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只鱼鹰的葬礼/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我捉不住。”

“那就拉倒。”

珍珍掉头向那边看了看,又看了看妈妈,见妈妈只顾埋头干活,根本不理她,只好自己走向那边。

一只很漂亮的蜻蜓,深红色的,像玻璃做的,正安静地停在草叶上。

珍珍蹑手蹑脚地走上前去,同时伸出手,大拇指和食指捏成像要一口啄下去的鸡嘴巴。

距离蜻蜓还只有一根筷子长的距离了,珍珍的心“扑通扑通”地跳,跳得能让她听得清清楚楚。她慢慢地掉头看了一眼妈妈:妈妈头也不抬地在干活。她又把头慢慢转回来,面对着蜻蜓。

“鸡嘴巴”一寸一寸地伸向蜻蜓。

眼见着就要捏住蜻蜓尾巴了,它却轻盈地飞了起来。

珍珍仰望着它。

它在空中像一片柳叶飞舞着,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却总在珍珍的眼前。

不一会儿,它又落在了草叶上,并且就是刚才它落下的那片草叶。

珍珍又掉头去看妈妈:妈妈根本不抬头。

只有这样,妈妈才能种出这世界上最好的庄稼。

珍珍再一次将手指捏成鸡嘴状,开始了新一轮捕捉。

蜻蜓还是在“鸡嘴巴”离它的尾巴只剩一根筷子长的距离时飞上了天。

接下来,这样的情况重复了四五次。蜻蜓很淘气,一直没有飞远。珍珍看到,飞在天上的蜻蜓好像有两次歪了一下脑袋在看她。那样子仿佛在对珍珍说:“小姑娘,你是捉不到我的。”

当蜻蜓再一次落在草叶上时,珍珍没有再去捉,而是跑到了妈妈的身边。她揪住妈妈的衣服:“妈妈,给我捉蜻蜓。”妈妈不理她,她就不停地说——说的时候,不时地向蜻蜓歇脚的那边看一眼。

“你烦死人了!”妈妈生气地扔下锄头,拉着她的手,“在哪儿?”

“那!”

珍珍指引着妈妈向蜻蜓走去。

可是,这一回,蜻蜓却早早起飞了,并且头也不回地飞过庄稼地,飞过芦苇丛,往大河那边飞去了。

珍珍还死死地抓住妈妈的手。她想,蜻蜓还会回来的。

妈妈惦记着那一地的活呢,扒开她的小手,转身干活去了。

珍珍连忙追了上去:“我要蜻蜓嘛!我要蜻蜓嘛!……”

妈妈理也不理。

珍珍停住了:她看到池塘里有一只深绿色的青蛙蹲在一小片淡绿色的荷叶上。那情景很生动,珍珍这才暂且放过妈妈。

田野上的珍珍,就这样纠缠着妈妈,打扰着妈妈,让一心一意想干活,想种出这世界上最好的庄稼的妈妈分心、分神、分力。妈妈很烦恼,妈妈很无奈。妈妈心里说:“我怎么生了这么一个怪孩子呢?”

最让妈妈烦恼的是,珍珍在田野上,玩着玩着就睡着了。妈妈不得不停下手里的活来照料她。若是太阳光强烈,天热,妈妈得抱着她找块阴凉的地方让她躺下。若是风大、天凉,妈妈就得找块可以避风的地方让她躺下,还要将自己身上的外衣脱下,给她做褥子,做被子。珍珍一旦睡着,就像死过去一样,软手软脚,怎么折腾她,也不能使她醒来。妈妈说,这时把她扔到大河里,她也不会醒来。那么,妈妈就趁珍珍熟睡时专心致志地干活吧,可是妈妈的心里总是担心着:她会不会着凉呀?会不会有蛇钻到她的衣服里呀?会不会被蚂蚁咬呀?……珍珍香喷喷地睡着,但妈妈却始终心神不宁。

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她总是因为睡着了给妈妈带来更大的麻烦、更大的烦恼:

她坐在田埂上看几条小鱼在水渠里游,看着看着,瞌睡虫侵袭她来了,她身子开始摇晃、摇晃……忽然,一头栽倒在水渠里。随着“扑通”一声水响,传来珍珍惊恐的哭声。妈妈一惊,扔下工具就往水渠跑。妈妈把珍珍从水渠里捞了上来,然后紧紧地抱在怀里,不住地说着:“珍珍别怕呀!珍珍别怕呀!……”妈妈撩起清水给珍珍洗去脸上、手上的烂泥后,只好暂且丢下地里的活,抱着她往家走。珍珍全身衣服都湿了,得赶紧换下。

路上,妈妈不时地回头看一眼庄稼地:一地的活呢!

