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绽放的承诺/白山黑水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柳城和郑继超编著的《绽放的承诺》表现了魏国升强为民之能、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工作中的研究和创新精神,敬业和乐业精神。表现了他为人的正直、待人的和善、乐观的生活态度、高尚的人格修养。他身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物欲泛滥的社会现实,不仅没有让他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没有让他被利益醉熏心窍.他反而能摆脱各种诱惑,不随流俗,不慕荣华,修养心灵,善守其身,忠于职守,建功立业,执守正义,广施仁爱,这些行为堪称典范。这样的承诺绽放,必将滋润我们爱心之蕊含苞,必将催生我们的道德之花盛开,必将促使中华民族的文明更加灿烂。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此击掌喝彩。

内容推荐

柳城和郑继超编著的《绽放的承诺》是一部多角度、多侧面艺术地再现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魏国升感人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

魏国升出生在村头的一棵大榆树下。出生几天后,他的母亲因产后血崩就去世了。他度过了艰辛而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黑城子中学住宿读书时,他得了阑尾炎并发症,生命垂危,是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使他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出于感恩,他发下誓言:以后我要是考上学了,挣了工资,就把工资的一半捐给那些像我一样需要救助的人!中专毕业后,为了兑现这个诺言,他经历了亲人的反对,因为捐款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困窘。结婚后与妻子的“战争”,身边人的猜疑……但是,不管有多么艰难,他都矢志不渝地信守着承诺,兑现着诺言。工作25年来始终不渝,敬业乐业.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在一桩桩平凡小事中彰显了大德大爱。

这是一部引人向善和向上的书,是一部能够吸引感染人们唤醒良知的书,是一部使人眼前能有一丝光亮、心灵为之颤动的书,是一部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以升华的书。

目录

为绽放的承诺喝彩

第一章 苦难和幸福

 一 出生在大榆树下

 二 母亲死于产后血崩

 三 艰辛而快乐的童年

 四 小学生活

 五 和驴在一起养病的日子

第二章 一诺万金

 一第一次捐款

 二 与妻子的“持久战”

 三 无声的花开

 四 放生与放飞的价值观

 五 我不是傻子

第三章 儿子姑爷和父亲

 一 孝顺的儿子,更孝顺的儿媳

 二 一个姑爷一个儿

 三 言传身教

第四章 天职

 一 双硕士和50多万字的论文

 二 全市地税系统最年轻的副局长

 三 社保,民生的最后防线

 四 为了41户零就业家庭

第五章 道德较长

 一 从匿名捐助者到组织捐助者

 二 枯木逢春

 三 不能让一个残疾学生辍学

 四 不能让一个残疾孩子没有工作

第六章 关于“魏爸”的事情

 一 辅导课,别开生面

 二 社会实践,丰富多彩

 三 父亲般的关怀:无微不至

 四 46岁的生日

第七章 一枝一叶总关精

 一 心系孤寡穷困

 二 帮农民工讨薪

 三 每月1000元的救命钱

 四 可心?不可心?

第八章 让仁爱的光辉洒满大地

 一 爱心团队

 二 永恒的主题

后记

试读章节

那棵大榆树就生长在西湾子村头。当然,那棵大榆树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它留在了西湾子人的记忆里、留在了魏国升朦朦胧胧的童年记忆里。

据说,那棵大榆树的树龄几乎和村庄的庄龄一样长。当年,魏氏家族的始祖公建起第一幢泥墙草顶的房屋时,就在院里院外栽下了不知多少棵榆树、杨树、柳树。许多树在成材后、在长成参天大树之前,就被魏氏家族的子孙们砍伐了,用来做了盖房子的檩子、制造家具的木料或做了其他的用处,唯独这棵大榆树奇迹般地帝留下来,有一抱多粗、三丈多高,枝繁叶茂,巨大的树冠似乎能够遮蔽住半个天空。

它经历了近10代人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聆听过无数婴儿出生时那一声嘹亮的啼哭,倾听过无数人出丧时的挽歌,见证了一个家族在漫长的岁月里日益繁盛的历史;它目睹过了一座又一座房屋的倒塌和重建,在轰然倒塌、烟尘四起和叮叮当当的锤斧锛凿声的转换里,见证着脚下的村庄在那一小片群山环绕的平川地上.渐渐铺展开去的过程;它每天都在喜悦地倾听着黎明时村里的第一声鸡啼,欣慰地任凭袅袅的炊烟在自己的枝叶间缭绕,赞许地看着第一位荷锄扛犁下地的人。一日又一日、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它见证了那一片土地由荒草滩一点一点地变成了良田、层层的梯田从山麓一直修到了山顶的神话;它经受过烈日炎炎久旱不雨.经受过大雨滂沱洪水滔滔,经受过狂风的肆虐,经受过烈火的焚烧、霹雳的轰击,遭受过沙俄兵的刀斫和日本兵的枪击……可是它顽强地活着,雄伟傲然地屹立着.从容豁达地看着天空中的风云变幻。它的根系遍布地下,有的粗壮的根甚至裸露在外,任人践来踏去;它的干粗壮笔直,布满沧桑的印记;它华盖似的奇大的树冠似乎已经融入在蔚蓝的天空里,美丽的白云就在那繁枝密叶间舒卷着。

