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伪满洲国福贵人李玉琴传(末代皇帝的五个女人)
内容
试读章节

“玉琴该以什么身份见司令官呢?”李玉琴颇感迷惑,既是礼节性拜访,就应在册封后明确了身份再来。

“你虽未册封,已是我的人。按君臣之分,你不必给梅津行礼,他们若向你行礼,你可还礼,还礼也不要鞠躬九十度。”

“那就还学生礼!”她把在学校给老师行礼的动作又比画一下。

“稍微弯弯腰就行,仪态要大大方方。”溥仪当然不会同意李玉琴行学生礼,“贵人”怎能等同于学生呢?李玉琴随即按指点演习一遍,溥仪满意地露出了笑容:“挺好,挺好,就这样!”接着李玉琴又梳洗打扮一番,戴上戒指、项链等首饰,挑件紫红色金丝绒旗袍,找出一双半高跟黑皮鞋,都穿上了。溥仪看看挺满意,说她像个洋学生。看李玉琴的神气也许还像学生,看服装打扮已经是小姐了。

上午十时整,奏事官报告说梅津已到,溥仪传旨在前廊子便见室接见,随后带李玉琴下了楼。见面后,溥仪把她介绍给梅津司令官,梅津只微微一点头,李玉琴不知这是日本军人的一种行礼方式,就没还礼。梅津的外貌挺和善,嘴角挂着微笑。吉冈也已没有一个月前那副凶相了,他也许会觉得奇怪:眼前这位雍容华贵、仪态端庄的小姐就是他搜罗来的那个贫穷的小姑娘吗?

会见的时间很短,梅津只随便问了问,李玉琴也就三言两语回答了事,随后由张妈陪着上楼回房去了。半小时后溥仪结束与梅津的谈话,又来到李玉琴的房间,对她在会见中的稳重颇为满意,并说梅津也认为“这个女孩子很不错”。

李玉琴终于越过了这当“贵人”的最后关口!原来这次简单的会见并不简单,梅津要替他的“皇上”对这次婚姻拍板!若干年后回忆此事时,溥仪气愤地写道:“尽管李玉琴是由吉冈直接介绍的,还是要先在所谓‘正式手续’上,经过梅津美治郎的点头,并和梅津见了一面之后,我才和她结了婚。”

梅津批准了,溥仪才把定情之物赏给李玉琴,那是一只高不足三寸、宽也不足三寸的黑漆首饰盒,是质地很好的日本漆器。它的盖儿比底儿略小,呈淡黄色,绘着一对彩色鸳鸯。盒内由红色撒金纸裱糊,还铺着十块花边丝手绢,上置六件首饰。溥仪讲究吉祥如意,取六六大顺之意。这六件首饰分别为一只钻石戒指、一只祖母绿戒指、两副耳环、一串珍珠项链和一只手镯。

溥仪把首饰盒子交给李玉琴时,表情郑重,略带微笑。他说:“这盒子为什么要绘鸳鸯呢?因为鸳鸯是忠于爱情的飞禽,它们总是比翼齐飞,形影不离,交颈而眠,雌鸟死了雄鸟也会不吃不喝地殉情而死……”他拉过李玉琴的手讲得很动感情:“愿我们的爱情能像鸳鸯一样永远相伴,永不分离!”这一番动人的鸳鸯谈话深深打动了少女纯真的心灵。接着,溥仪又兴致勃勃地把鸳鸯盒里的首饰一件件指给李玉琴看,他说,钻石、白金、翡翠价值高昂,镶嵌在项链上的珠子和宝石都是最好的,手镯和耳环也属珍品、上品。他还学着在天主教堂举行婚礼的欧洲人的方式,在李玉琴手指上戴了一只钻石戒指。

李玉琴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许多珍宝,更不了解其价值。在她看来,首饰再贵重,也改变不了穷苦娘家的面貌。然而,这些作为溥仪的一份情意,她是不能不接受的。她的心情很矛盾,既感受到少女将要迈向新生活的幸福,又察觉到已罩在头顶的“二十一条”的阴影,甜美与苦涩交织在一起,她相信这是前世注定的命运,只有逆来顺受了。

