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昂妤所著的《海风吹来--中国近代海洋观念研究/国家边海防研究中心学术著作》结合对有关代表人物及其代表理论的分析,对中国近代海洋观念的发展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结合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对海洋观念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普及和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估;结合对中日甲午战争的反思,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剖析了中日两国海洋观念的异同,及其对甲午战争结局的重大影响。
图书 | 海风吹来--中国近代海洋观念研究/国家边海防研究中心学术著作 |
内容 | 编辑推荐 侯昂妤所著的《海风吹来--中国近代海洋观念研究/国家边海防研究中心学术著作》结合对有关代表人物及其代表理论的分析,对中国近代海洋观念的发展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结合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对海洋观念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普及和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估;结合对中日甲午战争的反思,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剖析了中日两国海洋观念的异同,及其对甲午战争结局的重大影响。 目录 前言 1 民族主义与海洋观念 1.1 近代民族国家:19世纪末期中国海洋观念的空间重构 1.2 从魏源到梁启超:民族主义与海洋观念的自觉与合一 2 观念就是力量:观念与行动互助为长 2.1 闭关锁国与被动应对:矮化为海防的海洋观念 2.2 观念与行动同进退:国防破碎中的海洋观念 2.3 移植观念的困境 3 海洋观念主体:政治、思想、军事的多重合奏 3.1 政治家的海洋观念:思想、计划与行动 3.2 地理学家的海洋观念:在地理与政治之间 3.3 留日学生群体:海权观念的启蒙与传播 4 启导国民、海在东方:《东方杂志》中的海洋观念 4.1 日俄战争与海权观念(1904~1906) 4.2 从军事到商业(1904~1906) 5 “中国的太平洋”:《海军杂志》研究 5.1 海军和《海军杂志》:海洋观念的先行与启蒙 5.2 “中国的太平洋”:从大陆国家到海洋国家 6 甲午恶浪:观念差异与综合博弈 6.1 日本的海洋观念预示中日海上战略碰撞 6.2 胜负快慢之间——对甲午战争的另一种观察 7 历史的穿越与回归:近代中国海洋观念的启示 7.1 多学科视野:中国走向海洋的思维模式转换 7.2 从地理到地缘:中国走向海洋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7.3 发展利益驱动:中国走向海洋的强大内生动力 7.4 民族主义情感:中国走向海洋的激情与理性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风吹来--中国近代海洋观念研究/国家边海防研究中心学术著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侯昂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772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8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 |
CIP核字 | 2014247345 |
中图分类号 | E815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6 |
宽 | 167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