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与之相应,媒体的失衡与错位也越来越严重。曾庆江编著的这本《媒体平衡论》着眼于中国当下的媒体实际,从媒体的本质、内容、形式、价值、理念等多角度出发,在25个方面探讨了媒体的平衡性问题。虽然没有刻意追求理论的创新性和言之凿凿的结论,但是由于紧跟媒体发展现状,以人文理念为基本前提,以终极关怀为出发点,因此处处显现思想的小火花,给新闻学界和业界以较大的启迪。
图书 | 媒体平衡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与之相应,媒体的失衡与错位也越来越严重。曾庆江编著的这本《媒体平衡论》着眼于中国当下的媒体实际,从媒体的本质、内容、形式、价值、理念等多角度出发,在25个方面探讨了媒体的平衡性问题。虽然没有刻意追求理论的创新性和言之凿凿的结论,但是由于紧跟媒体发展现状,以人文理念为基本前提,以终极关怀为出发点,因此处处显现思想的小火花,给新闻学界和业界以较大的启迪。 目录 开篇 媒体·平衡·和谐 第一章 媒体本质平衡论 一、真实性/时效性 1.真实性:新闻的最本质规定 2.时效性:新闻性的自觉追求 3.真实性与时效性的平衡 二、客观性/倾向性 1.客观性:新闻真实性的前提 2.倾向性:新闻主体性的呈现 3.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对立统一 三、精确性/模糊性 1.精确性:新闻的无限追求 2.模糊性:新闻的灵活体现 3.精确性与模糊性的辩证统一 四、“睛雨表”/“减震器” 1.“晴雨表”:舆论的客观反映 2.“减震器”:舆论的适时引导 3.正确发挥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五、新闻自由/媒体管理 1.新闻自由:媒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2.媒体管理:媒体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 3.用管理保障自由,以自由优化管理 第二章 媒体形式平衡论 六、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 1.各媒体样式的基本发展 2.各媒体样式的SWOT分析 3.各媒体之间的平衡发展 七、传者/受者 1.传者:传播活动的起点和内容的把关人 2.受者:传播活动的终点和内容的检测者 3.充分考虑传受关系,将传播效果发挥到最佳 八、公开报道/隐性采访 1.公开报道:媒体介入社会的主要方式 2.隐性采访:媒体获取信息的辅助手段 3.隐性采访应当有助于公开报道 九、全国影响/地方保护 1.全国影响:媒体市场的原动力 2.地方保护:舆论导向的封闭性 3.有效覆盖和舆论导向的平衡 十、新闻式广告/广告式新闻 1.新闻式广告:广告的新形式 2.广告式新闻:新闻的异化体现 3.新闻与广告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 媒体内容平衡论 十一、时新性/时宜性 1_时新性:新闻的“第一时间” 2.时宜性:传播效果的规定性 3.时新性与时宜性的平衡统一 十二、知情权/隐私权 1.知情权:老百姓基本的信息需求 2.隐私权:个人基本的人格权 3.在尽量满足知情权基础上最大限度保护隐私权 十三、正面宣传/负面曝光 1.正面宣传:媒体喉舌功能的体现 2.负面曝光:媒体监督功能的体现 3.维护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出发点 十四、硬新闻/软新闻 1.硬新闻:反映动态的事件性新闻 2.软新闻:具有贴近性的非事件性新闻 3.硬新闻软化,软新闻硬化 十五、规定动作/自选动作 1.规定动作:职能部门的硬性宣传 2.自选动作:媒体自身的价值选择 3.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做好自选动作 第四章 媒体价值平衡论 十六、新闻价值/新闻政策 1.新闻价值:媒体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2.新闻政策:“从心所欲不逾矩” 3.用新闻政策更好地彰显新闻价值 十七、新闻策划/策划新闻 1.新闻策划:让新闻更有力量 2.策划新闻:新闻可以策划吗 3.如何把握好新闻报道的主动性 十八、新闻竞争/新闻合作 1.新闻竞争:媒体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2.新闻合作:不是“冤家”不聚头 3.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十九、新闻监督/司法公正 1.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 2.司法公正: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3.合理规避“媒介审判”,维护司法公正 二十、有偿新闻/新闻的有偿性 1.有偿新闻:违背新闻价值的异化现象 2.新闻的有偿性:新闻商品性的重要体现 3.抵制有偿新闻,合理推进媒体产业化 第五章 媒体理念平衡论 二十一、知名度/美誉度 1.知名度:媒体大众化的首要特征 2.美誉度:媒体公信力的终极体现 3.在知名度的基础上提升美誉度 二十二、大众化/小众化 1.大众化:媒体的固有属性之一 2.小众化: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3.大众媒体与媒体市场的细分化 二十三、社会伦理/媒体伦理 1.社会伦理: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石 2.媒体伦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社会伦理和媒体伦理的结合 二十四、媒体生产/媒体消费 1.媒体生产: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传播 2.媒体消费:对信息的接受、利用和再传播 3.媒体生产与媒体消费之间的平衡 二十五、媒体教育/媒体实践 1.媒体教育:媒体工作者的摇篮 2.媒体实践:媒体工作者的熔炉 3.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发展 结语 将平衡进行到底 关键词索引 参考书目 后记不会平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媒体平衡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曾庆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1396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5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6 |
CIP核字 | 2014172978 |
中图分类号 | G21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