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编著的《我的自学小史(精)/中学图书馆文库》篇幅简短,叙事朴实、精彩。全文从家庭出身写起,讲述了一个“瘠弱而又呆笨的孩子”受家庭、社会,以及各种思想的影响,通过自学,渐渐领悟学识真谛,如何步入学识殿堂、渐取得成就的过程。对此,作者曾说过自己自学的心得:“我本来无学问,只是有思想;而思想之来,实来自我的问题,来自我的认真。”从中,或可读出粱先生成为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庸誉学者的缘由。
| 图书 | 我的自学小史(精)/中学图书馆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梁漱溟编著的《我的自学小史(精)/中学图书馆文库》篇幅简短,叙事朴实、精彩。全文从家庭出身写起,讲述了一个“瘠弱而又呆笨的孩子”受家庭、社会,以及各种思想的影响,通过自学,渐渐领悟学识真谛,如何步入学识殿堂、渐取得成就的过程。对此,作者曾说过自己自学的心得:“我本来无学问,只是有思想;而思想之来,实来自我的问题,来自我的认真。”从中,或可读出粱先生成为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庸誉学者的缘由。 内容推荐 《我的自学小史(精)/中学图书馆文库》是梁漱溟先生于1942年时,将自己“自幼修学,以至在某些学问上‘无师自通’的经过,叙述出来给年青朋友,未始无益”。全篇文字简短,叙事朴实、精彩,全文从家庭出身写起,讲述了一个“瘠弱而又呆笨的孩子”受家庭、社会,以及各种思想的影响,通过自学,渐渐领悟学识真谛,步入学识殿堂。 目录 我的自学小史 序言 一 我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二 我的父亲 三 一个瘠弱而又呆笨的孩子 四 经过两度家塾、四个小学 五 从课外读物说到我的一位父执 六 自学的根本 七 五年半的中学 八 中学时期之自学 九 自学资料及当年师友 十 初入社会 十一 激进于社会主义 十二 出世思想 十三 学佛又学医 十四 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 十五 当年倾慕的几个人物 十六 思想进步的原理 十七 东西文化问题 十八 回到世间来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自述 试读章节 我的自学,最得力于杂志报纸。许多专门书或重要典籍之阅读,常是从杂志报纸先引起兴趣和注意,然后方觅它来读的。即如中国的经书以至佛典,亦都是如此。他如社会科学各门的书,更不待言。因为我所受学校教育,以上面说的小学及后面说的中学而止;而这些书典都是课程里没有的。同时我又从来不勉强自己去求学问,做学问家;所以非到引起兴趣和注意,我不去读它的。——我之好学是到真“好”才去“学”的。而对某方面学问之兴趣和注意,总是先借杂志报纸引起来。 我的自学作始于小学时代。奇怪的是在那样新文化初初开荒时候,已有人为我准备了很好的课外读物。这是一种《启蒙画报》和一种《京话日报》。创办人是我的一位父执,而且是对于我关系深切的一位父执。他的事必须说一说。 他是彭翼仲先生(诒孙),苏州人而长大在北京。祖上状元宰相,为苏州世家巨族。他为人豪侠勇敢;其慷爽尤可爱。论体魄,论精神,俱不似苏州人,却能说苏州话。他是我的谱叔;因他与我父亲结为兄弟之交,而年纪小于我父。他又是我的姻丈,因我大哥是他的女婿,他的长女便是我的长嫂。他又是我的老师,因前说之“蒙养学堂”就是他主办的,我在那里从学于他。 从他的脾气为人(豪侠勇敢)和环境机缘(家住江南、邻近上海得与外面世界相通),就使他必然成为一个爱国志士、维新先锋。距今四十年前(1902),他在当时全国首都——北京——创办了第一家报纸。严格讲,它是第二家;1901年先有《顺天时报》出版,但《顺天时报》完完全全为日本人所办。就中国人自办者说,它是第一家;广东人朱淇所办《北京日报》为第二家。当时草创印刷厂,还是请来日本工人做工头的。“蒙养学堂”和报馆印刷厂都在一个大门里,内部亦相通。