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先生原著上编为中国文化史,下编为中国政治史。中国政治史按中国历史发展顺序编写,脉络清晰,万便读者阅读。故本书在编辑出版时,将中国政治史作为上编,中国文化史作为下编。《中国通史(共4册)(精)》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父写成的中国通史。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旧籍读得最多的一位学者,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人传为美谈。他是易中天最推崇的史学大师,是钱穆最敬重的授业恩师,国学基础深厚,治史意趣生动。本书渗透着着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
图书 | 中国通史(共4册)(精)/线装藏书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吕思勉先生原著上编为中国文化史,下编为中国政治史。中国政治史按中国历史发展顺序编写,脉络清晰,万便读者阅读。故本书在编辑出版时,将中国政治史作为上编,中国文化史作为下编。《中国通史(共4册)(精)》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父写成的中国通史。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旧籍读得最多的一位学者,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人传为美谈。他是易中天最推崇的史学大师,是钱穆最敬重的授业恩师,国学基础深厚,治史意趣生动。本书渗透着着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 目录 出版说明 自序 卷一 绪论 上编 中国政治史 第一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章 中国史的年代 第三章 古代的开化 第四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五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六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七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八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九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十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十一章 前汉的衰亡 第十二章 新室的兴亡 第十三章 后汉的盛衰 第十四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十五章 晋初的形势 第十六章 五胡之乱(上) 第十七章 五胡之乱(下) 第十八章 南北朝的始末 第十九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二十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二十一章 唐朝的中衰 第二十二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二十三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二十四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卷二 第二十五章 北宋的积弱 第二十六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二十七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二十八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二十九章 明朝的盛衰 第三十章 明清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三十三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三十四章 清朝的衰乱 第三十五章 清朝的覆亡 第三十六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下编 中国文化史 第三十七章 婚姻 第三十八章 族制 第三十九章 政体 第四十章 阶级 卷三 第四十一章 财产 第四十二章 官制 第四十三章 选举 第四十四章 赋税 第四十五章 兵制 第四十六章 刑法 第四十七章 实业 卷四 第四十八章 货币 第四十九章 衣食 第五十章 住行 第五十一章 教育 第五十二章 语文 第五十三章 学术 第五十四章 宗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通史(共4册)(精)/线装藏书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吕思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5567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4 |
版次 | 1 |
装订 | 其他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726 |
CIP核字 | 2014241488 |
中图分类号 | K20 |
丛书名 | |
印张 | 4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96 |
宽 | 214 |
高 | 49 |
整理 | 郑红峰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