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并不在别处》是应奇先生写的一本学术散文集。“生活在别处”,无论是淘书记、书评、游记,还是写朋友交往的小文,都围绕着作者作为“学人”的背景而发。作者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学者生涯的多面相。本书既和作者所学所长相关,又展示了其学者生涯的各种趣味,行文流畅,主题愉快,值得一读。
图书 | 生活并不在别处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生活并不在别处》是应奇先生写的一本学术散文集。“生活在别处”,无论是淘书记、书评、游记,还是写朋友交往的小文,都围绕着作者作为“学人”的背景而发。作者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学者生涯的多面相。本书既和作者所学所长相关,又展示了其学者生涯的各种趣味,行文流畅,主题愉快,值得一读。 目录 登小雅之堂——代序 我与斯特劳森哲学的因缘 生活并不在别处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草中毕业三十年记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记我的老师范明生先生 榜样的力量——叶秀山《美的哲学》重订本随感 那难忘的岁月仿佛是无言之美——我读林庚及其他 慷慨激昂之气,深沉郁勃之致——我读赵俪生 我站在人群的外面——给贺卫方 印象,论证,语境——我“读”陈嘉映 从林毓生到佩迪特——我与严搏非的故事 “风”“雅”“颂”——我和“法老”及其他 未来的主人翁——在“我的朋友”徐向东教授讲座上的致辞 阿隆《论自由》的政治思想史意义——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讲演 康德、西季维克与两种自由——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纠谬 倚杖听江声——我与伯林 北归端恐待来生——我的未了“‘余’情” 津门纪行 闪访南京 三访北大 贵阳破产记 初见“小熊” 我的后半生(外三则) “Massachusetts”和“天堂” 告别“魔都”,告别STRAND Life and Text 旋转木马 我的部落格 一个人的阅读史 从“顽主”到“顽物”——淘书记四则 从“跟不上时代”到“通三统” 解决——刘瑜“回来”了“什么的” 从南港到普林斯顿——比尔德《共和对话录》出版始末 忘不了的人和事,才是真生命——读《巨流河》所想到的 诗酒风流属老成——岁末逛枫林晚书店 政治哲学译介之再出发——写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读本”之前 夕阳西下的哀鸣,抑或一阳来复的期盼?——写在“共和译丛”之前 “当代实践哲学译丛”总序 从“语言学转向”到“实践理性转向” 从“西化”到“化西”——写在“公共哲学与政治思想丛刊”之前 哲学、政治与文化的三重奏——“文化与政治译丛”总序 摆荡在竞争与和解之间——《自由主义中立性及其批评者》编序 《当代政治哲学名著导读》编者导言 《第三种自由》编序 《公民共和主义》编序 我的文字生涯 道思作颂——代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活并不在别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应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307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6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2014067803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27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