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同志钟爱武汉东湖这片水域,并在此长期工作生活,作出了炮击金门、西藏平叛、小平复出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决策。但编者们在调研采访中发现,目前尚没有一本书对此进行全景式记录。随着时间推移,所有经历毛泽东同志那一段历史的人都会慢慢离我们远去,而记载毛泽东同志生平和活动的历史资料也许会封存于茫茫史海。

为了进一步挖掘历史资料,系统还原毛泽东在武汉东湖的点滴,梁相斌和同事周莹珣多次深入东湖宾馆毛泽东同志故居采访,并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精)》一书。在此书采写过程中,我们忠于历史,真实再现历史,对引用的资料作了认真甄别,力求让此书成为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的有效补充、中共党史研究的补充、湖北省和武汉市发展史研究的补充以及湖北省与武汉市旅游资料的补充。

内容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至1974年间,毛泽东同志曾44次来到东湖,在东湖宾馆居住时间长达480天。在这里,他做出了炮击金门、西藏平叛、小平复出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决策。梁相斌、周莹珣著的《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系列: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纪念典藏版)》在搜集、考证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全面地还原了毛泽东在武汉东湖工作生活的点滴。

目录

毛泽东一生钟爱东湖

毛泽东钟情武汉东湖的七个情结

勾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轮廓

提出“南水北调”构想

构想修筑三峡大坝

决策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武汉

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发展战略

与尤金讨论南共联盟和国际共运

坐在东湖指挥炮击金门和华沙谈判

提出“十年或更多一点时间赶上英国”

东湖宾馆论《三国志》,在全国推行人民公社

秉烛撰写《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

真老虎的问题》

与金日成共植中朝友谊树

两篇《党内通信》,确定整顿人民公社的思路

在东湖指挥西藏平叛

主动纠“三风”

与蒙哥马利谈中共接班人

在东湖宾馆修改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稿

《二月提纲》和《给江青的一封信》与初期

“文化大革命”

“七二〇”事件:想游长江没游成

南方视察首站选在武汉,与林彪斗智斗勇

批示指出陈丕显的问题为人民内部矛盾

提议邓小平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毛泽东在东湖轶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提出“南水北调"构想

水是生命之源,但水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害。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流传着“治国先治水,治水即治国”、“善治国者,必先治水”等警世之言,说明治水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与水抗争的历史。风调雨顺、治水兴水,则百姓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水利垮塌、江河肆虐,则民不聊生,国家动荡,甚至改朝换代。大禹“导川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千古佳话,他也由此登上九五尊位。由此可见,治理水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中,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1952年,中国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摆上日程,但是在千头万绪之中,哪个才是切人点呢?熟读历史、深谙治国之道的毛泽东把目光锁定在了水利建设上。

自古以来,我国水资源分布就不平衡。南方雨水多,八百里洞庭湖水天一色,三千里云梦泽气吞山河,但也会洪水泛滥。而北方雨水稀少,经常是中小河流断流,禾苗枯萎,土地龟裂。

1952年10月,毛泽东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首次离京视察,他来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旁。素来崇尚“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毛泽东,望着奔腾汹涌的黄河之水,思绪万千。此时陪在他身边的正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主任王化云。

王化云向毛泽东汇报了黄河的治理情况,说:“我们有一个设想,就是如果将来黄河水不够用的话,就需要从长江引一部分水来补充黄河。我们的勘测队已经对长江的水量和地形情况进行了测量,准备从通天河引长江水人黄河。”毛泽东对这一提法非常感兴趣,他略有所思地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来是可以的。”南水北调的想法第一次被提出来。

面对毛泽东提出的“南方”、“北方”的设想,王化云意识到,这已经超出了长江和黄河的范畴,他回答:“长江水量充足,北方借水,长江不可替代。”

毛泽东听后笑了,幽默地说:“你王化云还是个踢皮球的高手,把问题踢给‘长江王’了。”“长江王”就是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

1953年2月16日,毛泽东在去往武汉的路中,途经郑州时,再次召见了王化云,问:“通天河引水的问题研究得怎么样了?”