“册封”典礼在五月下旬举行,天高气爽,风和日丽,同德殿前和缉熙楼西两处花园里群芳争艳,满园飘香,宫内一时间呈现出喜气洋洋的欢乐景象。按祖制,皇帝册封妃嫔要有专门的司仪赞礼官主持典礼,到“满洲国”后期已找不到专业人员,溥仪就指定二格格担任。册封谭玉龄时,二格格总算见过场面,对宫中规矩礼节又十分熟悉,便承担下来。

“吉日”一大早,二格格就过来帮助李玉琴梳妆打扮。前些天溥仪派人来量体,给李玉琴裁制了许多新衣,其中有一件金黄色的丝绒旗袍最好看,是溥仪特赏的,二格格让她就穿这件。宫里重视黄色,皇帝用明黄即正黄色,其他人则按地位高下使用深黄或浅黄的衣料制装。李玉琴刚打开首饰盒,恰好溥仪走进来,给她挑了一块“祖母绿”翡翠,又找出一只白色钻戒,给她戴在手上,她喜欢鲜艳的,遂又找来一只红宝石戒指戴上。这红、绿、白三色首饰戴在一起特别协调。二格格还帮她挑了一副带坠儿的耳环、一串耀眼的珍珠项链和一块用钻石镶嵌表链的瑞士坤表,一一装扮在这个不久前还是穷孩子的女孩身上。

那天,同德殿和缉熙楼的许多房间都布置一新,连摆在客人面前的塔形果盘上也插着红绒的“喜庆”字样。出入宫廷的女眷们一个个花枝招展,头上插花,胸前戴花。女用人穿上了紫缎子花坎肩,胸前都有朵小红花。惟独没有娘家人出席婚礼,令李玉琴有羞辱之感。P42-44

后记

李玉琴女士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亲历过宫妃生活的女性。她的一生波折大,坎坷多,大起大落,富有传奇色彩。她从“宫廷贵人”到政协委员的经历,是一部难得的教材,会给我们带来多层次的启示和关于人生的丰富思考。

李玉琴的少年时代是在贫穷中度过的。偶然的机遇使她平步青云,踏人富丽堂皇的宫殿。当她懂得了呼风唤雨、颐指气使,并学会了惩罚下人以后,却平地惊雷,把她从金碧辉煌的殿堂一下子摔到荒凉的山沟里。其后,她寄身于皇族之家,屈辱地打发寂寞的守节时光。越过凄苦而漫长的十年,她终于盼得夫妻重聚,却只能在牢笼里挥泪聚首!无形的政治压力很快就迫使她离开久别重逢的丈夫,这给她平添了一段不幸的离婚经历!然她终于重新建立了平凡的家庭,获得了做妻子和母亲的可贵权利。然而,她毕竟无法超越浩劫中扭曲的年代。只在步入晚年时,她才赢得了安定、团聚和幸福。

在这部完全依据可靠的资料而撰写的传记中,我力图细腻地描写李玉琴和“皇帝”丈夫曾有过的“神仙眷属”般的夫妻生活,并把她在宫闱之中亲身体验到的凄冷、孤寂和凶残,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我希望不仅能使读者获得关于后宫生活的感性认识,还能给读者提供一个特殊角度,从这个角度观察“满洲国”小朝廷中的溥仪,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其他场合不可能有的大量现象,它们反映了傀儡皇帝政治上的难堪和生活上的苦闷,并告诉人们,无论地位多高的人,一旦背离祖国,他的处境将是可怜的,他的下场将是可悲的。

宫妃生活结束以后,被溥仪抛弃在山沟里的“福贵人”,又流落到皇族中间,并在这个阶层里为溥仪守节多年,空耗妙龄青春,遍尝人间辛酸苦辣。读者从她这段让人声泪俱下的经历里,可以了解皇家的重重内幕。这个封建家庭竟然充满了腐朽、虚伪和种种人间的丑恶,这都是寻常百姓难以想象的。读者能够看到封建制度的可耻,也能够看到丑陋的社会现象终究被新社会的洪流所荡涤。

李玉琴和溥仪离婚也是戏剧性的,是历史推着他们来到必须分手的一步。然而,拉开告别的幕布,他们仍然两情依依,难舍难离。没有喋喋不休的争吵,没有讨价还价的财产分割,彼此的痛苦并不来自对方,不能自抑,不可言喻。几年之后,他们终于又成了文史资料战线上的同志和战友。

