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变革--私权的话语与制度》之目的在于探讨中国私权如何从传统步入了现代,完成了“新”与“旧”的嫁接,其与法律(特别是司法)、政治又有着如何的关联,藉此来反思当下私权之忧郁是否可以如很多学者所做的那样进行历史的回溯追源。
笔者欧家路并非采取一种从传统到现代贯穿的私权史的写作方式,而是选取了其中四个时间段来进行论述。
图书 | 传统与变革--私权的话语与制度/民法哲学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传统与变革--私权的话语与制度》之目的在于探讨中国私权如何从传统步入了现代,完成了“新”与“旧”的嫁接,其与法律(特别是司法)、政治又有着如何的关联,藉此来反思当下私权之忧郁是否可以如很多学者所做的那样进行历史的回溯追源。 笔者欧家路并非采取一种从传统到现代贯穿的私权史的写作方式,而是选取了其中四个时间段来进行论述。 内容推荐 我们在历史中想象了传统私权的忧郁,任现实的政治中完成了私权的忧郁,在一片思维混乱与盲目中又错误地追溯了私权的忧郁。文化对接没完成,制度建构刚起步,却大谈要文化还是要制度?好像现实的制度真的是反文化,这正与当初认为中国的传统必然反现代是一样的逻辑?我们匆忙的东冲西突,一天喊着不要丢了传统,结果传统还是掉了;我们一天叫着制度建设,却又总是掣肘左右,制度建设也没搞好。文化论者不批判制度论者就觉得缺了点“文化涵养”,制度论者不批判文化论者就感到少了点“改革精神”。制度建设搞了一点点,文化论者就大呼那群“不顾国情”的西方代言人如何误了中国;传统文化刚刚找回了一点点,那些制度论者又大笑那些“缺少创新”的抱残守缺者如何拖了后腿。我们不知反思当下,反思权力,反倒来数落传统的不是,或者追问现代的恶果,可我们是否又真的理解了传统,理解了现代?或者我们只不过是政治权力主导下的可怜虫?传统自当反思,现代也非全对,不过总归不是我们现在的这种思维、这个方法或这条路所能完成的。 欧家路编著的这本《传统与变革--私权的话语与制度》围绕“传统——现代转型——当下夏思”的脉络进行。 目录 引言 一、缘起:私权的忧郁 二、问题:传统抑或现代 三、时段选择 四、关于贡献 第一章 现代性、政治与私权 一、现代性的抽象历史塑造 二、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新历史观及其审思 三、现代性的政治隐喻 (一)古典政治史与现代政治史:循环与目的 (二)现代政治的反思:差异、断裂与延续 四、现代性、政治与私权 (一)国外私法与政治的关联研究 (二)评析与拓展 (三)逻辑结构与关联 第二章 传统社会的私权境遇 一、传统政治话语中私权的缺失 (一)儒家思想与传统政治话语的表达 (二)如何看待《大清律例》中的“民事规定” 二、实践政治下的私权状况 (一)官方制度的现实修正——“别籍异财”之考察 (二)司法裁判与私权保护——兼评黄宗智“表达与实践之背离” (三)传统私权真的忧郁吗——以习惯法为分析对象 三、小结:话语与实践差异下的私权空间 第三章 变法晚清:私权的进步与保守 一、传统框架下的历史话语重构 (一)新政治话语产生的背景 (二)新政治话语的表现 二、“私权”话语及其制度的转变 (一)清末出洋考察大臣的私权认识 (二)具体修法中的私权意识 (三)《大清民律草案》中的私权表达 三、小结:传统情理与现代法律 第四章 民初司法: 裁判中的私权 一、民国前后政治话语的形式 (一)种族革命与现代性话语的结合 (二)民族主义与私权话语 二、民初私权裁判与法律适用 (一)前清与民事相涉法律之效力 (二)前清民事法律之适用 (三)习惯法之适用 (四)条理的功能 三、个体与国家——新政治结构下的私权保护 (一)私法救济的解释性扩张 (二)民刑相分 (三)法律行为的效力与行政权力 (四)宗教组织与国家权力——关于庙产之案件 (五)家财与私产 (六)家族功能的保存与限制 四、小结:旧社会与新国家 第五章 权力反思:大政治与小私权 一、文化与制度争论下的私权分析 (一)文化与制度论争的逻辑 (二)传统还是现代:再谈私权忧郁的根源 二、大政治下的私权破立:方式与路径 (一)传统的发明与私权认知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私权辗转 三、小结:私权的观念注塑 结语:忧郁中前行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统与变革--私权的话语与制度/民法哲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欧家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6603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1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8 |
CIP核字 | 2014147815 |
中图分类号 | D923.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