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往阳光多处走
内容
编辑推荐

华人情感闺蜜吴淡如在出版《其实,你什么都不用怕》《那年我所喜欢的男孩》之后,倾情推出最优美最阳光的心灵之歌《往阳光多处走》。

华语世界最贴心的倾诉对象吴淡如,在每一种天气下,都活出了自己的风景!

谨以吴淡如编著的《往阳光多处走》献给每一个渴望拥抱阳光的人。诗意也好,失意也罢,只要有一颗往阳光多处走的心,结果都不会太坏。

内容推荐

没有晴朗的天气,吴淡如把自己活成了风景。阴暗降临的时候,就算没有目标,没有规划好的蓝图,只要有机会,吴淡如都坚持往阳光多的地方走,就这样走出了一条灿烂温暖的人生路线。

吴淡如编著的《往阳光多处走》,从换个观念变富有、看清楚你是谁、轻松对待自己、以动物为师和不怕太杰出五个方面入手,让我们看到吴淡如爱自己的方式。让我们懂得,在最绝望的时候要懂得试试别的可能,去收获饱经磨难后最好的礼物:阳光性格。

吴淡如最优美最阳光的心灵之歌《往阳光多处走》,愿带给每一个人阳光的力量,愿每一个人都活成自己的风景。

目录

1 换个观念变富有

换个观念变富有

能够吸收一点就好

敲破坏冰箱

暴风雨来得正好

你想长得像你恨的人吗

你会先捡铜板吗

片面的人生

水中的秘密

粗心不是不能改

2 看清楚你是谁

你的诚实受过伤了吗

高贵的诚实

不寂寞的小提琴

让我哭笑不得的正面思考

正面思考与实际思考

面子与尊严

太爱面子不是好习惯

对赞美的贪婪

3 轻松对待自己

时间是用得完的

你应该认命吗

接纳现在的自己

别拖了,就做吧

真的没有时间吗

换个方式减压吧

为悲观做点事

幸福是伪装不来的

什么才是帮夫运

悬梁刺股不是好方法

管他怎么说

4 以动物为师

从猫的角度看成见

睡了太久的兔子

不要害怕,但永远要小心

你是鸭子还是老鹰

螃蟹型人格

海鸥型的人

从鹦鹉身上学到的事

审美观的奥秘

5 不怕太杰出

聪明的傻瓜

总是要勇敢单飞

学历有用,但是无关

学不会的简单事

不学不开心

一辈子一次的机会

能者不觉多劳

才气还须苦力抬

你看不见我的辛苦

不做“失败主义者”

人生是场马拉松

试读章节

你想长得像你恨的人吗

和一位曾在医院做协谈工作多年的前辈作家聊天时,我问他:“你所看过的不快乐的人很多,请问,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性吗?”

他说:“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耽溺在一个负面事件里,怎么也不想出来。心里恨一个人,找人来倾吐,就不断地说起那人做的坏事,说的坏话。也许你会觉得,倾吐是一种发泄,但事实上,不断地谈论那个自己痛恨的人,会累积负面的能量,恨意会越来越强,你每天被自己洗脑,那人的形象就更可恨了。”

比如,很多和婆婆处不好的媳妇,十几年来只要心情不好,都想起恶婆婆,尽管婆婆去世多年,她的恨意却还没消除。这个充满恨意的女人,当然也不会让自己的子孙太敢亲近,很难得到别人温暖的爱意。

“我往往发现,太会记恨,花太多时间提起恨事的人,往往会在动作、表情上,长得像自己恨的那个人。”他说。

这真是个足以“一语点醒恨中人”的发现。

人人都该有一本快乐存款簿

没错,当我们讨厌一个人,又太爱谈论他时,常在不知不觉间把他尖酸的恶劣态度学得惟妙惟肖,多学几次,恐怕就烙印进我们的潜意识里,变成一种不知不觉间的模仿秀。

这种模仿秀,还不只出现在私人恩怨里。以前我曾在某大公司上班,公司里有位大主管,除了会讨好出资的大老板外,在所有员工心里,都是个卑鄙可恨的家伙,除了公器私用,还很会吃女员工豆腐。当时的同事们一下班后聚在一块儿,话题总会谈到这位奇葩似的大主管,人人咬牙切齿,把他的丑事一讲再讲。过了几年,大主管退休了,最恨他的几个人,在升官后却变成最像他的人。这到底是上行下效,还是耳濡目染呢?

