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内容
试读章节

当世界遇见才子

有人说,世间之大,每个人都是过客。我们来到世上,为了找寻,为了前世的约定,为了重逢,为了今生的情缘。

一九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也就是清末宣统二年的农历十月二十日,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一代才子呱呱落地,这便是钱钟书。那时,世间还没有那个叫作杨绛的温润女子。

身在襁褓中,他只是稚嫩的幼子。没有人知道,有朝一日,他会长成家喻户晓的名人学者,会写出一部流芳百世的《围城》。上帝在云端,眨眨眼,眉一皱,头一点,便给了他与众不同的脉络轨迹。

杏花春雨,钟灵毓秀。他的故乡,迷离在江南的烟雨之间,漂浮在烟波浩瀚的太湖之滨,落脚于轻灵秀美的文化名城——无锡。生于斯,长于斯,在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东吴宝地,他长成锦心绣口的人才,仿佛也是理所当然。

当世界遇见才子,一切自当与众不同。

钱钟书是长孙,生于封建传统的诗礼之家,祖父钱福炯已年过六旬,是个秀才,父亲钱基博更是一代国学大师。他的出生,无疑为钱氏家族注入了无限希望与欢乐,抱孙心切的祖父,对这期盼许久的宝贝长孙自是倾爱有加。

书香门第,世家望族,钱钟书的大家庭在当地颇有些名气。祖父育有四子:长子钱基成,次子钱基全(早夭),还有三子钱基博和四子钱基厚一双孪生兄弟。

封建家族,自有封建家族的礼仪传统。三十多岁的钱基成膝下只有一女,不能为后,祖父便按传统将钱钟书过继给了大伯父。一直无子的大伯父自是欣喜不已,他冒着倾盆大雨,连夜去农村为钱钟书寻来了健壮的奶妈。

钱钟书出生那日,家中恰有人送来《常州先哲遗书》,大伯父便为他取名“仰先”,字“哲良”,小名“阿先”。“仰望先哲”,向先哲致敬学习,这是大伯父对他的期许与祝福。

周岁的抓周礼上,跌跌撞撞的幼小孩童,抱起一本书咿呀学语,乐坏了一应长辈,他的名字,也正式定下“钟书”二字。从此后,在大伯父和父亲的双重关爱和教育下,小钟书一日日成长开来。

他三岁了,大伯父便开始教他识字。只是将他视为珍宝的大伯父,如慈母般亲昵,不忍对其严格要求,也不愿他太早承受读书之苦,只是每日将他带在身边,逛大街,上茶馆,听说书,四处游玩。

如果说伯父是慈母,那父亲钱基博便是真正的严父,他看着兄长带着儿子四处玩耍,心中暗暗着急,害怕惯坏了钟书,也怕他荒废学业。只是在敬重的兄长面前,他不便干涉什么,只能委婉地建议大哥,将钟书早些送入学堂。

一九一五年,五岁的钱钟书进了私办的秦氏小学,懵懂地识字造句。只是不到半年,他便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恐慌心疼的大伯父便为他办了停学,只在家中休养。

后来,他又与堂弟钱钟韩(叔父钱基厚之子)一同去亲戚家的私塾复学,钟书念《毛诗》,钟韩念《尔雅》。两个相差只有半岁的兄弟,一起玩耍,一起读书识字,颇为要好。只是因接送不便,大伯父又将他们接回了家,由自己看管教育,还对担心不已的两个弟弟说:“连你们两兄弟都是我启蒙的,我还教不了他们?”

这样,钟书又开始了跟着大伯父一起游玩读书的日子。早上,他跟着伯父四处乱逛,去茶馆喝茶、找熟人聊天或者办理杂事。伯父总是给他买些大酥饼、猪头肉一类的吃食,有时还会为他租些《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一类的小说。

大伯父无疑是爱他的,也希望他有美好的未来。曾经,有风水先生预言钱家风水不旺长房旺小房,并说长房一般无后,就算有,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对此,他很是耿耿于怀,怕不幸连累了钟书,便偷偷带他去祖坟祭拜,还偷偷在代表长房的半边树旁埋了好几斤头发。

钱钟书站在大伯父身边看着,很是不解。大伯父说:“要叫上半的树茂盛繁壮,将来保你做大总统。”

说来也怪,那长房一边的树确实长得细小稀疏,而小房一边的树高大繁茂。姑且不论迷信与否,多年后,当伯父泉下有知钱钟书成为名满天下的学者,自会欣慰不已吧。

P3-5

后记

有人说,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旷世奇缘。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遇上了,情爱萌芽了,当时年少青薄衫,牵手处,许下的是一生一世的承诺。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间无涯洪流里,他们相亲相爱,相伴相随,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跌宕起伏,却在细水流长间写满暖心的温情。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一双人,一世围城。世事坎坷磨难多,他们携手共进,走过了爱情,走进了婚姻,他们举案齐眉,走过了“文革”,走过了一路世事。

只是如今,摇椅依旧在摇,世间却只余季康一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她沉浸在回忆里取暖。她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完全全是梦。

守着曾经的三口之家,守着一世的倾城年华。

岁月如歌,她已在世间走过百年,人也更加洗练豁达。她说:“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钱钟书曾如是概括自己的婚姻——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走过漫漫人生路,爱情究竟是什么?三毛说,爱情有若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不可说,那就不说。他们这对琴瑟和鸣的文坛伉俪,相携走过一生。纵然如今钱钟书先生已逝,但浓情不语,他与杨绛的一世爱情,依旧在岁月的轮回里静水流深。

