700米的米拉雪山。传说山上有一条神奇的“天路”,能引领人们通向幸福的永生之国。千百年来,没人能登上那白雪皑皑的陡峭雪山,也没有人幸运地得到“天路”的指引……

然而15年前的一天,米拉山脚下的日多小学来了一位汉族老师宋玉刚。身为“藏二代”的他用青春与汗水打造了藏区第一个远程教育资源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大干世界的精彩繁华、优质的城市教育资源不断涌入偏远的藏乡,日多乡的孩子眼界大开,思路宽广,他们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多乡的乡亲们由衷感叹:“感谢宋老师,他给我们藏区孩子修建了一条真正的‘天路’!”

父亲杯酒话真情,“藏二代”走进日多乡

1998年9月1日清晨,隶属于墨竹工卡县的日多乡像往日一样宁静,彩色的经幡在玛尼堆上空静静飘扬,日多河的河水奔向拉萨,昼夜不停。这是一座人口不到2000人的小村庄,同所有藏区的村落一样,这里的牧民们日复一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许多人一辈子没有走出过日多乡,他们甚至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比拉萨更繁华的地方。西藏解放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日多乡成立了中心小学,但由于地处偏远,这里的老师都是本地藏民,学校的汉语教育始终处于盲区。墨竹工卡县教育局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岗嘎小学的一位优秀汉族老师调往日多小学,教孩子们学习汉语。

这可是日多小学建校以来,迎来的第一位汉族老师。开学第一天,孩子们一大早就兴奋地来到学校,叽叽喳喳地围着校长扎西桑布,仰起小脸提出无数问题:“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他(她)长得什么样?”“学了汉语是不是可以去北京?”扎西桑布校长一边应接不暇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一边抬起头看看挂在办公室墙上,全校唯一的一只电子钟:马上就要到八点了,可校门口那条羊肠小道上还是空空如也,没有半个人影。扎西桑布校长不禁着急起来:岗嘎乡到日多乡有七十多公里路程,下车后还要徒步将近十公里,其中将近一半是崎岖的山路,新老师是不熟悉路线走错了,还是在路上遇到了困难?

就在扎西桑布校长焦急不已的时候,通往日多小学的山路上出现了一个年轻的身影。一个清瘦的年轻人背着一只鼓鼓的双肩包,手里提着一双被打湿的运动鞋急急忙忙地奔跑着。就在刚刚渡过日多河的时候,他一不留神脚下一滑,跌进了湍急的河水中,把衣服和鞋子都打湿了。他的头发湿漉漉的,汗水混着河水从他脸上淌下来。年轻人焦急地抬手看看表:八点差五分。他茫然地抬起头向四周看去,发现不远处有一排平房,房前高高的旗杆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他会心而笑,向着红旗飘扬的方向疾步奔走。  当他的身影出现在日多小学门口时,扎西桑布校长惊喜地喊了出来:“小宋!宋玉刚,我们终于把你盼来了!”孩子们听校长这么一说,全都欢呼起来,像一只只欢快的蝴蝶,围绕在宋老师身边,有的牵他的手,有的拉他的衣角。宋玉刚被孩子们的热情弄得有点不知所措,但很快就明白。孩子们是在欢迎他的到来。他不顾身上的衣服还是湿的,便一手牵起一个孩子,大步向教室走去:“孩子们,走!第一节语文课马上开始!”扎西桑布校长目送宋玉刚离去的背影,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的指针正好指向八点整。

那一年,宋玉刚23岁。

宋玉刚与脚下的这片热土有着很深的渊源。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宋玉刚的父亲就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来到了西藏,与广大军民一起修筑青藏公路。公路通车后,许多官兵就地转业,留在了他们付出汗水和辛劳的这片土地上,宋玉刚的父母便是这样留在了西藏,并于1975年生下了宋玉刚。他是父母最小的孩子,也最受母亲的疼爱。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他讲-“琼达和布秋的故事”“少年阿格支洛”“神箭手泽波楚”等神话故事,听得他如痴如醉;父亲则给他讲当年劈山开路,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修筑青藏公路的豪情往事。西藏的神奇、雄伟深深地扎根在他幼小的心田,他对于这个不是家乡却胜似家乡的地方充满了感情。

于是,宋玉刚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没有像别的同学一样争先恐后地报考外地的大学,而是听从父母的心愿,毅然填报了拉萨市师范专科学校。对他的行为,很多同学感到不解,也有同学劝他说:“献身西藏的想法固然可敬,但毕竟这里相对于大城市来说,还比较贫穷、落后,你又不是没有机会走出去,何必死守在这个穷地方?”宋玉刚无法向同学解释。他只知道,父亲和母亲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片土地,只记得父亲经常对他说:“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一个值得挥洒青春与热血的地方。”

在学校里,像宋玉刚一样的汉族学生不多,学校和老师们都对他们异常珍视。宋玉刚至今还记得老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所说的话:“毛主席曾经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们就是星星点点的火种,藏区的孩子们等待你们去点亮他们的头脑,我希望同学们,尤其是汉族同学,要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为西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让藏区的孩子们走下马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父母的心愿、校长的嘱托,让宋玉刚热血沸腾:教书育人,是多么神圣的职业,如果说父辈用双手修筑出一条西藏通往外界的公路,他就要用头脑,为西藏的孩子们修筑一条通向世界的“天路”!这个理想,从他开学第一天,就深深地植根于他的脑海……

1997年,宋玉刚从拉萨师范专科学校毕业。来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工作岗位:岗嘎小学。岗嘎小学属定日县教育局管辖,也是综合条件比较好的一所学校。宋玉刚在学校的优良表现和优异的成绩。使得岗嘎小学优先选择了他。到学校后,宋玉刚拿出浑身的冲劲和拼劲,不但把自己份内的教学任务完成得有模有样,还抱着与学生交朋友的态度,将学校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他的蓬勃朝气和对学生耐心细致的态度很快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尊重和喜爱,孩子们跟这个大哥哥一样的宋老师打成一片,下课时,经常能看到宋玉刚带着孩子们踢足球、捉迷藏,嘻嘻哈哈不亦乐乎。

P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讲台上的青春奏鸣曲/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洪生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133242
开本 32开
页数 1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86
CIP核字 2015006968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3
14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