西湾子人数过,在它的枝桠间有七个喜鹊窝。巨大的树冠、稠密的枝叶是鸟类欢乐的家园。巨大的树冠下,有过全村人唯一的饮用水井,还有很大的一片空地.空地上有数十个磨得光滑铮亮的方石,那里有过戏台,还有过标语牌。清爽无雨的夏晚和秋夜,人们集聚在这里坐着,抽烟喝茶,谈天说地,一点一点的烟火时明时暗。附近池塘里的蛙不知疲倦地鸣着,蝉也在此起彼伏地唱着。即便是在炎炎夏日的正午,也总会有几个颐养天年的老人坐在树下的浓荫里打盹,有几个顽童绕着树干追逐戏耍。

小村的人坚信,大榆树是有灵性的,把它看作是和自己的祖宗有着密切联系的图腾、看作是能使家族永远兴旺发达的庇护神。人们在树旁建起了一座小小的庙.几乎每天都有小脚的老太太,在庙前跪拜烧香,祈求树神和先祖保佑即将生产的儿媳母子平安,保佑有病的孙子孙女早日康健。

大榆树和村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似乎有意把大榆树和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联系在一起,就连除夕夜辞旧迎新的具体时间也由大榆树来确定。快到半夜的时候,总会有几个孩子站在大榆树底下仰头望天,当三星正好悬在大榆树树冠最顶端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兴高采烈地喊起来:到发纸的时候了!到发纸的时候了!一边喊一边飞也似的向家里跑,在街上一路叫喊过来,如同古时战场上快马报捷一般。声音不等落地,全村一家家就燃起了的火焰,响起了热烈而长久的鞭炮声。

但是,人们谁会想到,有一天这棵大榆树会遮蔽着猛烈的秋日阳光,庇佑了魏氏家族的一个优秀子孙降临人间。

魏国升的父亲魏忠臣曾经引以为豪的事情,就是前后娶了四房媳妇。生养了十多个孩子,有八个孩子在他的膝下成人。但是这四次婚姻也给魏忠臣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痛苦和艰辛。

魏忠臣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而且粗通文字,见多识广,很有正义感,常常做些急公好义的事情,在家族乃至十里八村都有很高的威望。他的第一任妻子是邻村老李家的姑娘,是当时当地出名的漂亮女人。她和魏忠臣结婚四年,生下魏国升的大姐后不久就病死了。那时,魏国升的爷爷还活着,很快就为魏忠臣迎娶了第二任妻子。魏忠臣的第二任妻子相貌虽一般,却很贤惠,善待唯一的继女。但是,这位老实善良的女人和魏忠臣结婚几年后也撒手人寰。魏忠臣又自己操办娶了第三任妻子。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第三任妻子在结婚几年后居然也暴病身亡。

这时,魏忠臣已经40多岁了。

人们在背后给出几乎一致的结论:魏忠臣命太硬,克妻!

虽然也有几个热心肠的人关心着魏忠臣续娶的事情.但是女人们,哪怕是带着几个孩子的寡妇,甚至那些身体和智力有些缺陷的姑娘的父母,一听见魏忠臣的名字,就觉得不寒而栗,连连摇头,有的说,就是嫁个瞎子瘸子,也不嫁给魏忠臣。对于女人们而言,魏忠臣这个相貌堂堂的汉子身上似乎有一种异样神秘诡异的光环,让她们既着迷又恐惧。

魏忠臣自己也觉得很奇怪,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冥冥中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控制着自己的命运。

好在大女儿此时已经长大了,懂事又勤快,可以帮着魏忠臣操持家务。然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久,大女儿出嫁了。P2-3

序言

时下,承诺当是最为珍贵的词,也是最让人难以坚守和信任的词。有多少铮铮的誓言在重重的阻碍和诱惑下化为云烟。有多少真挚的情感被虚伪的、不负责任的承诺所亵渎,有多少誓言成了谎言。

当我读了《绽放的承诺》书稿后,觉得承诺如金子一般赋存于我们的生活中,在为我们的道德作证,在为我们的良知点赞。《绽放的承诺》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绽放其中的高尚和奉献,而且还有践行承诺背后的执着与坚守。

《绽放的承诺》是一部多角度、多侧面艺术地再现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魏国升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书中紧紧围绕魏国升兑现、坚守承诺这条主线。全面展示了魏国升的知恩图报、一诺千金的人格魅力,展现了魏国升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道德风貌。当初做出承诺是出于感恩,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农家孩子,为回报老师、同学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发出的肺腑之言。那是一个温暖友爱的集体,带给一个感恩少年情感的抒发;那是感动与善良相遇后,带给一个纯情少年的慷慨寄语。也许带有一些初始的盲目,没有考虑一辈子兑现的艰辛,没有厘清一辈子坚守的沉重。可是当他参加工作领到第一笔工资时,才清楚兑现承诺需要勇气、境界,需要抛开世俗的干扰,需要在小爱与大爱中抉择,需要在亲人与朋友的忠告中不舍。一个靠工资维持生计的小家,没有富余的存款,没有额外的收入,每月拿出一半的工资进行爱心捐赠,这样的兑现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让人敬佩的是,他没有放弃承诺。期间他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承受了经济拮据带来的生活困惑,承受了社会不解带来的各种拷问,他没有犹豫、没有彷徨,而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下来。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他把承诺兑现给过往的25个春秋,兑现给那些在困苦中挣扎的老弱病残,兑现给营养中华民族的大美之德。如果说最初的承诺只是一种情感的怦动,那么25年对承诺的不懈兑现,则上升为一种崇高的境界,表现出一种对美德的张扬、对善良的追捧。这是他美好心灵的最好诠释.是他胸有大爱的由衷坚守。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此喝彩。