在新生活的道路上,李玉琴为取得工作岗位而长期奔波,后来恋爱,再婚,当上母亲,执着地追求一个普通女人应有的幸福。她为此还必须与“皇娘”的阴影顽强拼搏,最终导致“文革”期间“皇娘造反”的一幕。李玉琴与溥仪因“政略婚姻”而结为夫妇,又因扭曲的政治而绝情反目,这是一段已经逝去的完整、真实而深刻的感情纠葛的历史。

后来,作为曾与溥仪共度宫中生活的惟一健在者,李玉琴又亲眼看到了溥仪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变化,这无疑赋予了她在溥仪改造问题上特殊的发言权。客观记述她在这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显然是有价值的。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传记,是我利用多年从事溥仪生平研究的条件,对自己所掌握的各种档案文献资料,从溥仪日记中发掘出第一手资料,李玉琴提供的口头、书面及图片资料,还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外报刊资料,以及《震撼世界的奇迹》(抚顺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爱新觉罗·毓赡回忆录》(爱新觉罗·毓蟾著)、《溥杰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部分日记》等新披露的书刊资料,重新筛选,加以核对、精炼,执笔撰写而于一九九四年三月写成初稿,二○○六年一月由团结出版社首版发行,反响热烈。今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邀,又对全稿有所修订。当这部传记即将再版之际,我谨向李玉琴女士、李淑贤女士以及所有提供过资料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2014年5月12日于长春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进宫受封

 一 生在穷人家

 二 倔犟的小女孩

 三 “春季祭孔”那一天

 四 骨肉分离的一刻

 五 住进同德殿

 六 习礼

 七 在佛前焚烧“二十一条”

 八 册封仪式在梅津司令官决定之后举行

第二章 宫中生活

 一 严格的“男女大防”

 二 第一次“会亲”

 三 学会了使用女仆

 四 在穷娘家和皇婆家中间

 五 “怀疑狂”和“隔墙耳”

 六 “皇上”亲自授课

 七 贪玩的“贵人”

 八 金丝笼中金丝鸟

 九 “神仙眷属”

 十 最后一次“会亲”

 十一 “满洲国”的末日

第三章 流浪“贵人”

 一 逃亡中的“退位仪式”

 二 被抛弃在山沟里的人们

 三 与可怜的“皇后”相认

 四 初到临江

 五 财物被没收了

 六 风雪随军赴通化

 七 受到何长工司令员的接见

 八 违心的“离婚声明”

 九 返璞归真成了“垃圾堆里的美人”

 十 奔向没有宫廷的皇家

第四章 寄人篱下

 一 在溥修家设塾授读

 二 破落皇族

 三 马静兰托孤

 四 望穿秋水盼伊人

 五 天津解放前后

 六 阳光透进溥修家

 七 返回风雪家乡

第五章 五次探监

 一 仍为溥仪守节

 二 溥仪来信了

 三 第一次探监一一今非昔比

 四 第二次探监一一裂痕微露

 五 第三次探监一一讨个“说法”

 六 当上了图书管理员

 七 第四次探监一一提出离婚

 八 第五次探监一一破例同居

 九 判决离婚

第六章 离婚以后

 一 历史没有抛弃“福贵人”

 二 建立新家庭

 三 重逢在全国政协的招待宴会上

 四 同游香山与“复婚”的话题

 五 “红色风暴”袭来前后

 六 为了摘掉“皇亲”的帽子

 七 在“反帝医院”的病房里

 八 “皇娘”造反

 九 从“牛鬼蛇神”到“五七战士”

