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合院原型的地区性/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新征编著的《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合院原型的地区性》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本书的第一章~第三章,是本书的理论研究部分。这一部分介绍了原型研究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包括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书的案例研究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首先通过对合院原型的地区性及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相关问题的分析,建立了一个对合院原型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选取典型案例对不同建筑传统中的合院原型的跨文化比较和同一建筑传统中合院原型地区性的表现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第三部分为本书的第六章,是本书的应用研究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基于原型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合院建筑的源流和背景做了一个较为具体的回溯,以此来验证原型理论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内容推荐

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建筑形式。王新征编著的《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合院原型的地区性》尝试从原型理论的视角出发,以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对合院建筑进行研究,关注合院作为一种建筑原型所具有的功能、形态、心理和文化意义,并通过对建筑原型进行跨文化比较的方式来理解合院建筑的地区性问题。

目录

绪论: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一、研究的缘起:合院建筑研究中的惯常话语

 二、研究的基本背景

第一章 原型与建筑原型

 一、原型与原型理论

1.早期的原型观念——柏拉图的理念与原型

2.弗雷泽的神话与仪式研究

3.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4.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

5.本书中原型概念的界定

 二、建筑学意义上的原型

1.建筑原型的形成和作用机制

2.原型:建筑要素

3.原型:建筑要素的组织方式

4.原型:图式

5.复合原型

第二章 合院作为原型

 一、概念的界定:何为合院

1.直观的表现

2.一些惯常话语的辨析

3.可否建立一个准确的界定

 二、合院的原型意义

1.作为原型的合院

2.合院的原型意义:要素

3.合院的原型意义:要素的组织方式

4.合院的原型意义:图式

 三、合院意义的解析

1.几何学/拓扑学意义

2.功能意义

3.心理意义

4.文化意义

 四、合院原型与类合院原型的典型类型

1.合院原型的典型类型

2.类合院原型的典型类型

第三章 合院原型的地区性与跨文化比较

 一、原型的地区性

1.起源:神话与巫术

2.不存在的原型

3.原型观念的差异

 二、建筑原型的地区性

1.原型的地区性:建筑要素

2.原型的地区性:建筑要素的组织方式

3.原型的地区性:图式

4.原型的地区性:复合原型

 三、合院原型的地区性:缘起

1.气候

2.地形地貌

3.私密与开放

4.家庭观念

5.自然意识

6.社会秩序

 四、合院原型的地区性:表现

1.中心

2.屋顶

3.界面

4.廊

5.围合

6.主从

7.图式

 五、对既有合院原型地区性话语的反思

1.过于宽泛的普遍性

2.过于狭窄的概念界定

3.强调合院的中国性的理论话语

4.过度神秘化的倾向

 六、合院原型的跨文化比较框架

1.跨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

2.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3.合院原型跨文化比较的关键要素

 七、外在与内在的地区性:研究案例的选取

1.历时性与共时性

2.地区的尺度:外在与内在的地区性

3.地区的范畴

4.案例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5.中国建筑研究在本书中所处的位置

第四章 案例研究一:不同建筑传统中合院原型的比较研究

 一、原始文明中的合院原型

1.存在的实例

2.考古学的证据

3.总结:原始文明中合院原型的特征

 二、西方传统建筑中的合院原型

1.西方建筑历史中的合院形态

2.修道院原型

3.合院趋于衰落的原因

4.西方文明中合院原型的特征

 三、伊斯兰文明中的合院原型

1.伊斯兰建筑中的合院形态

2.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3.在几何与自然之间

4.伊斯兰建筑中合院原型的特征

 四、印度文明中的合院原型

1.印度建筑中的合院形态

2.中心要素的地位

3.图式的意义

4.印度建筑中合院原型的特征

 五、日本文明中的合院原型

1.日本建筑中的合院形态

2.家庭观念与住宅形式

3.排斥建筑的庭院自然

4.日本建筑中合院原型的特征

 六、不同建筑传统中合院原型的综合比较和分析

1.普遍性与特异性

2.比较的总结:形态

3.比较的总结:功能

4.比较的总结:意义

5.比较的总结:特征

第五章 案例研究二:同一建筑传统中合院原型的地区性研究

 一、官式建筑中的合院形态

1.居住建筑

2.宫殿建筑

3.宗教建筑

4.坛庙建筑

 二、典型的合院式民居

1.地坑院窑洞民居:建造的本源意义

2.摩梭民居:原始合院中的家庭秩序

3.屯堡:防卫意义的强化

4.闽南土楼:家族集体性住宅

5.徽、晋民居:合院民居的复合文化意义

6.大理白族民居:被固化的外来形式

7.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外来文化与地区自然

8.北京四合院:合院住宅的完美形式之一

9.苏州民居:合院住宅的完美形式之二

 三、对比研究:典型的非合院式民居以及各种变体

1.不完全的合院形态

2.蒙古包:非定栖生活方式下的居住模式

3.侗、苗聚落的干阑式民居:地形的限制

4.藏族碉房:低密度与排斥自然

5.城市联排住宅:商业力量的影响

6.杂院:意义的丧失

 四、同一建筑传统中合院原型的综合比较和分析

1.综合分析:内向性与内外之别

2.综合分析:场所性

3.综合分析:家庭观念

4.综合分析:自然观念

5.综合分析:社会秩序的表达

第六章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合院建筑解读

 一、中国文化中的居住理想

1.秩序:《考工记》的营国理念

2.自然:《桃花源记》的住居理想

3.“匠人营国”与“世外桃源”:中国人的原型诉求

 二、中国建筑中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精神

1.“卑宫室”与“非壮丽无以重威”

2.儒家思想与宗教文化

3.高密度与大一统

 三、中国合院原型意义的文化解读

1.合院的组合

2.合院的序列

3.“进”的建筑学意义

4.完美的合院形态

 四、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中合院原型的重新阐释

1.民居研究与建筑创作

2.原型的作用方式: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3.专业知识系统:从“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到建筑师的建筑

4.对待原型的态度:创新与模仿

5.原型与地区性建筑创作

6.当代合院建筑: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

结语 全球化背景下合院原型的地区性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合院原型的地区性/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新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68243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6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2014133702
中图分类号 TU241.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