原来,如果我们把太多时间花在恨意上,会与自己所恨的人变得相像。

一般人在受了委屈时,常常没有及时争取自己的权利,也没有处理恨意,通常只是靠着抱怨或在背后痛骂来发泄恨意,却不知道,背后抱怨是个既无用又有害的办法。

这位前辈说,人人都该有一本快乐存款簿。可恨的人有时就像“倒会”的家伙一样,如果我们的生活还有别的收入来源、另外的乐趣,快乐存款源源不绝地增加,被倒会的损失就会随着时光久远而变淡。

没有人想长得像自己讨厌的人,所以还是少在他身上消磨时光吧!

你会先捡铜板吗

假设,你正在参加电视节目里的捡彩金游戏,捡到的就是你的。

电视主持人在你面前丢了两张一千元的钞票,又丢了二十张一百元的钞票,再丢了一百张十元的钞票,只给你三十秒时间捡钱,请问你会怎么捡?  你一定不会先捡铜板吧?

这看起来是个白痴也会的问题。

不过,欧洲知名的理财专家博多·雪佛,在他每场收受千万台币演讲会中,常以类似的捡钱例子来“点化”大家。

他拿这个例子来说明:你如果真的想要拥有高收入,一定要立志成为一个专业人士。他所谓的专业人士,就是那些以才华来工作的人:“你应该先找出可以让你发挥才华,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而不是毫无计划地辛苦做些小事,光捡起那些铜板,恐怕要花你好多好多时间,而且收获不会太多。

如果一个人真的想要成为成功人士,他的话很有激励作用:“你要找到一条路,让自己与众不同。如果你只愿意做一般人都在做的事情,你只会像沙漠中的一粒砂那么没价值。”

别只用功利主义来看这个捡钱的例子,好好想想,背后的含义其实深远。我们的时光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决定,是否要让它发挥最大的功能。

这和马克·吐温的名言“乐在工作的人,总是能赚取最大的报酬”,是相互呼应的。

这个“白痴问题”也可以启发我们对时间管理的概念:在工作中,或学习过程里,总是有太多人叹息“时间不够”。

时间其实永远都不够,最怕的是,在有限的时间中,我们最该做的、最想做的事情,总是一再地被一些“铜板”耽搁:总是忘掉主管交代的工作,在电话闲聊中耽搁;总是忘了自己的梦想,在电视节目的不断转台间耽搁;总是忘了生命中重要的东西,在一些琐碎而不值得记忆的小事中?肖磨时间。

以时间不够为借口来推拖该做的事的人,常常失去别人的信任感,也使自己对掌握未来失去信心。这时,不妨想起这个捡钞票的小游戏,也许这么一个浅白易懂的例子,能让我们发挥人性中“见钱眼开”的特质,在我们做时间管理、调整人生方向时,成为最巧妙的提醒。P22-27

序言

“唉,真的活不下去了。真不晓得,你怎么还能这么兴致勃勃地活着?好像什么事情都为难不了你,你有一种企图破除万难的阳光性格……教教我?”

深夜,近来失恋又失业的朋友写mail来诉苦。我知道她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这些年,我听到这种感叹的几率,越来越频繁。我一边喝着“蔬菜养生汤”,一边给她回信。忽然想起多年前我第一次接受采访的稿子。

我出第一本书的时候,有一位报社的特约记者来采访我,稿子的第一句话就写着:“像她这样的一个人,能好好活到现在,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当时很生气。我跟她有什么仇呢?这一句话,好像是来诅咒我似的。

那年,我才二十二岁。一个人活到二十二岁,有什么困难呢?