王化云回答:“从现在勘察的结果来看,引水100亿立方米是可能的。不过,这需要打100公里山洞,还要在通天河上建一座高坝,水才能够从通天河经过色吾曲、卡日曲进入黄河。”

毛泽东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那这是多大的工程量?需要多少年才能完成?”  

“我们测算,需要10万人,加上现有的机械,大概通过十年可以完成。”

毛泽东说:“耗费这么大的工程,引100亿立方米的水太少了,如果能引1000亿立方米就好了,你们可以继续研究一下。”

听完王化云的汇报之后,毛泽东意犹未尽,“通天引水”的方案到底可不可行?要怎么样才能做得最好?此时,毛泽东想起了另一个人——林一山。

林一山是山东省文登市人,在青年时代积极参加中国革命,曾在抗日战争期间组织和领导了著名的天福山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改行从事水利工作,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长兼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到任之初,林一山对长江的水利问题还只是一知半解,但硬是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股钻劲,最终在长江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设上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一代泰斗。毛泽东称他为“长江王”。

1953年2月,林一山突然接到中共中央中南局通知,要他随同毛主席共赴南京,并就长江水利问题汇报工作。2月19日,春寒料峭,毛泽东在武汉视察完后,林一山陪着他登上“长江”舰,开始了三天的难忘之旅。

由于是第一次陪同毛主席外出,林一山既紧张又兴奋,心中不断揣测主席会和他谈些什么,并且备齐了一切能够想到的资料。

“长江”舰刚起锚,林一山就接到通知,毛泽东要见他。他带上随身准备好的一本为纪念《申报》创刊六十周年出版的《中国地图》,到了毛泽东的卧舱。

……

P76-78

后记

毛泽东一生钟爱武汉,尤其钟爱镶嵌在武汉广袤土地上的璀璨明珠——东湖。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1953年至1974年间,从史料上看,毛泽东同志曾44次来到东湖,在东湖宾馆居住的时间长达480天。也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同志到东湖不止44次,也不止480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同志钟爱武汉东湖这片水域,并在此长期工作生活,作出了炮击金门、西藏平叛、小平复出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决策。但我们在调研采访中发现,目前尚没有一本书对此进行全景式记录。随着时间推移,所有经历毛泽东同志那一段历史的人都会慢慢离我们远去,而记载毛泽东同志生平和活动的历史资料也许会封存于茫茫史海。

为了进一步挖掘历史资料,系统还原毛泽东在武汉东湖的点滴,我和同事周莹珣多次深入东湖宾馆毛泽东同志故居采访,并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一书。在此书采写过程中,我们忠于历史,真实再现历史,对引用的资料作了认真甄别,力求让此书成为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的有效补充、中共党史研究的补充、湖北省和武汉市发展史研究的补充以及湖北省与武汉市旅游资料的补充。

为了使本书的内容更加全面,史料更加丰富,展示更加直观,我们还积极与新华社、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东湖宾馆联系,调阅历史资料图片库,搜集了近六十幅毛泽东在武汉、在东湖的珍贵照片。同时,还得到了毛泽东生前摄影师、著名摄影家吕厚民和钱嗣杰等先生的大力支持。由于种种原因,在本书付梓出版时,还有少数几幅照片的拍摄者我们暂时未能取得联系。在此,对上述部门和照片的拍摄者们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我们知识水平所限,本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敬请指正。本书在采写、编撰过程中,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华社、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东湖宾馆、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张良成、顾永高、张绍君、武勇、袁定坤、王建槐、胡伟、张帆、郑敏庭、季小波、梅冬阁、杨希伟、俞俭、冯国栋等同志也为本书提供了不少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梁相斌

2013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相斌//周莹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7868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3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74
CIP核字 2013235749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2
出版地 湖北
243
17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