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恶的象征/学术译丛
内容
目录

译者前言

上篇 原始象征:亵渎、罪、有罪

导言 “忏悔”现象学

 第一节 思索、神话和象征

 第二节 象征的准则学

 第三节 忏悔在哲学上的“重新演理”

第一章 亵渎

 第一节 不洁

 第二节 伦理的恐惧

 第三节 玷污的象征系列

 第四节 畏惧的升华

第二章 罪

 第一节 “面对上帝”的范畴:立约

 第二节 无限要求和有限戒律

 第三节 上帝的震怒

 第四节 罪的象征系列:(1)作为“虚无”的罪

 第五节 罪的象征系列:(2)确实的罪

第三章 有罪

 第一节 新阶段的诞生

 第二节 有罪和刑法归罪

 第三节 审慎

 第四节 有罪的绝境

结论 恶的象征系列的奴隶意志观综述

下篇 起源的“神话”和终结的“神话”

导言 神话的象征功能

 第一节 从原始象征到神话

 第二节 神话和灵知:故事的象征功能

 第三节 恶的起源和终结的神话“类型学”

第一章 创世戏剧和“仪式”的世界观

 第一节 原始的浑沌

 第二节 重新演现创世仪式与王的形象

 第三节 创世戏剧的一种“隐性”形式:希伯来人的王

 第四节 创世戏剧的“突变”形式:古希腊的泰坦

第二章 怀恶的上帝和“悲剧”的人生观

 第一节 前悲剧的主题

 第二节 悲剧的关键

 第三节 从悲剧中解脱还是在悲剧中解脱?

第三章 “亚当”神话和“末世论”历史观

 第一节 “亚当”神话的悔罪动机

 第二节 神话的结构:堕落的“瞬间”

 第三节 诱惑戏剧的“时间流逝”

 第四节 称义和末世论象征

第四章 灵魂放逐的神话和经由知识的拯救

 第一节 远古神话:“灵魂”与“肉”体

 第二节 最后的神话

 第三节 拯救和知识

第五章 神话的循环

 第一节 从神话静力学到神话动力学

 第二节 悲剧的重新演现

 第三节 对浑沌神话的借用

 第四节 亚当神话和灵魂放逐神话之间的冲突

结论 象征导致思想

 中西译名对照表

 中西术语对照表

编辑推荐

《恶的象征》是保罗·里克尔《意志哲学》第二卷《有限和有罪》一书的第二册。本书综合运用现象学和释义学方法,描述了恶的原始象征系列以及成因,探讨了神话的动态联系及由此产生的哲学思想。里克尔将哲学家甚少关注的界域,诸如言语、诗、梦、神话、宗教史料、习俗等圈进思想领地,叙述了亵渎、有罪和恶的起源,暗示人的原本清白的存在向邪恶的现实的转变,从而考察了伦理—法律方面的惩罚与责任的关系;伦理—宗教方面的良心背谬;心理—神学方面深受诅咒和谴责的良心。由此,“径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此书代表了西方学术的前沿水准。

内容推荐
里克尔将恶的象征分为三大类型, 即忏悔型象征、神话型象征和思索型象征。《恶的象征》的上篇阐述忏悔型象征, 下篇阐述神话型象征。里克尔在本书中综合运用现象学与释义学方法, 描述了恶的原始象征系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恶的象征/学术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保罗·里克尔
译者 公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23151
开本 16开
页数 3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2014108940
中图分类号 B920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8
15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Flammarion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