她并没有在文章中交代我活到二十二岁为什么会让她感到困难的理由。不过,隔了这么多年,越来越发现“像我这样一个人,能够好好活到现在,真是不容易”,回想起来,不得不佩服她的先知先觉。

想必当时她一定嗅到了某些奇妙的气氛,看出我性格里隐藏着像“彗星撞地球”般不安的轨道,或发现了一些尖锐陡峭的棱棱角角。

或许我的某些回答让她感觉,我和这个世纪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总是会吃些苦头的。

二十出头时我的确十分骄傲,骄傲到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骄傲的地步。至于我到底在骄傲些什么呢?到现在,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就是“半瓶醋响叮当”吧,自以为不同凡响,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轰轰作响的人,总是最骄傲的。涉世未深的人,因为眼界未开,心胸也不大,最不可一世。

当时我并没有看清,我的个性里装满了各种毁灭性的引燃物质:爱钻牛角尖、急躁(这两种性格其实是相容的)、冲动、任性、死爱面子、害怕批评又一意孤行……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难搞,别人怎么可能不觉得我难搞呢?

我与生俱来的好处只有一个,就是意志力坚强。

接下来有几年,她的诅咒灵验了。一踏出校门,我几乎没有做对过任何选择,不管是感情上的还是工作上的,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涂。大约有一两年的时间,我完全笼罩在一团槁木死灰的迷雾里,消沉到每天只穿黑色衣服出门、晚上独自喝闷酒昏昏入睡,好像没有一件事情让我愉悦。每天只像在忍受生活一样的活着。

我想那时我离忧郁症只有一步之遥。还好再怎么绝望的我,到底还心存写小说的欲望。每一个还没有完成的故事,都是我唯一的希望。像陷在井底的人,抓住了一条绳索,起先,他也不相信那条绳子会让他看见阳光,但因为无事可做、无法可想,他只有一步一步抓着绳子练习爬行,朝着有微弱光芒的方向去,忽然有一天,他发现,阳光强到让他睁不开眼。  这段攀爬的过程很久很久。三十岁以前,我简直历经过人生各种失败、生离和死别,庆幸的是还有一口气在,所以还能够活出另一种可能性。

相信自己的“可能性”,有时是唯一的救赎方式。

“唉,真的活不下去了。”如果朋友们真的需要忠告的话,当他们对我这么感叹时,我总是想对他们说:活着是需要一点耐性的。活得久,才能站在小山头上,欣赏自己走过的崎岖路线。

人的困境可能会持续很久,但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找些事做,然后等待转机。别想马上扭转乾坤。

我得把意志力转化成耐力。

我很感谢,在最绝望的时候,我“钻中角尖”的A型性格,都会很识相地躲了起来,会有一种声音教我:试试别的可能。

任性急躁的人其实有个优点,在不得不的时候,勇气通常会打败恐惧。“怕什么?就做吧。”

一个习于面对太阳的人,必须了解,影子还藏在后面。

习于求生,慢慢的,就会拥有阳光性格。这是饱经磨难后最好的礼物,虽然,不是每个饱经世事的人都能获得,如果只是消极地等待转机,没有尝试为自己坚持一些什么,受到再大的折腾,终究只会越来越虚无。

“好像什么事情都为难不了你,你有一种企图破除万难的阳光性格……”

慢着,身为一个人,我们不可能“只”拥有阳光性格。其实,我有我的阴暗面,我的基因里,还住着一个爱钻牛角尖又急躁的人,冲动、任性、死爱面子、害怕批评又一意孤行的性格也不可能消失,在困境出现时,各种负面情绪像乱世里盗贼出没一样的难以控制。喏,一个习于面对太阳的人,必须了解,虽然阴影已被抛在后头,但是,它还藏在后面紧追不舍,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有我的阴暗面。

只是我现在比较懂得安抚自己的负面情绪:镇静一些,有耐性一点,且看看命运怎么盘旋。活得久,才能站在小山头上,欣赏自己走过的崎岖路线。

一个人,可以没有未来目标,不描绘生涯规划蓝图,只要记得当阴暗降临时,一有机会,就要往阳光多处走,还是可以走出一条灿烂温暖的人生动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往阳光多处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淡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36824
开本 32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2015097417
中图分类号 C913.14-49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