《绽放的承诺》还表现了魏国升强为民之能、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工作中的研究和创新精神,敬业和乐业精神。表现了他为人的正直、待人的和善、乐观的生活态度、高尚的人格修养。他身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物欲泛滥的社会现实,不仅没有让他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没有让他被利益醉熏心窍.他反而能摆脱各种诱惑,不随流俗,不慕荣华,修养心灵,善守其身,忠于职守,建功立业,执守正义,广施仁爱,这些行为堪称典范。这样的承诺绽放,必将滋润我们爱心之蕊含苞,必将催生我们的道德之花盛开,必将促使中华民族的文明更加灿烂。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此击掌喝彩。

柳城、郑继超两位作者,把书写的对象聚焦于魏国升这样的模范人物,为这样一位坚守道义承诺的人立传,这是对社会正能量的最好诠释。我们的时代需要更多像魏国升这样的爱心人士、需要有更多像魏国升这样信守承诺的大德之人。我们在推崇魏国升的承诺绽放的同时,要让他的承诺向社会更多领域绽放,形成强大的辐射效应。这是我欣然同意为这本书作序的理由。看得出两位作者是在用心书写,文笔流畅,情景相融,力透纸背,精彩传神,使魏国升这个形象丰满鲜活,真实可信,让我对魏国升的印象更深刻。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报告文学作品,文学性和思想性都很强。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这部著作,并能从这部著作中汲取营养、获取教益,使这本书成为我们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文明的一部教科书。

2014年9月23日

(本文作者为朝阳市委副秘书长)

后记

2013年10月l2日,朝阳市英模事迹报告会双塔专场在双塔法院报告厅举行,我们也在众多听众中,接受英模事迹的鼓舞与感化。就是在这里,我们深深地被魏国升的报告打动了。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听说他的诸多事迹,早已对他心生景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近距离地结识了魏国升,初步的交谈后,我们被他的人格及其事迹所感动,于是产生了写一本书的想法,希望籍此真正地走进魏国升和他的爱心团队,使更多的人了解魏国升、了解慈善事业,更重要的是,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奉献出爱心。

我们始终恪守着这样一个准则:报告文学的创作不同于小说创作,要“六分走.三分想.一分写”。为了了解人物和事件的背景,掌握真实详尽的材料,我们开始了漫长的采访之旅,深入城市农村,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朝阳,到达了几乎所有魏国升的爱心行为惠泽的地方。采访过程中的辛苦与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有一次,我们去朝阳县木头城子镇满达营子村,汽车陷进雨后的泥坑里,同行的几个人奋力推车半个多小时才脱离了困境,这时我们每个人都像在泥塘里洗了个澡似的。类似这样的“意外”还发生过好几次,毋庸赘叙。但是,这是一次朝圣之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善的启迪与感化。在这些旅程中,我们认识了身体残疾但内心充满阳光的孩子们、认识了曾经贫病交加的老人、认识了身患怪病的孩子,以及许许多多我们从前所不曾关注到的挣扎在贫困和痛苦中的人。而如今,这些人在魏国升以及他领导的爱心团队的帮助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不能不说,整个采访过程我们是在心酸与感动中度过的.我们的灵魂因此受到了一次又一次洗礼。

采访结束后,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我们一时居然无从下手,后来经过长期的思索、无数次激烈的争论、数度调整,最后终于确定这本书的结构为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即第一、二章以时间为线索,主要叙述魏国升成长和思想成熟的经历;第三章到第七章采取横向结构的形式,第三章写魏国升的家庭,第四章写魏国升的工作,第五、六、七章写魏国升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善举;第八章写爱心团队.并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对魏国升的精神进行升华。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朝阳市委副秘书长陈玉民同志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本书作序。

朝阳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李祥富同志对本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提出过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

朝阳特殊教育中心团委书记阚海燕同志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不可替代的支持和辛勤的付出。

朝阳市地税局教育科科长毕文奇同志,机关党委宣传干事王飞同志对本书的写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魏泽先同志在本书的写作中对部分章节提出了修改意见。

朝阳市双塔区文联聂莎莎同志时常参与写作本书的讨论,并参与了本书的修改、校对、编辑等工作。

很多人为本书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我们在此一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文中部分章节一些人物用了化名,在此向诸位尊敬的读者说明。

作者

2014年9月2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绽放的承诺/白山黑水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柳城//郑继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白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911756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7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2014225998
中图分类号 I253.3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