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编著的《宋金遗民文学研究》以金末元初及宋末元初遗民文学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心态的演变及其对文学变迁的影响、文学群落的形成与变化,以及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新特征等。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宋金文学向元代文学转型的关捩,也为王朝更迭之际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图书 | 宋金遗民文学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陶然编著的《宋金遗民文学研究》以金末元初及宋末元初遗民文学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心态的演变及其对文学变迁的影响、文学群落的形成与变化,以及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新特征等。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宋金文学向元代文学转型的关捩,也为王朝更迭之际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内容推荐 宋元之际和金元之际,家国之恨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促成了遗民文学的繁盛。陶然编著的《宋金遗民文学研究》由宋金遗民文学的若干关键点切入,从宏观上考察遗民文化心理、遗民文学与科举人才的关系、遗民文学的兴衰流变和生成机制,又注重从微观上对遗民文学现象进行细致考辨,梳理遗民文学群体和遗民文人事迹。以融通性视野,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宋金文学向元代文学转型的关捩,也为王朝更迭之际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录 第一章 金遗民出处选择及文化视角转换 第一节 出处之间 一 出仕新朝,跻于贵显 二 依附世侯,或仕或隐 三 归隐山林,避居乡里 四 遁而入道,隐于全真 五 南奔入宋,旋复北归 第二节 金遗民文化心理的二重性 一 抗节不仕 二 无官未害餐周粟 第三节 遗民视角的转换 一 家国之痛的历史化与旁观化 二 国亡史作以追寻文化认同 三 华夷之辨的淡化 附:西上与北归:宋金元时期两个特殊的文化语汇 第二章 贞祜三年省试与金遗民文学振起 第一节 金末科举与贞祐三年省试 第二节 文格与科举蹊径 第三节 金末文风丕变与遗民文学振起 第三章 赵秉文与金遗民文学 第一节 心路历程的内在矛盾 一 以儒道自期 二 以佛老自适 三 冲突与兼融 四 选择的模糊 第二节 文学风范和观念转型 一 不执一体 二 平淡中和 三 悠游物外 四 东坡气象 五 士风丕变 第四章 王若虚的文学观念及学术渊源 第一节 王若虚的文学观念 一 王若虚与金末文坛论争 二 通达的文体观念 三 主意的创作观念 四 辞达理顺的批评观念 第二节 王若虚文学观念的学术渊源 一 揆情度理 二 以意逆志 三 博实并重 第五章 金元之际的东平文人群 第一节 东平文人群及其事迹心态考述 一 严实父子与东平文人群的形成 二 东平文人群考述 三 《归潜堂诗》与东平文人群心态 四 东平文人群宴游唱和事迹考述 五 幕府之外的东平文人:以杨云鹏为例 第二节 东平文人的经义之学 一 东平参佐与经义之学的复兴 二 东平府学及儒风 三 宋代理学传入东平时间考 第三节 东平文人的词赋之学 一 东平词赋之风和入元词臣 二 东风词赋之风探因 三 《谢解启》与东平文人的词赋观念 第六章 金元之际庙学碑记文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庙学碑记文中的特殊心境 一 战乱的强烈心理印记 二 金朝学政学风的追忆 三 新朝文治的期许 第二节 地域布局及文化背景 一 平阳、真定与东平 二 文化格局的新支点 第三节 金元之际的儒学生态 一 儒学与佛道地位的趋同 二 南宋理学北传的轨迹及影响 附:金元之际庙学碑记文目录 第七章 南宋遗民仕元心理的文学呈现——以赵孟頫为例 第一节 赵孟兆页应征仕元的心理起点 第二节 人仕的叙述模式 第三节 仕元心理的文学呈现 第八章 宋元之际江西遗民词人群 第一节 江西遗民词人群体概貌 一 入元行迹类型 二 创作心态 第二节 江西遗民词人交游考述 一 群体内部交游 二 与两浙遗民词人的交游 三 与仕元者的交游 第三节 江西遗民词人的词学观念与创作 一 主题雅颂与语言郑卫 二 送春词和节序词 第四节 《名儒草堂诗余》与江西遗民词人群 一 所谓“南宋遗民”身份的辨析 二 词作主题的复杂性 三 关于刘秉忠、许衡的入选 四 《名儒草堂诗余》与江西词人群的关系 附:江西遗民词人群合谱 第九章 宋元之际的遗民唱和——以临安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宋元之际临安唱和活动的变迁 一 宋末临安游士阶层的形成与唱和活动 二 元初临安唱和活动之盛衰 第二节 唱和活动的社会功能 一 千谒 二 议政 第三节 唱和活动的文学特质 一 长题长序的流行与诗词文的结合 二 从对话模式到群像塑造 三 牵韵限题 四 创作理论与经验的总结 五 对宋末诗风的反思与新变 第四节 宋元之际临安唱和群体考述 一 张枢、杨缵、周密和吟社词人群 二 鲜于枢、张模为中心的唱和群体 附:宋元之际临安文人唱和活动年表 第十章 南宋遗民文学与江南望族——以江山柴氏四隐为例 第一节 士风与家风 一 柴氏四隐 二 柴氏四隐与宋末士风 三 柴氏四隐与江山士脉 四 柴氏四隐与柴氏家风 第二节 交游阶层与地域 一 四隐交游的阶层类型 二 四隐交游的地域分布 第三节 柴氏四隐的文学 一 四隐著述考 二 四隐的论诗主张与诗歌取向 三 四隐诗歌的主题 四 柴氏兄弟的词作 附:柴氏四隐合谱 第十一章 南宋遗民文人丛考 第一节 仇远交游考 第二节 仇远事迹诗文系年 第三节 舒岳祥事迹考略 一 生卒及家世考 二 早岁师承考 三 宋末仕履考 四 元初避兵经历考 五 交游考 六 著述考 第四节 世纶堂酬唱琐考 一 舒岳祥与世纶堂酬唱 二 世纶堂小考 三 关于世纶堂酬唱 四 世纶堂与陈西麓卒年新证 附:《舒岳祥年谱》补考 第五节 宋元之际金华学派大儒金履祥事迹考略 第六节 林景熙事迹考略 第七节 汪元量事迹考略 第八节 谢翱事迹考略 第九节 谢枋得事迹考略 引用书目 人名索引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宋金遗民文学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陶然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3059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9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41 |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716 |
| CIP核字 | 2014064214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40 |
| 宽 | 167 |
| 高 | 2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