我们小学生常喜欢去看他们印刷排版。 彭公手创报纸,共计三种。我所受益的是《启蒙画报》;影响于北方社会最大的,乃是《京话日报》;使他自身得祸的,则是《中华报》。 《启蒙厕报》最先出版。他给十岁上下的儿童阅看的。内容主要是科学常识,其次是历史掌故、名人轶事,再则如“伊索寓言”一类的东西亦有;却少有今所谓“童话”者。例如天文、地理、博物、格致(“格物致知”之省文,当时用为物理、化学之总名称)、算学等各门都有。全是白话文,全有图画(木板雕刻无彩色)。而且每每将科学撰成小故事来说明。讲到天象,或以小儿不明白,问他的父母,父母如何解答来讲。讲到蚂蚁社会,或用两兄弟在草地上玩耍所见来讲。算学题以一个人做买卖来讲。诸如此类,儿童极其爱看。历史如讲太平天国,讲“平定”新疆等等。就是前二年的“庚子变乱”,亦作为历史,剖讲甚详。名人轶事如司马光、范仲淹很多古人的事,以至外国如拿破仑、华盛顿、大彼得、俾斯麦、西乡隆盛等等都有。那便是长篇连载的故事了。图画为永清刘炳堂(用烺)所绘。刘先生极有绘画天才,而不是旧日文人所讲究之一派,没有学过西洋画,而他自得西画写实之妙,所画西洋人尤有神肖,无须多笔细描而形相逼真。计出版首尾共有两年之久。我从那里面不但得了许多常识,并且启发我胸中很多道理,一直影响我到后来。 P17-P19 序言 我想我的一生正是一自学的极好实例。若将我自幼修学,以至在这某些学问上“无师自通”的经过,叙述出来给青年朋友,未始无益。于是着手来写《我的自学小史》。 学问必经自己求得来者,方才切实有受用。反之,未曾自求者就不切实,就不会受用。俗语有“学来的曲儿唱不得”一句话;便是说:随着师傅一板一眼地模仿着唱,不中听的。必须将所唱曲调吸收融会在自家生命中,而后自由自在地唱出来,才中听。学问和艺术是一理:知识技能未到融于自家生命而打成一片地步,知非真知,能非真能。真不真,全看是不是自己求得的。一分自求,一分真得;十分自求,十分真得。“自学”这话,并非为少数未得师承的人而说;一切有师傅教导的人,亦都非自学不可。不过比较地说,没有师承者好像“自学”意味更多就是了。 像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而后来任大学讲席者,固然多半出于自学。还有我们所熟识的大学教授,虽受过大学专门教育,而以兴趣转移及机缘凑巧,却不在其所学本行上发挥,偏喜任教其他学科者,多有其人;当然亦都是出于自学。便是大多数始终不离其本学门的学者,亦没有人只守着当初学来那一些,而不是得力于自己进修的。我们相信,任何一个人的学问成就,都是出于自学。学校教育不过给学生开一个端,使他更容易自学而已。青年于此,不可不勉。 此外我愿指H{的,我虽自幼不断地学习以至于今,然却不着重在书册上,而宁在我所处时代环境一切见闻。我还不是为学问而学问者,而大抵为了解决生活中亲切实际的问题而求知。因此在我的自学小史上,正映H{了五十年来之社会变动、时代问题。倘若以我的自述为中心线索,而写出中国最近五十年变迁,可能是很生动亲切的一部好史料。现在当然不是这样写,但仍然可以让青年朋友得知许多过去事实,而了然于今天他所处社会的一些背景。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我的自学小史(精)/中学图书馆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梁漱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4979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3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73 |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06 |
| CIP核字 | 2014061812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192 |
| 宽 | 135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