 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十一 历史的重聚

 十二 “火龙”化恩怨

 十三 晚年生活

 十四 琴断音

后记

李玉琴生平年表

附录一 《中国最后一个“皇妃”》成书日记

附录二 李玉琴纪念墓雕揭幕仪式在长春息园名人苑举行

附录三 在李玉琴文化艺术雕塑墓落成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序言

一九四三年春天,溥仪的宠妃谭玉龄死后将甫半年,可以说是“尸骨未寒”,当时溥仪心中悲痛异常,无心再做“新郎”,吉冈却拿来许多日本女子的照片,让溥仪从中选择。娶日本女子无异于在自己的床头替关东军司令官安耳目。溥仪遂决定找一个年幼的中国女孩子作为结婚对象。吉冈又拿来六十多张中、小学校的女学生照片,供其挑选,结果他选中了南关国民优级学校的李玉琴。当时她才十五岁,是个小学学生,既不懂人情世故,也没有社会经验,溥仪仅仅是把她当作任意摆布的家庭玩物而纳人“宫闱”的。关于溥仪“选妃”的过程,作为目睹者的毓螗回忆说:

李玉琴进宫之前,吉冈安直送来成册成册的女子照片,每张照片之下还贴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该人的简历。吉冈走后,溥仪就把我们几个“宫廷学生”叫到他的书斋中,一页一页地翻看那些照片册。这是让我们帮他拿主意,挑选可心的人。有的指着这张说:“看样子挺忠厚。”有的指着那张照片说:“此人一定老实。”……然而,别人看好的溥仪全没相中,最后还是他自己选定了李玉琴。因为从李玉琴那张照片上完全可以看出她的天真、单纯、幼稚等性格特征,这正是溥仪所需要的。而且,从简历上看得出:这是个年龄最小的孩子。

溥仪的这种选择绝不是从正常的心理状态出发的。如果说一九三七年溥杰的婚姻是“政略婚姻”,那么五年后溥仪的婚姻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政略婚姻”。从前一次婚姻中,日本军部的人想捞到点什么;而后一次婚姻则是溥仪存心防备被捞取。李玉琴便是这种“政略”旋涡中的牺牲品。关于李玉琴进宫,溥仪在一份证实材料中写道:

谭玉龄死后,日本特务吉冈安直,为了进一步操纵我,提议找一个日本女性作我的伴侣。当时,我固然早已死心塌地地甘当走狗了,但是,在忠实奴仆也有怨恨主人之时的“自保”情绪下,我惟恐自己的寝宫内也安上吉冈的“眼睛”,可是,又不敢公然拒绝,就采取拖延的办法。后来出现了无可再拖的窘状,就借口素来不抱民族成见,但以“爱情”为主要条件,用作最后的挡箭牌。当时,我内心想的是找一个年岁小、容易听我摆布的女孩子,以摆脱吉冈的逼迫。于是,让吉冈从长春一所学校中强要来年幼女学生的相片,供我选取,结果看中了李玉琴,就在“入宫读书”的幌子下,以伪皇帝的淫威,把李强行架入虎口。一个月之后宣布,让李进宫也是为伺候我的,遂封她为“福贵人”,也就是给了她清朝第六等皇帝御用玩物的称号。

溥仪在另一篇文章中,还进一步说明,他之所以要找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来,就是打算把这个“少不更事”的天真烂漫的少女制造成为一个“让她方就方,让她圆就圆”的温婉驯服、任其摆布的家庭“玩物”。

内容推荐

中国末代皇帝研究第一人王庆祥倾力打造!

末代皇帝的五个女人系列丛书之《伪满洲国福贵人李玉琴传(末代皇帝的五个女人)》!

李玉琴离开骨肉至亲,懵懂“进宫”,却遭遇溥仪仓促退位,进而被抛弃山沟,辗转多时,终至寄人篱下,饥寒交迫。她亲眼目睹婉容的悲剧、好友的病殁,在时代的剧变中殷殷企盼着溥仪的音信。

李玉琴的人生充满着荒诞和悲戚,而她最终迎来的春天,无疑也是新中国历经沧桑后的春天。

编辑推荐

中国末代皇帝研究第一人王庆祥倾力打造!

末代皇帝的五个女人系列丛书之《伪满洲国福贵人李玉琴传(末代皇帝的五个女人)》!

皇家离婚案女主角的人生荒诞剧!

李玉琴女士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亲历过宫妃生活的女性。她的一生波折大,坎坷多,大起大落,富有传奇色彩。她从“宫廷贵人”到政协委员的经历,是一部难得的教材,会给我们带来多层次的启示和关于人生的丰富思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伪满洲国福贵人李玉琴传(末代皇帝的五个女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庆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08367
开本 16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2015057856
中图分类号 K828.5=76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