目录

卷一 未及相逢:望向同一片星空的眼睛

当世界遇见才子

君生我未生

传奇不可复制

柔软中的钢铁

卷二 初见倾心:那年春天繁花盛开

邂逅清华园

无人不醉的美酒

爱人与知音

许你一生

卷三 携手相伴:温暖在路上

一起去英国

另一个世界

俗世里的浪漫

生命新芽

卷四 珍贵岁月:手上青春还囊多少

你好,巴黎

阿朵士2号

才子轻狂

一个人的蓝田

卷五 直面人生:梦想与现实间拉扯

最惆怅的雨季里

孕育围城

生命中必然面对的失去

平淡幸福

卷六 时代脉搏:国家命运裹挟个人命运

新时代

懂生活的女子

满腹辛酸何处诉说

有一种暖心叫朋友

卷七 体验沧桑:尘世不能承受之重

人间地狱

不忍生离

归家的旅程

世界原本的轨道

卷八 一世围城:触不到的思念

盛名之下

三人之城

一别,竟是永生

时光深处等你

后记

序言

序一 真水无香,百年好合

这样的书写,显然比起钱钟书和杨绛本身的爱情要笨拙和浅显得多。当他俩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已然是老人模样,可是再老态龙钟,再佝偻疲惫,他们也有过光彩照人的青春。一个是享誉清华大学的才子,一个是诗学孝义满腹的才女,从年少时期的一记擦肩而过,月老的线就早已暗中将二者的步履紧牵。结为连理后,二人相敬如宾,在治学之道上相互支撑,一个是荣耀榜样,一个则是得力辅佐,即使在国家运动时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二者也是同甘苦共命运,毫无怨言,从苦难中一路相携走来。

本书还原了两位老人的青春年华、求学之路,从一而终的爱情成为整本书连接二人治学生涯的线索。爱情不是将所谓的“爱”放-在唇边,而是以相扶相掖的姿态共同抵达人生的理想和终端。叙述上时而从容时而简约,以两人各自的作品的影响和产生背景作为依据,将伉俪之情衬垫得更为动人。作者定有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巨细靡遗地展现了学人夫妇的人生和爱情。

书中回溯了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往事,两人从清华大学走向牛津大学,又从牛津大学走向巴黎大学,一路求学,并在爱情滋润下诞下宝宝。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旅程中,一定有过浪漫和感动。国内战乱,他们却毅然选择归国,选择清贫、单一的治学创作的生活。钱学研究者胡河清曾如此赞赏二人:“钱钟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两句话,一双剑,将两位学人在学界的地位和风格全提点出来了。而两者写作风格上的迥异,或恰是彼此互补交融的一个力证。

钱钟书身上有书呆子气,自有一股读书人的清高,才学上的造诣一定也引得周边嫉妒,若他是一盏晃眼的灯,杨绛便是他的灯罩,替他收敛才气四溢的光芒。她曾说自己是他的“拦路虎”。为了在晚年争取更多时间治学,他们闭门谢客,都是杨绛谢的客、闭的门。与外界几乎断绝联系的大隐之风,或许与他们此前受过伤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假如没有晚年下乡劳动改造的遭遇,他们的爱情未免带着与世隔绝般的天真,可是即便下乡改造,田间地头依然盛开着他俩的浪漫,在说话容易遭罪的年代,他们用小纸条传递所思所想。

杨绛的戏剧作品《弄真成假》上演后,钱钟书从中获得灵感,打算写一部现代版的《儒林外史》,这便是后来长销不衰、影响好几代人的《围城》。那句“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现已是用来形容爱情与婚姻绝佳的名言了,略带调侃的语气,仿佛吸纳了英式幽默中的那种刻薄,但的确道出了真谛。小说虽然轰动受欢迎,钱钟书却只写一部。他与杨绛共同养育的孩子也只有一个:钱瑗。有了孩子后,他们就组成了三人世界,和乐共处,全然没有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与代沟。当钱瑗、钱钟书相继离世,唯留杨绛一人存世,她在《我们仨》里感慨道:我们走散了。

人生最大的痛苦,无非便是亲人辞世、无依无靠,曾经的欢乐都转眼成云烟。杨绛收拾自己的余生,便是与钱钟书的手稿共度,编辑整理他生前所有的手札笔录,从他遗存的墨迹里找寻生前的那个他。一个人的孤独里,谁说缺了爱情的浸润?这又是另一种相守和陪伴。钱钟书病榻前日夜陪护,离世后善后与整理事宜,都由杨绛一人落实,她耳畔犹存钱钟书离世前抛下的一句“好好活”,于是全心全意活下去,为两人的旷世奇绝的爱情。即使在多年后,拍卖行惊现钱钟书与友人的信札,她也毅然挺身坚决抵制。

钱钟书曾这样形容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的确,与最爱的人结为连理,并不仅仅欣赏对方的一面,而是很多面,既有志同道合的雄心,又有缠绵温婉的爱心,而且贵在有一同吃苦的决心。对照如今各大电视台满天飞的物质爱情观,这种质朴、简约、白头到老的爱情确实算得上惊世骇俗。

或许年轻人还无法理解和感受这种真水无香的爱情,但人生走到中途便一定能够领悟。真水无香,静水常流,这是何等可贵的爱情啊!

岳南

2014年4月11日

内容推荐

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朱云乔著的《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以钱钟书和杨绎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编辑推荐

朱云乔著的《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还原了两位老人的青春年华、求学之路,从一而终的爱情成为整本书连接二人治学生涯的线索。爱情不是将所谓的“爱”放-在唇边,而是以相扶相掖的姿态共同抵达人生的理想和终端。叙述上时而从容时而简约,以两人各自的作品的影响和产生背景作为依据,将伉俪之情衬垫得更为动人。作者定有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巨细靡遗地展现了学人夫妇的人生和爱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云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03677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2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2014122115
中图分类号 K825.6=7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7: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