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Ⅱ让你豁然开朗的18堂经济学公开课)
内容
编辑推荐

钟伟伟编著的《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Ⅱ让你豁然开朗的18堂经济学公开课)》以大学生张山为主线,通过他和他的同学们与老师们的互动引出那些平时看起来高不可攀的经济学理论,再辅以现实中的经济学现象和热点话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期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张山还会就他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涉及经济学的问题向老师们提问,而老师们总能将张山看起来非常棘手的问题轻描淡写地解决。想知道老师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吗?那么,还等什么?赶紧跟着张山的脚步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探秘吧!

内容推荐

钟伟伟编著的《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Ⅱ让你豁然开朗的18堂经济学公开课)》是一本介绍经济学大师及其思想精华的图书。本书虚拟了18堂神秘的公开课,每堂课邀请2~3位经济学大师围绕一个经济学热门议题进行讨论,再辅以同学结合现实的提问。在语言和思想的碰撞中,在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和当前热点事件的抽丝剥茧中,每一个议题被讲得清楚明白。在讨论的过程中,台上演讲的嘉宾还会讲述一些自己的趣闻,热爱经济学的读者,千万不要错过了本书!

目录

第一堂课 麦克库洛赫、凯恩斯、俄林讨论“壁垒”

 经济学公开课

 倾销与壁垒

 壁垒的化解

第二堂课 马歇尔、罗宾逊、丁伯根讨论“垄断”

 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

 从垄断到反垄断

 不同的选择

 在垄断与竞争之间

第三堂课 康芒斯、西斯蒙第、哈耶克讨论“政府”

 政府的角色

 史海拾贝

 头脑的地位

 延伸——计划经济

第四堂课 斯蒂格勒、布坎南、贝克尔讨论“规制”

 不同的选择

 规制俘虏理论

 公共利益理论

第五堂课 米德、庇古、贝弗里奇讨论“福利”

 福利经济学

 福利的目标

 福利的正义性

 福利中国

第六堂课 休谟、费雪讨论“利率”

 货币不了情

 贷款与利率

 利率的调控

第七堂课 门格尔、凡勃伦、麦格雷戈讨论“消费”

 消费的类型

 决策和动机

 行为和心理

第八堂课 希克斯、弗里德曼、鲍莫尔讨论“竞争”

 竞争的若干种

 完全竞争

 智力的角逐——博弈

 没有硝烟的战争——价格战

第九堂课 洛克、边沁、费雪讨论“银行”

 银行的双重角色

 利率杠杆

 货币的中转站

第十堂课 凯恩斯、舒尔茨、列昂惕夫讨论“投资”

 基金——赚钱,让专业的来

 风险——总与利益结伴而行

 国债——更稳妥的投资方式

第十一堂课 哈耶克、熊彼特、帕累托讨论“就业”

 失业——想工作却不能实现

 充分就业——让愿意工作的都有工作

 自我提升——求职者终极攻略

第十二堂课 马克思、配第、刘易斯讨论“结构”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中国现状及转变

第十三堂课 诺斯、兰格、米塞斯讨论“公有”

 集体主义的前生今世

 平均带来的忧和喜

 公有的正确解读

第十四堂课 萨缪尔森、米德讨论“贸易”

 自贸区——包罗万象的大集市

 WTO——全球市场的大管家

 国际贸易

第十五堂课 西肖尔、斯隆、亨德森讨论“风险”

 不确定性

 风险

 风险评估

第十六堂课 库兹涅茨、丁伯根、库克讨论“预算”

 政府为什么普遍欠钱

 预算赤字

 财政预算的学问

第十七堂课 亚当斯、古诺、杰文斯讨论“成本”

 商品的数量

 相同的投入,不同的产出

 估计成本的方法

第十八堂课 马尔萨斯、霍布森、哈贝马斯讨论“危机”

 债多更压身

 资本主义的原罪

 看得见的危机,躲不开的厄运

试读章节

“正是由于银行的这种借贷首选属性,使部分国家萌生了‘牵银行一发而动经济全身’的念头。目前各国牵动的银行之发有两根,其中一根是利率,另一根是存款准备金。下面我们就关注一下,如何借由利率的调节,来定向地调控经济,使其更加符合国家利益。”

“老师,您说的利率调控,是指贷款利率吗?是否包括对存款利率的调控?”一男生站起来问道。

“呃,这个嘛,”费雪想了想,“虽然存贷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由于在实际中,利率政策确实是存贷款分开的,因此,在论及利率对金融乃至于经济的具体影响时,我们还是把存贷款分开讨论。尽管,最终结论将显示,这样做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接下来,费雪分别讲到了存贷款两种情况下,利率的高低对经济的影响。在贷款方面,他让学生们认识到:当贷款利率提高,人们会更少地从银行贷款。一旦企业能够获取的货币量减少,提高生产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条件都会受到负面影响。结果就是生产减缓,经济发展减速。而存款方面,当存款利率提高,人们会更多在银行存款,也就是贷款给银行。这样一来,人们用于购买产品的货币就会减少。这同样会导致企业生产减缓。

“这么说来,利率的提高几乎总会遏制资本流动,并因资本流动受阻而减缓经济的发展了?”张雪总结了一下费雪的讲解,希望得到一个概括性的答案。当然,她也确实得到了。

“对,所以利率应该尽可能地低,才更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就在费雪要回答提问的时候,休谟出人意料地插了进来,抢在费雪之前回答了这个问题。看来,这个休谟对自己的低利率理论还是深信不疑啊。张山知道,休谟一直坚信,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荷兰人之所以能够聚集世界上的大量财富,与他们国家长期以来奉行的低利率政策是分不开的。正是基于此,休谟作为一个商人,甚至还发表了《关于贸易和货币利率的简要观察》等数篇闻名于当时的论文。不过,这个观点还是被费雪在稍后小小地做了修正。

