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以钢、关信平主编的《社会发展与性别研究》分为两辑,第一辑所收文章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性别为视角,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讨了当代女性发展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的文章。第二辑所收文章主要是从文学角度,从女性角色和社会性别视角去研究文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文学创作中的女性角色和其中的社会性别视角。
| 图书 | 社会发展与性别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乔以钢、关信平主编的《社会发展与性别研究》分为两辑,第一辑所收文章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性别为视角,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讨了当代女性发展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的文章。第二辑所收文章主要是从文学角度,从女性角色和社会性别视角去研究文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文学创作中的女性角色和其中的社会性别视角。 目录 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开展多学科妇女/性别研究(代序) 第一辑 世界女性就业状况与问题 社会性别预算的亚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考察 高端职业群体工作一家庭冲突的双元形成机理及其社会性别差异研究——基于某直辖市的调查数据 现代女性时间配置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兼论促进女性工作一家庭平衡的家庭政策 外来务工女性刻板印象威胁的应对策略与认同管理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对家庭治疗的冲击和影响 受虐妇女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一 解构社会福利制度:从女性主义福利观到性别主流化 大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一所研究型大学的调查 农村家庭教育策略中的性别差异——“保男顾女”的资源分配原则 性别因素对集体智慧生成的影响 媒体·性别·抗战动员——以20世纪30年代《世界日报》副刊《妇女界》为中心 中国男性杂志中的性别关怀意识 中日两国女子教育:差距及其原因分析 日本战后女子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第二辑 论先进性别文化的构建 “性别”范畴与文学研究 志怪传奇小说中异类姻缘故事的性差意识解析 《天雨花》性别意识论析 闺中无静女——晚清女作家弹词与“振兴女权” “索菲亚”的文本旅行与清末女革命者的形象建构 因性而别:现代文学家庭冲突书写的性别意味 浅析萧红自叙传书写 “妇女”想象与社会主义美学的规约——论“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性别视角及其功能 月亮与女性的生命迷思——当代女性诗文中“月亮”意象探析 历史迷雾中的公共化叙事——陈染小说《私人生活》再解读 试析严歌苓小说中的情爱叙事 关于当代中国藏族女作家汉语写作研究的思考 基督教与早期儒家的性别角色比较研究 美国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中的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 本书作者简介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社会发展与性别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乔以钢//关信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004714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7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40 |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02 |
| CIP核字 | 2014273064 |
| 中图分类号 | C913.1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0.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天津 |
| 长 | 230 |
| 宽 | 171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