妈妈不禁狠狠地抱紧珍珍:我的小祖宗啊!

有一回,珍珍因睡在大树下着了凉,发了两天高烧,害得妈妈不得不整日整夜地守着她,而那时,平整好的水田,正等着妈妈插秧呢!

妈妈日夜惦记着的就是这世界上最好的庄稼。妈妈用手指戳着珍珍的鼻子:“妈妈真的不想要你了!”

可,珍珍又死死地揪住了妈妈的衣角……

P5-7

目录

小尾巴

第五只轮子

田螺

月白风清

灰娃的高地

雪柿子

阿雏

麦子的嚎叫

一只鱼鹰的葬礼

第十一根红布条

野风车

序言

江南三月,细密的雨声中,传递着温煦的杏花香气。这时候,应和着天边隐隐滚过的隆隆雷声,青青的楠竹林里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爆笋时节。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经过了漫长的冬天的默默积蓄,泥土下的幼笋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破土而出的力量。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了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顽石。像鸡雏顶破蛋壳,像幼蝉冲破蝉蜕,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它们从厚积的枯叶和泥土下脱颖而出,那一瞬间,它们似乎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目标:冲破束缚自己的箬壳,扩展开翅羽状的枝叶,向上,向上,再向上!这似乎已经不是在生长,分明更像是在飞翔……

——这是我刚刚写完的一篇散文中的一节。漫步在江南早春时节青青的楠竹林里,我也想到了我们的儿童文学。我甚至觉得,目前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生态环境,与这春天的楠竹林生机勃勃的景象颇为相似。各种出版与传播通道的拓展与打开,给儿童文学作家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只要你拥有生长的梦想和力量,这片土壤以及土壤之上的空气、雨水、微风和阳光,就是属于你的,属于每一株绿色的生命的,正如白桦先生那句名诗所歌咏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然而,创作上的空前活跃与繁盛,也使儿童文学的编辑和出版者们面临着新的考验。丰富的资源就像大自然里的春天,摆在人人面前,读者真正需求的是什么,也许只有少数细心的人才能知悉,而如何把最好的书送到,最热爱它的读者手中,却永远是一个秘密。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把诗人郑愁予这句诗中的“诗人”二字换成“编辑”,其实也很恰切。最好的编辑出版人,不也是黄昏时分的点灯人,为在暗夜中行路的读者挂起温暖和明亮的灯盏,照耀着他们回家的小路吗?而且,面对着如此繁盛和泥沙俱下的创作资源,一个优秀的编辑出版人,必须具有披沙沥金的耐心、采铜铸鼎的本事和撒豆成兵的艺术。

眉睫君和游安良君,是近几年在少儿出版界纵横驰骋的两匹“黑马”,两个人都很年轻,富有开创和进取的力量与信心。前者的强项在编辑和学术,后者的强项在出版和发行。更重要的是,两个人都与童书出版结缘并历练了不短的时间,对童书出版拥有热爱和敬畏的情怀,也累积了不少的经验、智慧和资源。我相信,这样两股力量与智慧合在一起,必将为当下的童书出版带来一些新的作为。那么,这一套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们的代表作选本丛书,算是他们的“东风第一枝”,是第一次的“竹林爆笋”。

首先,从这套书的作者阵容看,无疑是一份极其华丽的名单。当下活跃在儿童文学界的老中青四代作家、读者们耳熟能详的名字,皆在其中,如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金波、任大星、张秋生、曹文轩、彭懿、黄蓓佳、刘先平、冰波、汤素兰、殷健灵……