“呃,这个,”费雪斟酌着字句,尽量显得足够礼貌,以免冒犯眼前这位老前辈的自尊心,“虽然央行指定的基准利率不宜过高;但是另一方面,利率水平如果太低,实际上操作性也是不强的。”瞄了一眼休谟,费雪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有要和自己辩论的意向,赶紧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论点,“这是因为,如果利率水平太低,债权人是可能不愿借出资金的。这同样会导致资本流动受阻。确实,利率水平越低,就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行为,确实不是政府意志所能完全决定的。至于最优的利率水平,可以由央行根据财富增量(由借贷产生)的分配政策来计算得出。当然,就目前普遍的情况来看,各国还是倾向于把这个计算的任务留给市场,让一个足够完善的金融市场,通过内部供需关系来分散地确定。政府需要做的,只是从大的方向去掌控,使利率水平不至于明显地不利于经济发展就好了。”

听完费雪的陈述,休谟似乎接受了他的观点,努努嘴没有说什么——管他呢,反正我关于低利率的倡议没有错就是了!

“费雪老师,如果出现市场利率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情况,央行又能怎么做呢?”这次提问的是申斯文。

“那么央行就要行使它的货币管理的职责了。”费雪眨眨眼睛,点头说道,“央行在货币合作中‘说了算’的方式,在各国略有不同。经济政策偏向自由的国家,会完全放开商行的存贷款利率;而偏保守的国家,则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商行的存贷款利率。而不论哪种方式,央行对商行的再贴息利率都是基于国家意愿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行的对外存贷款利率的设定。想想看,商行总不能以低于再贴息利率的利率对社会发放贷款吧?那样岂不是在做赔本的生意?而商行是纯盈利性机构,与政府没有任何关系,不对经济形势负责,完全为利益所驱使。因此,为了赚钱,他们只能以高于再贴息利率的利率水平放贷。”

“可是即便如此,央行还是只能调节商行对外贷款利率的下限,而不能调节上限啊。”张山摇了摇头,“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管得越少越好的行政思想吧!”

“老师,您刚才说利率水平可能低到债权人不愿贷出货币。但是根据利率的存在,既然只要贷出就会有利息收入,为什么债权人仍然可能不愿对外贷款呢?”坐在靠窗位置的一名男生举手问道。

“哦。这个,就要涉及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知识了。”费雪一字一顿地说道,“从20世纪初开始,世界各国纸币的发行开始和黄金储备脱钩,纸币贬值情形的发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频繁。在长周期、大数额的借贷中,双方的收益对币值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人们开始考虑币值变化对借贷的影响,并把通胀率或通缩率包括到利率期望的计算之中。”

P72-73

序言

今天,经济学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到国家政策的出台,小到家庭、个人的理财,都有经济学的身影。时至今日,经济学已经不只是专业人员必备的知识,即使是工作和学习与经济学完全不搭边的人,也会感觉到对经济学知识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其本身的需要,也同样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经济,比如,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放在存折中的钱将任由通胀蚕食;再进一步,就算想要搞一点儿投资,但是没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估计连《新闻联播》中播出的经济政策都弄不明白,更不要说紧跟政策趋势,顺势有所作为了。

当前,许多人并非不知道经济学的重要性,而是想要一窥经济学的殿堂,却苦于不得法门。对于初涉经济学的人来说,出现这种困惑是在所难免的。这一部分读者并非以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理论、研究经济学为目的,就更加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了。

一位朋友曾经向我诉苦,他说他曾经试图学习一些经济学的知识,但市面上经济学的图书种类繁多,自己的时间、精力又有限,于是,他就此问题咨询了一位专门研究经济学的朋友。那位朋友上来就给他推荐色诺芬、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接着是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的书,最后还建议他“若有余力还可以研究一下经济学衍生出来的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这样会在宏观上对经济学有个整体的把握”。

上面那位专门研究经济学的朋友的建议当然没错,但我的这位朋友不是为了研究经济学而去读这方面的书的,而是为了应用经济学的知识。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的话,掌握的知识当然是越全面、越深入、越系统越好,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鉴于此,掌握经济学知识的实用性就成了我们学习经济学的最重要的指标,大多数普通读者对于经济学的态度应该也是如此。

针对读者的需求,我们在2013年推出了《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经济课》。一上市,它便受到读者朋友们的广泛好评。看到各位读者对这本书的认可,在高兴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经济学的知识可以说是博大精深,这本书中讲到的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如何在经济学的海洋中寻找到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实用的经济学知识,并将其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成了我们近两年来的主要任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准备,我们又推出了这本《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Ⅱ:让你豁然开朗的18堂经济学公开课》。在形式上,本书由前作的一位老师为同学们讲课变成了几位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在内容上,本书力求在保持前作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将经济学理论讲得更加深入、透彻,尽最大努力使读者朋友们满意。

本书以大学生张山为主线,通过他和他的同学们与老师们的互动引出那些平时看起来高不可攀的经济学理论,再辅以现实中的经济学现象和热点话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期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张山还会就他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涉及经济学的问题向老师们提问,而老师们总能将张山看起来非常棘手的问题轻描淡写地解决。想知道老师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吗?那么,还等什么?赶紧跟着张山的脚步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探秘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Ⅱ让你豁然开朗的18堂经济学公开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伟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234421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2015061787
中图分类号 F0-49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33:32