其次,从这套书的书目来看,几乎每位作家都拿出了他们的代表作品、获奖作品,或是作家们自己偏爱和看重的个性作品,用“名篇荟萃”来形容,实不为过。如《小布头奇遇记》《怪老头儿》《妖湖传说》《会唱歌的画像》《甜橙树》《野妹子》《我要做好孩子》《窗下的树皮小屋》《小巴掌童话》《中国孩子的梦》《驿马》……

第三,这套书在编选上,另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做法是,以作家最优秀的代表作品为基准,不拘泥于篇幅的长短和体裁的异同。有的作家的长篇作品也只是节选其最精华的章节,而给另一些中短篇杰作留出容纳的篇幅。有的作家在不同体裁形式里都有自己优秀的作品,则予以兼顾,尽可能在一本书中呈现出这位作家完整的创作风采。这种编选方法,在编辑艺术上的“含金量”最高,也最能体现编辑和出版者的眼光和功力,当然,编辑投入的心思也最多。  在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多说几句。我记得20世纪50年代时出版过一本《普希金作品选》(戈宝权译),就是这样编选的,长篇节选、中短篇,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在其中,直至今天,这本书仍然是我阅读普希金的一个“宝典”般的选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80年代也编辑出版过一套方形开本的儿童文学名家作品选本,有《叶圣陶作品选》《冰心作品选》《张天翼作品选》《柯岩作品选》《管桦作品选》《葛翠琳作品选》《孙幼军作品选》《袁鹰作品选》等等,这些选本也是采用了这种长短不拘、体裁不一,只以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基准的编法。所以,这套书三十多年来也一直为我所珍爱。老一辈的编辑出版家其实早就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本,可惜的是,今天愿意这么去效仿的编辑越来越少了。很多编辑是怎么省事、怎么简单怎么来,以至于许多作家最终被“选来选去”的,全是浮在大家眼前的那么一两篇作品,好像这位作家就只写过这么一两篇作品似的。

儿童文学事业,无论是创作、编辑、出版、传播,都应该是纯净、精美、细致和仁爱的。这是天使和圣母般的事业。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是真善美的文学。冰心老人生前曾告诫我们:从事儿童文学事业,必须拥有一颗“慈母的心”。由叶圣陶、冰心、陈伯吹那一代儿童文学先驱所创建和奠定的一些伟大和美好的儿童文学传统,正在一代代作家和出版家手中薪火相传。

“金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道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当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那一条,由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我曾经用弗罗斯特的这几句诗来形容过自己的儿童文学之路。其实,儿童文学也并非是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世界上也没有渺小的体裁,而只有渺小的作家。借用一句伟人的话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是将会默默地、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还是回到江南青青的楠竹林里。在春天的楠竹林里徜徉,我也想到了中国一代代儿童文学家们的美好情怀:他们和四季的风霜雨雪一起,和一簇簇散发着药香的野菊花一起,和那些临冬的苦荞一起,和一道道永远流淌不尽的山泉一起,在各自的山坡和深谷间,以群体的追求、探索和进取之心,向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欢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这份事业的忠诚、依恋和守护,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而透过早春三月楠竹林里的爆笋奇观,我还发现了一个来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笋与竹,都将是金色的。

是为总序。

2014年早春时节,写于东湖畔

内容推荐

曹文轩,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国际文学大奖。

《一只鱼鹰的葬礼》收录了曹文轩的最新力作和他广受赞誉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笔墨酣畅,行文雅正,现实与诗意融为一体,既具有作者一贯的美学风格,以洁净的语言建构古典美的世界;又极富现实意义,从儿童视角出发叙事,让青少年从其温婉如水的诗性情怀与人性的悲悯意蕴中获得心灵成长的力量。

作者以其经典的、富有美感的叙事语言,呈现出超凡脱俗的厚重与大气。品读经典,抗衡浅阅读,培养儿童深层阅读的兴趣与能力。

编辑推荐

《一只鱼鹰的葬礼》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中短篇小说合集,讲述的是作家笔下的童年印记中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读来让人动容。本书既汇集了曹文轩的经典作品,同时也呈现了他的最新力作。所精选的九篇作品中,既有锤击人心的人性故事,又有温暖人心的治愈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只鱼鹰的葬礼/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40280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7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4228919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